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6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39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包括床体、躯干外罩、头部外罩及上隔离座;头部外罩活动安装在床体前部上端,其与床体之间形成可容纳头颅的腔体A,腔体A一端设有敞口A;躯干外罩活动安装在床体中后部上端,其与床体之间形成可容纳躯干的腔体B,躯干外罩在靠近头部外罩一端的侧边处设有置入操作口;上隔离座设在躯干外罩靠近头部外罩一端的上端,其沿床体宽度方向竖直布置,从而将空缺带与躯干外罩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围绕在DSA机及治疗床周边的射线辐射防护单侧闭合屏障,有效将DSA机发出的射线禁锢在手术区域,减轻了射线散射对病人非手术部位和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Safety compartment of DSA radiation confinement during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需从病人右臂桡动脉或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后,使用造影或治疗导管顺着血管延伸至心脏以植入支架或注射溶栓药物,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使用C臂机(DSA机)对病人心脏部位发射X射线进行探照引导,并使用对比剂以确定病变部位及确定手术效果。持续的射线辐射会对被辐射人员产生致癌、致畸,眼部白内障,免疫力下降,甲状腺疾病等严重不良后果。目前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没有任何隔离射线的单侧闭合屏障防护措施,仅使用铅屏及铅衣等片面性防护进行保护介入医护人员,而病人更是没有任何屏蔽防护,病人除了心脏部位外的其余部位也会受到散射线辐射,现存的射线防护技术对医护患三者的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单侧闭合式的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它解决了目前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因没有单侧闭合式隔离射线的防护措施,导致医护患三者均暴露在射线环境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其特征是:包括床体(1)、躯干外罩(2)、头部外罩(3)及上隔离座(4);头部外罩(3)活动安装在床体(1)前部上端,其与床体(1)之间形成可容纳头颅的腔体A,腔体A一端设有敞口A;躯干外罩(2)活动安装在床体(1)中后部上端,其与床体(1)之间形成可容纳躯干的腔体B,腔体B一端设有敞口B,敞口B正对敞口A,躯干外罩(2)在靠近头部外罩(3)一端的侧边处设有置入操作口(20),躯干外罩(2)与头部外罩(3)间隔布置,两者之间设有空缺带(6);上隔离座(4)设在躯干外罩(2)靠近头部外罩(3)一端的上端,其沿床体(1)宽度方向竖直布置,从而将空缺带(6...

【技术特征摘要】
1.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其特征是:包括床体(1)、躯干外罩(2)、头部外罩(3)及上隔离座(4);头部外罩(3)活动安装在床体(1)前部上端,其与床体(1)之间形成可容纳头颅的腔体A,腔体A一端设有敞口A;躯干外罩(2)活动安装在床体(1)中后部上端,其与床体(1)之间形成可容纳躯干的腔体B,腔体B一端设有敞口B,敞口B正对敞口A,躯干外罩(2)在靠近头部外罩(3)一端的侧边处设有置入操作口(20),躯干外罩(2)与头部外罩(3)间隔布置,两者之间设有空缺带(6);上隔离座(4)设在躯干外罩(2)靠近头部外罩(3)一端的上端,其沿床体(1)宽度方向竖直布置,从而将空缺带(6)与躯干外罩(2)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其特征是:床体(1)上设有三组滑槽,每一组滑槽均包括两条沿床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一组滑槽中包含的两条滑槽设在床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躯干外罩(2)包括三个子外罩,三个子外罩按照尺寸递增顺序依次套叠,三个子外罩分别与三组滑槽相匹配,子外罩的两侧下边沿分别安装在与该子外罩相匹配的一组滑槽内,子外罩沿滑槽滑动进而使整个躯干外罩的长度拉长或缩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动脉介入术中DSA机射线禁锢安全舱,其特征是:躯干外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刚王娟娟廖力刘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