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82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包括两个工形钢,顶端的所述工形钢顶端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两个角钢,两个所述工形钢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架,两个所述斜撑架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两个工形钢靠近斜撑架的一侧接触,四个所述角钢分别与两个斜撑架的底端焊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顶端的工形钢受力震动时传递给底端的两个斜撑架,由于两个斜撑架的形状特性转换成斜撑架向内侧收缩的力,由于两个斜撑架相接处,从而将震动的力相互抵消,且两侧三角钢板进一步稳定斜撑架的结构,剩余的一部分力通过角钢传递给底端的工形钢,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更好的抗震效果,解决现有结构抗震效果差,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后果。

A New Seismic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但是目前市场对与搭建交叉的钢结构固定连接过于简单,抗震效果不够理想,且固定结构不够牢靠,可能存在脱落与滑动的现象,对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钢结构的使用寿命也严重缩减,故而提出了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具备抗震效果更佳、固定更牢靠等优点,解决了搭建交叉的钢结构固定连接过于简单,抗震效果不够理想,且固定结构不够牢靠,可能存在脱落与滑动的现象,对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钢结构的使用寿命也严重缩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抗震效果更佳、固定更牢靠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包括两个工形钢,顶端的所述工形钢顶端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两个角钢,两个所述工形钢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架,两个所述斜撑架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两个工形钢靠近斜撑架的一侧接触,四个所述角钢分别与两个斜撑架的底端焊接,两个所述斜撑架相靠近的一侧相接触,两个所述斜撑架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斜撑架的一侧均焊接有三角钢板,右侧的所述连接板的右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均依次贯穿右侧的连接板、右侧的斜撑架、左侧的斜撑架与左侧的连接板并延伸至左侧的连接板的左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位于三角钢板的正面与背面,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斜撑架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顶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夹持板并延伸至两个斜撑架顶端的内部,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斜撑架的顶端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接有两个支撑限位管,两个支撑限位管靠近连接板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的底端与顶端的工形钢接触。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均套接有垫片,四个垫片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的顶端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斜撑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接触块,两个所述接触块的底端与底端的工形钢的顶端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均螺纹连接有四个第三螺纹杆,八个所述第三螺纹杆分别位于两个三角钢板的正面与背面,八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斜撑架的顶端,八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顶端与顶端的工形钢的顶端接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抗震的钢结构,通过角钢将斜撑架的底端与底端的工形钢之间进行固定,将顶端的工形钢放入斜撑架的顶端,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降低夹持板的高度对顶端的工形钢进行固定,当顶端的工形钢受力震动时传递给底端的两个斜撑架,由于两个斜撑架的形状特性转换成斜撑架向内侧收缩的力,由于两个斜撑架相接处,从而将震动的力相互抵消,且两侧三角钢板进一步稳定斜撑架的结构,第一螺纹杆与螺母保证力的方向始终向内侧,剩余的一部分力通过角钢传递给底端的工形钢,该技术具备更好的抗震效果,解决现有结构抗震效果差,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后果。2、该新型抗震的钢结构,通过两个支撑限位管对第一螺纹杆与螺母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第一螺纹杆与螺母固定的平稳,夹持板底端的橡胶垫增加结构之间的摩擦,防止工形钢的滑动,第三螺纹杆的凸出进一步对顶端的工形钢进行固定,第二螺纹杆底端的垫片防止第二螺纹杆固定后受到震动而转动,保证固定结构的稳定,保证结构的使用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形钢、2角钢、3斜撑架、4连接板、5三角钢板、6螺母、7夹持板、8第一螺纹杆、9第二螺纹杆、10支撑限位管、11橡胶垫、12接触块、13第三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包括两个工形钢1,顶端的工形钢1顶端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两个角钢2,两个工形钢1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架3,两个斜撑架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两个工形钢1靠近斜撑架3的一侧接触,四个角钢2分别与两个斜撑架3的底端焊接,两个斜撑架3相靠近的一侧相接触,两个斜撑架3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远离斜撑架3的一侧均焊接有三角钢板5,右侧的连接板4的右