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皮环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14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装置。所述包皮环切装置包括:环形外筒(1)、包皮夹持单元、切割钉合器(4)和驱动单元,所述包皮夹持单元包括小夹环(2)、附加小夹环和大夹环(3),所述大夹环(3)内的容置孔与所述小夹环(2)的外周配合,以夹持包皮,在所述大夹环(3)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卡扣(31),以与所述环形外筒(1)上的内螺纹卡扣(13)旋转配合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环形外筒(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皮环切装置结构简单,而且由于设置有包皮夹持单元,从而,在以包皮夹持单元对包皮进行夹持后,就能够清楚地预先确定切割缝合后的情况。

A device for circumcision of prep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皮环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皮环切装置。
技术介绍
包皮环切术虽然是最为古老和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但包皮剩余长度保留不当仍然会引起包皮过紧或过松,继而出现痛性勃起或影响美观与功能。传统的包皮环切术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即经典的剪刀法和双切口法,前者操作简单,但在剪除包皮前难以准确估计剩余包皮的长度和术后效果,因此不易把握剪除包皮的长度;后者手术依靠术前划线,能够预先知道术后剩余包皮的长度,但手术操作复杂。目前,应用环切器进行包皮环切使手术明显加快,术后效果也较为美观。但环切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切口位于冠状沟下方,由于内外板颜色不同,因此切口十分明显,手术疤痕影响美观。此外,这三者的在手术切除前均无法知道剩余包皮缝合在一起之后的松紧程度。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皮环切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皮环切装置,所述包皮环切装置包括:环形外筒、包皮夹持单元、切割钉合器和驱动单元,所述环形外筒的内孔为圆形,且在所述环形外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卡扣,所述包皮夹持单元包括小夹环和大夹环,其中,所述大夹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夹环的外径,所述小夹环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大夹环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夹环和大夹环相互配合以夹持包皮,在所述大夹环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以与所述环形外筒上的第二螺纹卡扣旋转配合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环形外筒,所述大夹环的朝向所述环形外筒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钉座环和刀砧环;所述钉座环位于所述刀砧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刀砧环与切割钉合器的环切刀相对,以切割包皮;所述钉座环与所述切割钉合器的钉仓相对,以缝合包皮,所述包皮夹持单元还包括附加小夹环,所述附加小夹环内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附加小夹环与所述小夹环具有相同的外轮廓,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与所述小夹环的圆形通孔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切割钉合器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外筒内,在所述切割钉合器的临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环切刀与钉仓,其中,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环切刀的径向内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铰接在所述环形外筒上的驱动臂,在所述驱动臂转动时,所述驱动臂驱动所述切割钉合器的尾端,将所述切割钉合器的环切刀与钉仓压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优选地,在所述切割钉合器的临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压紧单元和第二弹性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弹性压紧单元设置在环切刀的径向外侧,以弹性压紧包皮的待切除部分,所述第二弹性压紧单元设置在钉仓的径向内侧,以在切割时将小夹环弹性压紧至所述大夹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压紧单元和第二弹性压紧单元为波形弹簧。优选地,所述切割钉合器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环形外筒内,所述环切刀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切割钉合器的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环切刀包括具有环切刀座,所述切割钉合器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切刀座配合的环形安装槽,且所述环形安装槽处设置有磁铁,以吸合所述环切刀座。优选地,所述环形外筒的内孔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切割钉合器的外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引导棱,所述引导棱与所述引导槽相互配合,而引导切割钉合器的轴向运动。优选地,在所述大夹环进一步包括筒状延伸部,在所述筒状延伸部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卡扣作为所述第一螺纹卡扣,在所述环形外筒的外周设置有内螺纹卡扣作为所述第二螺纹卡扣。优选地,所述大夹环的外轮廓轴向尺寸大于所述小夹环的外轮廓轴向尺寸,所述大夹环的刀砧环包括用于与所述环切刀配合的环形凹槽,或者所述大夹环在所述刀砧环处以强度低于所述环切刀刀刃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驱动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第一直杆的长度大于第二直杆的长度,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连接所述驱动臂与环形外筒的铰链设置在所述环形外筒的轴向端部处,在所述第二直杆的末端处设置有凸起的挤压部。优选地,所述大夹环的通孔为容置孔,且所述容置孔为圆锥孔,所述小夹环的外轮廓为圆锥面,且所述小夹环的外轮廓的锥度等于所述大夹环的容置孔的锥度,且所述锥度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其中,所述圆锥孔在朝向所述环形外筒的一端具有较大的孔径,所述小夹环至少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大夹环内以进行两者的径向限位,所述大夹环内的容置孔与所述小夹环的外周配合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夹持间隙,其中,所述小夹环包括径向扩张部,所述径向扩张部与所述大夹环的端面平行,以引导包皮平行于所述大夹环的端面延伸。优选地,所述大夹环的通孔为圆柱孔,且所述小夹环的外轮廓为圆柱面,所述大夹环的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小夹环的通孔的直径,所述大夹环内的通孔的角部处设置为圆角;所述小夹环的圆形通孔的角部处设置为圆角。