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负极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负极材料。石墨负极颗粒包括端面及基面,锂离子嵌入端面的速率高于基面速率六个数量级,所以锂离子可逆脱嵌绝大部分主要在端面进行。由于石墨的六角形分子结构,端面也有两种形态:“扶椅形”及“锯齿形”。由于端面的分子结构差异,造成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显著。扶椅形端面(armchairribbon)和锯齿形端面(zigzagribbon)的合理配比,即,锯齿形端面所占比例通常为10%~50%之间,可以使得石墨负极呈现优异的动力学性能。现有技术中,石墨负极制备过程中,扶椅形端面和锯齿形端面的是随机的、不可控的,进一步制成的石墨负极的性能也不够稳定。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制备方面,可以将扶椅形端面和锯齿形端面的配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负极材料中扶椅形端面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组石墨颗粒置于反应釜中,填充率为10%~30%;向反应釜中通入液相原料,液相原料为蒸馏水、双氧水、乙酸乙酯或甲苯;将反应釜密封并置于碳化炉中;向碳化炉内通入氮气,并且在300~950℃的温度下处理1~9小时;得到的石墨颗粒留作备用;(2)将另一组石墨颗粒装入连续式回转窑内,填充率为5%~20%;向连续式回转窑内通入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400~600℃下处理1~3小时;得到的石墨颗粒留作备用;(3)将步骤(1)所的石墨颗粒和步骤(2)所得的石墨颗粒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组石墨颗粒置于反应釜中,填充率为10%~30%;向反应釜中通入液相原料,液相原料为蒸馏水、双氧水、乙酸乙酯或甲苯;将反应釜密封并置于碳化炉中;向碳化炉内通入氮气,并且在300~950℃的温度下处理1~9小时;得到的石墨颗粒留作备用;(2)将另一组石墨颗粒装入连续式回转窑内,填充率为5%~20%;向连续式回转窑内通入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400~600℃下处理1~3小时;得到的石墨颗粒留作备用;(3)将步骤(1)所的石墨颗粒和步骤(2)所得的石墨颗粒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结构可控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反应釜为玻璃材质制成的反应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仰永军,汤占磊,晏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