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杆8,两个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依次贯穿右侧的连接板4、右侧的斜撑架3、左侧的斜撑架3与左侧的连接板4并延伸至左侧的连接板4的左侧,两个第一螺纹杆8分别位于三角钢板5的正面与背面,两个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6,两个斜撑架3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持板7,两个夹持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9,四个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夹持板7并延伸至两个斜撑架3顶端的内部,四个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斜撑架3的顶端螺纹连接,通过角钢2将斜撑架3的底端与底端的工形钢1之间进行固定,将顶端的工形钢1放入斜撑架3的顶端,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9降低夹持板7的高度对顶端的工形钢1进行固定,当顶端的工形钢1受力震动时传递给底端的两个斜撑架3,由于两个斜撑架3的形状特性转换成斜撑架3向内侧收缩的力,由于两个斜撑架3相接处,从而将震动的力相互抵消,且两侧三角钢板5进一步稳定斜撑架3的结构,第一螺纹杆8与螺母6保证力的方向始终向内侧,剩余的一部分力通过角钢2传递给底端的工形钢1,该技术具备更好的抗震效果,解决现有结构抗震效果差,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后果。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杆8上套接有两个支撑限位管10,两个支撑限位管10靠近连接板4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支撑限位管10对第一螺纹杆8与螺母6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第一螺纹杆8与螺母6固定的平稳。进一步的,两个夹持板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两个橡胶垫11的底端与顶端的工形钢1接触,夹持板7底端的橡胶垫11增加结构之间的摩擦,防止工形钢1的滑动。进一步的,四个第二螺纹杆9上均套接有垫片,四个垫片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持板7的顶端接触,第二螺纹杆9底端的垫片防止第二螺纹杆9固定后受到震动而转动,保证固定结构的稳定,保证结构的使用正常。进一步的,两个斜撑架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2,两个接触块12的底端与底端的工形钢1的顶端接触,通过两个接触块12使得斜撑架3传递震动的时候底端的工形钢1受力更加均匀,防止受力过大而导致焊接处的断裂,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两个连接板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包括两个工形钢(1),其特征在于:顶端的所述工形钢(1)顶端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两个角钢(2),两个所述工形钢(1)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架(3),两个所述斜撑架(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两个工形钢(1)靠近斜撑架(3)的一侧接触,四个所述角钢(2)分别与两个斜撑架(3)的底端焊接,两个所述斜撑架(3)相靠近的一侧相接触,两个所述斜撑架(3)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远离斜撑架(3)的一侧均焊接有三角钢板(5),右侧的所述连接板(4)的右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杆(8),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依次贯穿右侧的连接板(4)、右侧的斜撑架(3)、左侧的斜撑架(3)与左侧的连接板(4)并延伸至左侧的连接板(4)的左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分别位于三角钢板(5)的正面与背面,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6),两个所述斜撑架(3)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持板(7),两个所述夹持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9),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夹持板(7)并延伸至两个斜撑架(3)顶端的内部,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斜撑架(3)的顶端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震的钢结构,包括两个工形钢(1),其特征在于:顶端的所述工形钢(1)顶端的正面与背面均焊接有两个角钢(2),两个所述工形钢(1)之间设置有两个斜撑架(3),两个所述斜撑架(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两个工形钢(1)靠近斜撑架(3)的一侧接触,四个所述角钢(2)分别与两个斜撑架(3)的底端焊接,两个所述斜撑架(3)相靠近的一侧相接触,两个所述斜撑架(3)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远离斜撑架(3)的一侧均焊接有三角钢板(5),右侧的所述连接板(4)的右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杆(8),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依次贯穿右侧的连接板(4)、右侧的斜撑架(3)、左侧的斜撑架(3)与左侧的连接板(4)并延伸至左侧的连接板(4)的左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分别位于三角钢板(5)的正面与背面,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左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6),两个所述斜撑架(3)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持板(7),两个所述夹持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杆(9),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夹持板(7)并延伸至两个斜撑架(3)顶端的内部,四个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底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宏伟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