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包括在导板架内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导卫辊和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Ω”型筒状盒体下端设有连接为一体、并穿过导板架底板的筒体,筒体的深度为导卫辊高度的2/3;所述的中心轴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底板中心部位位固定,中心轴的上端穿过导板架的上板上的通孔,而且在中心轴的上段套设提升套;所述的提升套的下端与导卫辊的上端转动连接,提升套的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与微型低速电机的轴端齿轮啮合;该导卫辊,由于磨损到一定深度后,可通过提升导卫辊,改变磨损位置,所以,大幅度的延长了导卫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导卫辊的更换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Stepwise Moving Guide Roll of Steel Rolling Push Machine with Wear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钢推床导卫辊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改变磨损位置实现大幅度延长导卫辊使用寿命、减少导卫辊更换次数的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
技术介绍
目前轧制钢带使用的轧钢推床,包括床体、导板架和导卫辊,导板架设在轧钢推床床体的左、右侧,左、右导板架之间为钢板推入区间,在导板架内设有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的轴向开口朝向钢板推入的一侧;导卫辊安装在“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内,且要求导卫辊的耐磨表面从“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的轴向开口凸出15mm,触及左、右导板架之间的钢板侧边,从而避免了钢板侧边直接磨损导板架侧板;所述的导卫辊内设有中心轴,导卫辊内壁和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中心轴的上、下端与“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的上、下端壁固定;所述的左、右对应的“Ω”型筒状盒体或方形盒体内的导卫辊之间的距离为带钢传送区间的控制距离,在带钢的传送过程中,左、右侧的导卫辊可限制带钢走偏,这种导卫辊的优点是避免了推入的钢板侧边直接磨损导板架侧板,但也存在不足:由于推入带钢的边沿触及导卫辊,在带钢的输送中,虽然相对导卫辊为滚动摩擦,但由于导卫辊和带钢的线速度并不一致,也不均匀,而且钢带厚度逐渐变薄,所以推入的钢带对导卫辊的表面磨损仍然是明显的,使用不长时间,在导卫辊的表面与推入钢带边沿齐平的位置便会划出一圈深沟,当导卫辊表面的耐磨层划穿后,导致导卫辊频繁下线维修或更换。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关于通过改变推入钢带对导卫辊的磨损位置、实现大幅度延长导卫辊使用寿命、减少下线维修或更换次数的导卫辊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对导卫辊的磨损位置实现大幅度延长导卫辊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导卫辊表面耐磨层的功效、减少导卫辊下线维修或更换次数的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包括在导板架内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导卫辊和中心轴,“Ω”型筒状盒体的轴向开口朝向带钢推入的一侧;导卫辊安装在“Ω”型筒状盒体内,且导卫辊的表面从“Ω”型筒状盒体的轴向开口凸出15mm;所述的导卫辊的长度与导板架的上板和下板之间距离一致,导卫辊的中心腔套在中心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Ω”型筒状盒体下端设有连接为一体、并穿过导板架底板的筒体,筒体的内腔与“Ω”型筒状盒体的内腔相连通,且直径一致,筒体的深度为导卫辊高度的2/3,导卫辊在初始位置时,导卫辊的2/3高度处在筒体内,1/3处在“Ω”型筒状盒体内,使推入的带钢初始磨损位置处在导卫辊上部的1/3位置;所述的中心轴的下端延伸至筒体的底板中心部位,并通过螺栓固定,中心轴的上端穿过导板架的上板上的通孔,而且在中心轴的上段套设提升套;所述的提升套的下端与导卫辊的上端转动连接,提升套的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与微型低速电机的轴端齿轮啮合;提升套的另一侧设有导向键,导向键卡在导板架上板的导槽内。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导卫辊内壁的上、下端均卡入轴承,轴承通过外螺纹环旋入导卫辊的端口螺纹壁固定;所述的导卫辊的上端口卡入提升套下端的圆盘,并通过压盖固定。