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1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包括水浴筒,水浴筒内部固定设有托底垫,水浴筒中间放置有反应球,反应球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漏板,上漏板顶部均匀开设有上通孔,上漏板顶部开设有弧形轨,上漏板底部转动连接有下漏板,下漏板顶部均匀开设有下通孔,下漏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拨杆,反应球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筒,反应球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颈、出气颈和投料筒,通气颈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位于通气颈内腔,进气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头,进气管端部螺纹连接有出气盖,出气盖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过程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安全高效。

A Pore Forming Agent Ex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膜按孔径分,有微滤、超滤、反渗透、渗析膜、渗透气化膜、气体分离膜与离子分离膜等。其中微滤与超滤的机理为筛分机理,其它为溶解扩散机理。按结构可分为对称膜与非对称膜两种。制膜方法,目前主要有相转化法、熔融拉伸法、径迹蚀刻法和无机膜的烧结法等。相转化法是制备微滤和超滤膜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相转化法,就是配制一定组成的均相的聚合物溶液,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改变溶液的热力学状态,使其从均相的聚合物溶液发生相分离,最终转变为一个三维大分子网络式凝胶结构。这种三维网络状大分子凝胶即构成分离膜。相转化法根据改变溶液热力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溶剂蒸发相转化法、热致相转化法、气相沉积相转化法和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其中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工艺最简单,也能更好的调节膜的性能和结构,是制备超滤和微滤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中超滤膜的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0。铸膜液的组成、制膜条件、凝胶浴温度及组成、成孔剂的组成这四方面共同影响膜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传质速度上。其中成孔剂影响的是铸液膜体系的分相热力学和传质动力学,从而影响成膜过程,改变膜结构。PVP作成孔剂时,会在膜的表面富集,当膜的表面和水接触时,PVP就会溶解于水,形成非溶剂进入膜内部的通道,而这些点构成了指状孔的生长点,在随后的过程中向膜母体增长形成指状孔。最终聚合物浓相成膜,聚合物稀相被洗脱(PVP)。PVP的添加比例一般在2-5wt%(该区间不固定,要根据具体的制膜条件来定)。添加量增高,会增加膜孔隙率,但降低了膜的强度和疏水性,会影响膜的使用性能。PVP作为致孔剂,制造的膜有很多优异性能。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性;能有效地控制膜孔径的尺寸和孔的分布;增加膜孔的密度,提高膜的渗透性;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VP的制造方法为: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分散剂P(NVP-co-VAc)和分散介质乙酸乙酯,70℃恒温水浴搅拌溶解后,加入单体NVP和引发剂AIBN,氮气氛围下反应6h,冷却并过滤,不溶物置于真空干燥箱内真空干燥24h,得白色PVP固体粉末。现有的PVP生产烧瓶大多结构设计为细高形状,重心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稍有不慎触碰到烧瓶,烧瓶很容易因重心高而倾倒,不仅容易造成烧瓶内的物料漏出,而且烧瓶很容易摔坏,且需人工搅拌浪费人力,反应完毕需要倒出过滤萃取,操作麻烦。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PVP生产烧瓶大多结构设计为细高形状,重心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稍有不慎触碰到烧瓶,烧瓶很容易因重心高而倾倒,不仅容易造成烧瓶内的物料漏出,而且烧瓶很容易摔坏,且需人工搅拌浪费人力,反应完毕需要倒出过滤萃取,操作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包括水浴筒,所述水浴筒内部固定设有托底垫,所述水浴筒中间放置有反应球,所述反应球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漏板,所述上漏板顶部均匀开设有上通孔,所述上漏板顶部开设有弧形轨,所述上漏板底部转动连接有下漏板,所述下漏板顶部均匀开设有下通孔,所述下漏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与弧形轨相配合,所述反应球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放置在托底垫顶部,所述反应球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颈、出气颈和投料筒,所述通气颈、出气颈和投料筒均与反应球相连通,所述通气颈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通气颈内腔,所述进气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头,所述进气管端部螺纹连接有出气盖,所述出气盖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优选的,所述托底垫顶部均匀开设有通水孔。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布,所述过滤筒底部为网状。优选的,所述水浴筒顶部设有保温盖,所述保温盖侧壁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水浴筒侧壁固定安装有搭扣,所述搭扣与挂钩相配合。