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二次电池通常采用卷绕式的电极组件,而电极组件则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而成。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极片会因活性物质的脱锂或嵌锂状态而发生体积膨胀,膨胀会导致正负极片之间产生膨胀应力,如果膨胀应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将会造成卷绕式的电极组件扭曲变形。特别地,在电极组件卷绕形成的拐角区域,膨胀应力最为集中,电极组件的扭曲变形更易发生。此外,在循环后期,膨胀应力还会挤出正负极片之间的电解液,导致电极组件的浸润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其能释放膨胀应力,避免极片断裂,保证动力学性能的一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隔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隔开。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卷绕为扁平状结构,且所述扁平状结构包括主体区和拐角区,拐角区设置于主体区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卷绕为多圈。相邻的两圈第一极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和隔膜(13),隔膜(13)将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隔开;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和隔膜(13)卷绕为扁平状结构,且所述扁平状结构包括主体区(14)和拐角区(15),拐角区(15)设置于主体区(14)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均卷绕为多圈;相邻的两圈第一极片(1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第一间隙(G1)与拐角区(15)位置对应,第二间隙(G2)与主体区(14)位置对应,第一间隙(G1)的尺寸大于第二间隙(G2)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和隔膜(13),隔膜(13)将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隔开;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和隔膜(13)卷绕为扁平状结构,且所述扁平状结构包括主体区(14)和拐角区(15),拐角区(15)设置于主体区(14)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均卷绕为多圈;相邻的两圈第一极片(1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第一间隙(G1)与拐角区(15)位置对应,第二间隙(G2)与主体区(14)位置对应,第一间隙(G1)的尺寸大于第二间隙(G2)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隙(G1)的尺寸与第二间隙(G2)的尺寸的比值小于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隙(G1)的尺寸为20μm~80μm,第二间隙(G2)的尺寸为5μm~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二极片(12)设有第一凸起(P1)和第二凸起(P2),第一凸起(P1)与拐角区(15)位置对应,第二凸起(P2)与主体区(14)位置对应,第一凸起(P1)和第二凸起(P2)朝第二极片(12)的同一侧凸出;第一凸起(P1)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P2)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隔膜(13)包括第一隔膜(131)和第二隔膜(132),第一隔膜(131)和第二隔膜(132)分别位于第二极片(1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虎,吴凯,任苗苗,杨瑞,许龙,来佑磊,林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