所述的导卫辊的外侧设有耐磨层,以提高耐磨系数,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所述的微型低速电机的启动开关为延时自停开关,通过导卫辊的磨损深度控制,即当导卫辊的耐磨层被磨穿时,通过导电性能的改变,自动接通启动开关,每启动一次开关,微型低速电机转动15秒钟,使导卫辊上升5—10mm,从而使磨损位置逐步下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由于导卫辊的初始位置只有1/3的长度处于轧钢带推入时的磨损状态,当导卫辊磨损到耐磨层磨穿后,可通过提升导卫辊,改变磨损位置,逐次改变磨损位置,直至导卫辊从上至下都磨损到耐磨层磨穿深度、使耐磨层都得到有效利用为止,才更换导卫辊,所以,大幅度的延长了导卫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导卫辊的维修更换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Ω”型筒状盒体和筒体的装配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升套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Ω”型筒状盒体、筒体、导卫辊、中心轴装配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导板架;2、“Ω”型筒状盒体;21、轴向开口;3、导卫辊;4、中心轴;5、筒体;6、螺栓;7、轴端齿轮;8、提升套;81、齿条;82、导向键;83、圆盘;9、微型低速电机;10、轴承;11、外螺纹环;12、压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制作本技术。该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包括在导板架1内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2、导卫辊3和中心轴4,“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朝向轧钢带推入的一侧;导卫辊3安装在“Ω”型筒状盒体2内,且导卫辊3的表面从“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凸出15mm,当轧钢带推入时,导卫辊3触及左、右导板架1之间的推入带钢侧边,从而避免推入带钢侧边直接磨损导板架1的侧板;所述的导卫辊3的长度与导板架1的上板和下板之间距离一致,导卫辊3的中心腔套在中心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Ω”型筒状盒体2下端设有连接为一体、并穿过导板架1底板的筒体5,筒体5的内腔与“Ω”型筒状盒体2的内腔相连通,且直径一致,筒体5的深度为导卫辊3高度的2/3,导卫辊3在初始位置时,导卫辊3的2/3高度处在筒体5内,1/3处在“Ω”型筒状盒体2内,使推入的带钢初始磨损位置处在导卫辊3上部的1/3位置;所述的中心轴4的下端延伸至筒体5的底板中心部位,并通过螺栓6固定,使中心轴4不转动,只有导卫辊3沿中心轴4转动,中心轴4的上端穿过导板架1的上板上的通孔,而且在中心轴4的上段套设提升套8;所述的提升套8的下端与导卫辊3的上端转动连接,提升套8的一侧设有齿条81,齿条81与微型低速电机9的轴端齿轮7啮合,通过微型低速电机9的轴端齿轮7的顺时针转动,带动提升套8上升,从而带动导卫辊3上升,通过导卫辊3的上升,从而改变推入的轧钢带相对导卫辊3的轴向磨损位置;提升套8的另一侧设有导向键82,导向键82卡在导板架1上板的导槽内,从而限制提升套8转动,也使齿条81与微型低速电机9的轴端齿轮7啮合稳定。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导卫辊3内壁的上、下端均卡入轴承10,轴承10通过外螺纹环11旋入导卫辊3的端口螺纹壁固定;所述的导卫辊3的上端口卡入提升套8下端的圆盘83,并通过压盖12固定,使提升套8下端的圆盘83在导卫辊3的上端口内转动,但不会从导卫辊3的上端口脱出。所述的导卫辊3的外侧设有耐磨层,以提高耐磨系数,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所述的微型低速电机9的启动开关为延时自停开关,通过导卫辊3的磨损深度控制,即当导卫辊3的耐磨层被磨透时,通过导电性能的改变,自动接通启动开关,每启动一次开关,微型低速电机9转动15秒钟,使导卫辊3上升5—10mm,从而使磨损位置逐步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包括在导板架(1)内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2)、导卫辊(3)和中心轴(4),“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朝向轧钢带推入的一侧;导卫辊(3)安装在“Ω”型筒状盒体(2)内,且导卫辊(3)的表面从“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凸出;所述的导卫辊(3)的长度与导板架(1)的上板和下板之间距离一致,导卫辊(3)的中心腔套在中心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Ω”型筒状盒体(2)下端设有连接为一体、并穿过导板架(1)底板的筒体(5),筒体(5)的内腔与“Ω”型筒状盒体(2)的内腔相连通,且直径一致,筒体(5)的深度为导卫辊(3)高度的2/3;所述的中心轴(4)的下端延伸至筒体(5)的底板中心部位,并通过螺栓(6)固定,中心轴(4)的上端穿过导板架(1)的上板上的通孔,而且在中心轴(4)的上段套设提升套(8);所述的提升套(8)的下端与导卫辊(3)的上端转动连接,提升套(8)的一侧设有齿条(81),齿条(81)与微型低速电机(9)的轴端齿轮(7)啮合;提升套(8)的另一侧设有导向键(82),导向键(82)卡在导板架(1)上板的导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磨损高度逐步移动式轧钢推床导卫辊,包括在导板架(1)内等距排列的“Ω”型筒状盒体(2)、导卫辊(3)和中心轴(4),“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朝向轧钢带推入的一侧;导卫辊(3)安装在“Ω”型筒状盒体(2)内,且导卫辊(3)的表面从“Ω”型筒状盒体(2)的轴向开口(21)凸出;所述的导卫辊(3)的长度与导板架(1)的上板和下板之间距离一致,导卫辊(3)的中心腔套在中心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Ω”型筒状盒体(2)下端设有连接为一体、并穿过导板架(1)底板的筒体(5),筒体(5)的内腔与“Ω”型筒状盒体(2)的内腔相连通,且直径一致,筒体(5)的深度为导卫辊(3)高度的2/3;所述的中心轴(4)的下端延伸至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川,朱同心,朱同帅,
申请(专利权)人:朱同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