优选的,所述水浴筒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水浴筒相连通,所述出水口螺纹连接有出水盖。优选的,所述投料筒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水浴筒保证反应温度和保护反应球不会倾倒,误碰跌落,操作安全。通过进气管和喷气头向反应球内通气既保证了反应的气体环境有利于反应高效进行,也起到了搅拌作用,省去人力搅拌,节省人力。反应完毕后,冷却和过滤萃取分步完成,均不用将反应球取出,得到的PVP自动收集在过滤筒内,方便取出,生产过程操作简单,安全高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浴筒,2-托底垫,3-反应球,4-上漏板,5-上通孔,6-弧形轨,7-下漏板,8-下通孔,9-拨杆,10-过滤筒,11-通气颈,12-出气颈,13-投料筒,14-密封盖,15-进气管,16-喷气头,17-出气盖,18-出气管,19-通水孔,20-保温盖,21-搭扣,22-出水口,23-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包括水浴筒1,水浴筒1内部固定设有托底垫2,水浴筒1中间放置有反应球3,反应球3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漏板4,上漏板4顶部均匀开设有上通孔5,上漏板4顶部开设有弧形轨6,上漏板4底部转动连接有下漏板7,下漏板7顶部均匀开设有下通孔8,下漏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拨杆9,拨杆9与弧形轨6相配合,反应球3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筒10,过滤筒10放置在托底垫2顶部,反应球3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均与反应球3相连通,通气颈11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密封盖14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位于通气颈11内腔,进气管15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头16,进气管15端部螺纹连接有出气盖17,出气盖17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8。其中,托底垫2顶部均匀开设有通水孔19。过滤筒10内部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布,过滤筒10底部为网状。水浴筒1顶部设有保温盖20,保温盖20侧壁固定连接有挂钩,水浴筒1侧壁固定安装有搭扣21,搭扣21与挂钩相配合。水浴筒1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2,出水口22与水浴筒1相连通,出水口22螺纹连接有出水盖。投料筒13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23。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通过将水加入到水浴筒1内腔,接通外部电源使其底部加热丝盘发热,使水温达到反应所需温度,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包括水浴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筒(1)内部固定设有托底垫(2),所述水浴筒(1)中间放置有反应球(3),所述反应球(3)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漏板(4),所述上漏板(4)顶部均匀开设有上通孔(5),所述上漏板(4)顶部开设有弧形轨(6),所述上漏板(4)底部转动连接有下漏板(7),所述下漏板(7)顶部均匀开设有下通孔(8),所述下漏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拨杆(9),所述拨杆(9)与弧形轨(6)相配合,所述反应球(3)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筒(10),所述过滤筒(10)放置在托底垫(2)顶部,所述反应球(3)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所述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均与反应球(3)相连通,所述通气颈(11)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位于通气颈(11)内腔,所述进气管(15)端部固定连接有喷气头(16),所述进气管(15)端部螺纹连接有出气盖(17),所述出气盖(17)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孔剂萃取装置,包括水浴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筒(1)内部固定设有托底垫(2),所述水浴筒(1)中间放置有反应球(3),所述反应球(3)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漏板(4),所述上漏板(4)顶部均匀开设有上通孔(5),所述上漏板(4)顶部开设有弧形轨(6),所述上漏板(4)底部转动连接有下漏板(7),所述下漏板(7)顶部均匀开设有下通孔(8),所述下漏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拨杆(9),所述拨杆(9)与弧形轨(6)相配合,所述反应球(3)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筒(10),所述过滤筒(10)放置在托底垫(2)顶部,所述反应球(3)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所述通气颈(11)、出气颈(12)和投料筒(13)均与反应球(3)相连通,所述通气颈(11)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中间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位于通气颈(11)内腔,所述进气管(15)端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密季作明姚爱民林强王庆明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赛诺日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