优选地,所述小夹环的圆形通孔在临近所述大夹环的端部处具有锥形扩张部,所述大夹环在临近所述小夹环的端部处设置有锥形突出部,所述锥形突出部至少部分地容置配合在所述小夹环的锥形扩张部内,且所述小夹环的锥形扩张部的锥度等于所述大夹环的锥形突出部的锥度,且所述锥度在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包皮环切装置结构简单,而且由于设置有包皮夹持单元,从而,在以包皮夹持单元对包皮进行夹持后,就能够清楚地预先确定切割缝合后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包皮环切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包皮环切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的包皮环切装置的包皮夹持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四实施例的包皮环切装置的包皮夹持单元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环形外筒上的第二螺纹卡扣为外卡扣,大夹环上的第一螺纹卡扣巍为内卡扣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环形外筒21圆形通孔2小夹环31第一螺纹卡扣3大夹环32内六角凹槽4切割钉合器41环切刀5驱动臂42钉仓6夹持间隙43圆形避让孔11轴向限位止挡51铰链12弹性垫52挤压部13第二螺纹卡扣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皮环切装置,所述包皮环切装置包括:环形外筒1、包皮夹持单元、切割钉合器4和驱动单元,所述环形外筒1的内孔为圆形,且在所述环形外筒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卡扣13。环形外筒1的内孔用于容置切割钉合器4。所述包皮夹持单元包括小夹环2和大夹环3。所述小夹环2内设有圆形通孔21。小夹环2内设有的圆形通孔21用于容置阴茎。所述大夹环3内设置有圆孔。大夹环3内的圆孔可以是圆柱孔,也可以是圆锥孔,其用作容置孔,可以用于容置阴茎,此时,其与圆形通孔通常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内直径(参见图3)。大夹环3内的圆孔还可以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置小夹环,在此情况下,所述大夹环3内的容置孔与所述小夹环2的外周配合且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皮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外筒(1)、包皮夹持单元、切割钉合器(4)和驱动单元,所述环形外筒(1)的内孔为圆形,且在所述环形外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卡扣(13),所述包皮夹持单元包括小夹环(2)和大夹环(3),其中,所述大夹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夹环的外径,所述小夹环(2)内设有圆形通孔(21),所述大夹环(3)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夹环(2)和大夹环(3)相互配合以夹持包皮,在所述大夹环(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31),以与所述环形外筒(1)上的第二螺纹卡扣(13)旋转配合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环形外筒(1),所述大夹环(3)的朝向所述环形外筒(1)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钉座环和刀砧环;所述钉座环位于所述刀砧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刀砧环与切割钉合器(4)的环切刀(41)相对,以切割包皮;所述钉座环与所述切割钉合器的钉仓(42)相对,以缝合包皮,所述包皮夹持单元还包括附加小夹环,所述附加小夹环内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附加小夹环与所述小夹环具有相同的外轮廓,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与所述小夹环(2)的圆形通孔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切割钉合器(4)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外筒(1)内,在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临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环切刀(41)与钉仓(42),其中,所述钉仓(42)位于所述环切刀(41)的径向内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铰接在所述环形外筒(1)上的驱动臂(5),在所述驱动臂(5)转动时,所述驱动臂(5)驱动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尾端,将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环切刀(41)与钉仓(42)压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皮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外筒(1)、包皮夹持单元、切割钉合器(4)和驱动单元,所述环形外筒(1)的内孔为圆形,且在所述环形外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卡扣(13),所述包皮夹持单元包括小夹环(2)和大夹环(3),其中,所述大夹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夹环的外径,所述小夹环(2)内设有圆形通孔(21),所述大夹环(3)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小夹环(2)和大夹环(3)相互配合以夹持包皮,在所述大夹环(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31),以与所述环形外筒(1)上的第二螺纹卡扣(13)旋转配合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环形外筒(1),所述大夹环(3)的朝向所述环形外筒(1)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钉座环和刀砧环;所述钉座环位于所述刀砧环的径向内侧,所述刀砧环与切割钉合器(4)的环切刀(41)相对,以切割包皮;所述钉座环与所述切割钉合器的钉仓(42)相对,以缝合包皮,所述包皮夹持单元还包括附加小夹环,所述附加小夹环内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附加小夹环与所述小夹环具有相同的外轮廓,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与所述小夹环(2)的圆形通孔具有不同的直径;所述切割钉合器(4)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环形外筒(1)内,在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临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环切刀(41)与钉仓(42),其中,所述钉仓(42)位于所述环切刀(41)的径向内侧,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铰接在所述环形外筒(1)上的驱动臂(5),在所述驱动臂(5)转动时,所述驱动臂(5)驱动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尾端,将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环切刀(41)与钉仓(42)压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临近所述包皮夹持单元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压紧单元和第二弹性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弹性压紧单元设置在环切刀的径向外侧,以弹性压紧包皮的待切除部分,所述第二弹性压紧单元设置在钉仓的径向内侧,以在切割时将小夹环弹性压紧至所述大夹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压紧单元和第二弹性压紧单元为波形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钉合器(4)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至所述环形外筒(1)内,所述环切刀(4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切割钉合器(4)的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环切刀包括具有环切刀座,所述切割钉合器(4)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切刀座配合的环形安装槽,且所述环形安装槽处设置有磁铁,以吸合所述环切刀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子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