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3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涉及配电柜配件的技术领域,解决结构强度低的问题,高压柜由若干立柱和横梁拼合而成,所述立柱包括第一侧边和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两侧并相互平行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二侧边面向第三侧边折弯形成与第一侧边平行的第四侧边,第三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内壁上的第一折边体,第四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外壁上的第二折边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折边立柱,通过在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分别反向折弯形成叠合在第一侧边外壁上的第一折边体和第二折边体,达到加厚各侧边的作用,大大提高高压柜体的结构强度及耐运输性,同时具有生产和制造方便的优点。

A High Pressure Cabinet with Double Folded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配件的
,特别是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
技术介绍
高压配电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和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柜由立柱和横梁拼合而成,而立柱是支撑整个高压柜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件,是保证高压柜负荷的支撑件;在现代高压柜的立柱中,由于高压柜中的元件重量、铜排重量等负荷,高压柜立柱很难承受住这些负荷,从而造成立柱在使用或运输时变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其次,为提高立柱的承载力,通常在普通的配电柜立柱上焊接加强筋或者设计出凹槽结构,导致成型工艺变得复杂,不易进行生产和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能够提高高压柜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方便进行生产和制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所述高压柜由若干立柱和横梁拼合而成,所述立柱包括第一侧边和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两侧并相互平行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侧边的两端均向同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面向所述第三侧边折弯形成与第一侧边平行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内壁上的第一折边体,所述第四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外壁上的第二折边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形成具有开口的“C”字形,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并不相交以形成所述开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边体包括分别叠合在第三侧边和第一侧边内壁上的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由第三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折边由所述第一折边沿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边体包括叠合在第四侧边外壁上的第三折边、叠合在第二侧边外壁上的第四折边以及叠合在第一侧边外壁上的第五折边,所述第三折边由第四侧边经反向折弯形成,所述第四折边由第三折边沿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五折边由第四折边沿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一折边体以及第二折边体由同一板材经圆弧状的折弯处过渡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折边体或第二折边体的拼接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边与第五折边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与第四侧边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边的两端经折弯形成有衬板,所述衬板与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相互垂直,并留置有供与相邻立柱拼合的拼合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双折边立柱,通过在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分别反向折弯形成叠合在第一侧边外壁上的第一折边体和第二折边体,达到加厚各侧边的作用,大大提高高压柜体的结构强度及耐运输性,同时具有生产和制造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图中:a-立柱、b-横梁、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第三侧边、4-第四侧边、5-第一折边体、51-第一折边、52-第二折边、6-第二折边体、61-第三折边、62-第四折边、63-第五折边、7-开口、8-拼接孔、9-衬板、10-拼合槽。【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由若干立柱a和横梁b拼合而成,所述立柱a包括第一侧边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1两侧并相互平行的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第一侧边1的两端均向同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所述第二侧边2面向所述第三侧边3折弯形成与第一侧边1平行的第四侧边4,所述第三侧边3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内壁上的第一折边体5,所述第四侧边4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外壁上的第二折边体6。第一折边体5和第二折边体6与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2、第三侧边3和第四侧边4经折弯达到一体成型,第一折边体5和第二折边体6叠合在各个侧边上,达到增强结构强度的目的。具体的,所述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2、第三侧边3和第四侧边4形成具有开口7的“C”字形,第三侧边3与第四侧边4之间并不相交以形成所述开口7。利用该开口7便于立柱在安装时,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的置入,方便安装。具体的,所述第一折边体5包括分别叠合在第三侧边3和第一侧边1内壁上的第一折边51及第二折边52,所述第一折边51由第三侧边3经反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折边52由所述第一折边51沿第一侧边1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第一折边51叠合在第三侧边3上,而第二折边52又叠合在第一侧边1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第二折边体6包括叠合在第四侧边4外壁上的第三折边61、叠合在第二侧边2外壁上的第四折边62以及叠合在第一侧边1外壁上的第五折边63,所述第三折边61由第四侧边4经反向折弯形成,所述第四折边62由第三折边61沿第二侧边2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五折边63由第四折边62沿第一侧边1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第三折边61叠合在第四侧边4外壁上,第四折边62叠合在第二侧边2外壁上,第五折边63叠合在第一侧边1外壁上,从而提高第二侧边2、第一侧边1以及第四侧边4的厚度,达到增强结构强度的目的。具体的,所述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2、第三侧边3、第四侧边4、第一折边体5以及第二折边体6由同一板材经圆弧状的折弯处过渡一体成型。利用圆弧状折弯处过渡的方式,便于立柱的制作,简化生产工序。具体的,所述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2、第三侧边3、第四侧边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折边体5或第二折边体6的拼接孔8。利用该拼接孔8便于在立柱上安装原件或连接其他横梁。具体的,所述第二折边52与第五折边63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侧边1的长度,所述第二折边52的长度与第四侧边4相同。具体的,所述第一侧边1的两端经折弯形成有衬板9,所述衬板9与第二侧边2及第三侧边3相互垂直,并留置有供与相邻立柱拼合的拼合槽10。利用该拼合槽10能够在立柱两端垂直安装其他立柱时,实现无缝拼合,使得结构更加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所述高压柜由若干立柱a和横梁b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a包括第一侧边(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1)两侧并相互平行的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第一侧边(1)的两端均向同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所述第二侧边(2)面向所述第三侧边(3)折弯形成与第一侧边(1)平行的第四侧边(4),所述第三侧边(3)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内壁上的第一折边体(5),所述第四侧边(4)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外壁上的第二折边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所述高压柜由若干立柱a和横梁b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a包括第一侧边(1)和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1)两侧并相互平行的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第一侧边(1)的两端均向同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二侧边(2)和第三侧边(3),所述第二侧边(2)面向所述第三侧边(3)折弯形成与第一侧边(1)平行的第四侧边(4),所述第三侧边(3)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内壁上的第一折边体(5),所述第四侧边(4)经反向折弯形成的叠合在第一侧边(1)外壁上的第二折边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1)、第二侧边(2)、第三侧边(3)和第四侧边(4)形成具有开口(7)的“C”字形,第三侧边(3)与第四侧边(4)之间并不相交以形成所述开口(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体(5)包括分别叠合在第三侧边(3)和第一侧边(1)内壁上的第一折边(51)及第二折边(52),所述第一折边(51)由第三侧边(3)经反向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折边(52)由所述第一折边(51)沿第一侧边(1)的延伸方向折弯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折边立柱的高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体(6)包括叠合在第四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余建黄浩迪蔡东波黄昌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