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76205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铝源、碱金属氢氧化物、模板剂、硅源和水混合,得到初始溶胶;将初始溶胶水热晶化后焙烧,得M‑SSZ‑13分子筛;将M‑SSZ‑13分子筛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H‑SSZ‑13分子筛;然后与二价铜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改性Cu‑SSZ‑13分子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不同碱金属氢氧化物原位合成不同形貌的Cu‑SSZ‑13分子筛。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合成过程中直接加入不同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在引入碱金属离子的同时改变分子筛的形貌及晶粒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改性Cu‑SSZ‑13分子筛结晶度高,纯相高,在低温脱硝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低温活性和氮气选择性。

A Modified Cu-SSZ-13 Molecular Siev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筛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汽车主要分为汽油车、柴油车和代用燃料车,其中以汽油车的使用量最为普及,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等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柴油车因其燃油经济性好、动力强、室温气体排放少、安全性高、寿命长而在大功率车辆(如大型客车、大型货车)方面逐渐受到重视。柴油车采用稀薄燃烧技术,虽然HC、CO、CO2排放量低,但会导致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相对较高,这将成为严重制约柴油车得以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NOx的直接催化分解技术、NOx储存-还原催化净化技术(NS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和等离子体技术等。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因其能够较理想地脱除NOx而深受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面对日益严格的柴油车尾气排放法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因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脱除NOx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NOx的排放控制,汽油车主要是通过三效催化剂同时将CO、HC、NOx净化。而柴油车的燃烧模式与汽油车不同,尾气中的氧含量极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源、碱金属氢氧化物、模板剂、硅源和水混合,得到初始溶胶;2)将初始溶胶水热晶化后焙烧,得M‑SSZ‑13分子筛,所述M为碱金属;3)将M‑SSZ‑13分子筛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H‑SSZ‑13分子筛;4)将H‑SSZ‑13分子筛与二价铜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改性Cu‑SSZ‑13分子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源、碱金属氢氧化物、模板剂、硅源和水混合,得到初始溶胶;2)将初始溶胶水热晶化后焙烧,得M-SSZ-13分子筛,所述M为碱金属;3)将M-SSZ-13分子筛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H-SSZ-13分子筛;4)将H-SSZ-13分子筛与二价铜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后焙烧,得改性Cu-SSZ-13分子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铝源为硫酸铝、硝酸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模板剂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或铜铵络合物;所述硅源为硅溶胶、气相二氧化硅、正硅酸四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铝源中的铝元素、碱金属氢氧化物、模板剂、硅溶胶中的硅元素和水的摩尔比为0.005~0.8:0.05~0.6:0.05~0.6:1:22~8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源中的铝元素、碱金属氢氧化物、模板剂、硅溶胶中的硅元素和水的摩尔比为0.02~0.5:0.15~0.25:0.2~0.3:1:5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高压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晶化;水热晶化的温度为120~200℃,所述水热晶化的时间为2~14天;所述焙烧的温度为300~700℃,焙烧的时间为2h~15h;水热晶化反应完成后,本发明优选依次将水热晶化反应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水热晶化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晶化的温度为140~160℃,所述水热晶化的时间为5~8天;所述焙烧温度为500~6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铵盐为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中的一种,将所述的M-SSZ-13分子筛、铵盐和水混合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卫斌吕文婷王建国董梅秦张峰李俊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