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56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速度传感器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即抗干扰能力差,数据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超声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警示灯、通信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的数字电源端与单片机的电平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距离信号接收端与超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速度信号接收端与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通信端与通信模块的控制接收端连接,单片机的灯控制端与警示灯的控制接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速度传感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很强,测得的数据精度高等优点。

Safety Distance Warning Device for Vehicles in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距离警示装置,具体涉及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汽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汽车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汽车行车安全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各种的汽车交通事故中,追尾导致的连环撞车事故更是严重。究其原因,除了与驾驶员本身经验不足、疲劳驾驶、注意力不够集中等主观原因外,也与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没有与前方车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有关。实际行车过程中,对于驾驶员而言,在不同的路况和不同行车速度的情况下,尤其是在雾霾等天气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安全距离的判断完全要通过驾驶人员的经验去估计和操作,有时难免出现一定的误差和随机性,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就会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容易想到的是利用超声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判断后车与本次的距离,预设安全距离,但是速度传感器和超声传感器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即抗干扰能力差,数据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行驶过程中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超声传感器测的数据判断后车与本车的距离,预设安全距离,其中,速度传感器和超声传感器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即抗干扰能力差,数据精度低,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行驶中汽车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4)、电源模块(5)、超声传感器(3)、速度传感器(7)、警示灯(2)、通信模块(6);其中,电源模块(5)的数字电源端与单片机(4)的电平输入端连接,单片机(4)的距离信号接收端与超声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4)的速度信号接收端与速度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4)的通信端与通信模块(6)的控制接收端连接,单片机(4)的灯控制端与警示灯(2)的控制接收端连接,所述超声传感器(3)位于汽车(1)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警示灯(2)位于汽车(1)后侧的两边位置,所述速度传感器(7)中,输入信号送至光耦4N35高速隔离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行驶中汽车安全距离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4)、电源模块(5)、超声传感器(3)、速度传感器(7)、警示灯(2)、通信模块(6);其中,电源模块(5)的数字电源端与单片机(4)的电平输入端连接,单片机(4)的距离信号接收端与超声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4)的速度信号接收端与速度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4)的通信端与通信模块(6)的控制接收端连接,单片机(4)的灯控制端与警示灯(2)的控制接收端连接,所述超声传感器(3)位于汽车(1)的后侧中间位置,所述警示灯(2)位于汽车(1)后侧的两边位置,所述速度传感器(7)中,输入信号送至光耦4N35高速隔离开关,再送至集成运算放大器U1前置差分电路,再经集成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送至光耦9013,然后送至单片机(4)的速度信号接收端;所述超声传感器(3)包括超声发射模块和超声接收模块,所述超声发射模块中,超声发射模块的信号发射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中频变压器B1的2号引脚,二极管D2的正极接中频变压器B1的2号引脚,二极管D2的负极接中频变压器B1的3号引脚,并且连接引出12V电源,电容C2的第一端接地,电容C2的第二端接中频变压器B1的1号引脚,中频变压器B1的3号引脚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并且连接排针P3的1号端口,中频变压器B1的5号引脚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并且连接排针P3的2号端口;所述超声接收模块中,芯片CX20106A的2号引脚经电阻R11与电容C3后接地,芯片CX20106A的3号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顺天李健汤伦权杨朝国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