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14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打孔定位装置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包括定位底座和弹性防护座,定位底座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袖带和吸附区,顶部设置有贯穿的卡口,内部留设有通孔,底部两端外部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弹性防护座由上部中空的弹性带和底部的卡圈组合而成,弹性带顶部留设圆孔,所述吸附区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吸盘,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位底座、吸附区和袖带的配合使用,能够直接通过现有的钻孔设备对患者骨骼处进行打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吸盘和魔术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钻孔设备震动而造成打孔位置偏差的问题。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erforation in orthopaedic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患者在进行治疗恢复时,需要对患处骨骼进行打孔给药或者打孔进行脓液引流,以往的骨科打孔装置只能凭借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经验进行打几处理,不能精确定位打孔位置,造成打孔位置偏差,影响治疗效果,如果不能垂直骨骼进厅打孔,会造成孔眼过大影响骨科患者恢复,对骨科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以往装置不能艮好的控制打孔速度和力度,不利于治疗恢复的进行,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骨科手术定位打孔装置均包括独特的钻孔装置,因而购置成本较高,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打孔定位装置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通过定位底座、吸附区和袖带的配合使用,能够直接通过现有的钻孔设备对患者骨骼处进行打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吸盘和魔术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钻孔设备震动而造成打孔位置偏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和弹性防护座2,所述定位底座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袖带9和吸附区4,袖带9一侧留设有充气接头8,底部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顶部设置有贯穿的卡口7,内部留设有若干与钻头相匹配的通孔10,底部两端外部均设置有挡板12;所述弹性防护座2由上部中空的弹性带和底部的卡圈3组合而成,弹性带顶部留设有与定位底座1上通孔10相互对应的圆孔,且其底部粘贴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卡圈3卡合设置在卡口7上;所述吸附区4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吸盘13,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且其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吸气接头6。所述挡板12与定位底座1的底端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护气囊11,防护气囊11通过充气管与气囊充气口5相连通,气囊充气口5固定设置在定位底座1底部的两端外侧壁上。所述定位底座1上的通孔10内侧设置有软刷毛。所述相邻的两个通孔10之间通过矩形开口槽相连通。所述吸附区4顶部的圆孔的直径小于通孔10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定位底座、吸附区和袖带的配合使用,能够直接通过现有的钻孔设备对患者骨骼处进行打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吸盘和魔术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钻孔设备震动而造成打孔位置偏差的问题,另外插接设置的弹性防护座能够防止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溅出,同时通孔中的软刷毛也能够对钻头进行简单的清扫,防止杂物附着在其上,进而降低钻孔工作中产生的废物随着钻头飞溅到外部的几率,此外相互联通的通孔之间设置的开口槽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在工作前期进行准确的定位,还能够用于工作过程中的观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底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定位底座的结构剖视图。附图序号及名称:定位底座1、弹性防护座2、卡圈3、吸附区4、气囊充气口5、吸气接头6、卡口7、充气接头8、袖带9、通孔10、防护气囊11、挡板12、吸盘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和弹性防护座2,所述定位底座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袖带9和吸附区4,袖带9一侧留设有充气接头8,底部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定位底座1顶部设置有贯穿的卡口7,内部留设有若干与钻头相匹配的通孔10,底部两端外部均设置有挡板12;所述弹性防护座2由上部中空的弹性带和底部的卡圈3组合而成,弹性带顶部留设有与定位底座1上通孔10相互对应的圆孔,且其底部粘贴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卡圈3卡合设置在卡口7上;所述吸附区4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吸盘13,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且其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吸气接头6。所述挡板12与定位底座1的底端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护气囊11,防护气囊11通过充气管与气囊充气口5相连通,气囊充气口5固定设置在定位底座1底部的两端外侧壁上。所述定位底座1上的通孔10内侧设置有软刷毛,软刷毛集成插入粘贴固定设置在通孔10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软刷毛为短刷毛。所述相邻的两个通孔10之间通过矩形开口槽相连通。所述吸附区4顶部的圆孔的直径小于通孔10的直径。所述袖带9内部留设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通过充气接头8与外部的充气设备相连接。所述吸盘13通过底部的吸气管与吸气接头6相连接,吸气接头6与外部的负压设备相连接,吸盘13能够通过外部的负压作用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从而实现固定的作用。所述防护气囊11能够吸附区4和袖带9与定位底座1底部进行密封隔离,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吸盘13和魔术贴的影响,进而提高了使用稳定性。所述挡板12与定位底座1为一整体,且其底端与定位底座1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吸附区4和袖带9均由一体式气囊布带制作而成,且其下侧面采用无弹性布体材料,上侧面采用弹性布体材料。所述气囊充气口5、吸气接头6和充气接头8上均套设有橡胶防护套,防止设备在不使用时外界的灰尘落入其内,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外部的充气设备与气囊充气口5和充气接头8相连接,将外部的负压设备与吸气接头6相连接,然后对需要开孔的位置进行标记,并将通孔10对准标记位置,此时吸附区4和袖带9为展开状态,随后按住定位底座1,并通过吸气接头6使得吸盘13吸附在患者皮肤上,保持定位底座1位置不变,将袖带9缠绕并通过其上的魔术贴使其粘合在吸附区4的外部,随后通过充气接头8对其进行充气,进而使得定位底座1固定在患者的伤患处,然后通过充气设备对防护气囊11充气,使其充满设备预留的空隙区域,随后将弹性防护座2底端的卡圈3插入卡合在卡口7上,使得其上的圆孔与通孔10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至此完成定位工作,随后医护人员将钻头插入弹性防护座2上的圆孔和通孔10就能够对标记位置进行打孔,由于弹性防护座2上部采用中空的橡胶材料的弹性带制成,因而能够随着孔深而进行收缩,因而能够时刻防止工作中产生的废液飞溅到外部。在本技术中,通过定位底座1、吸附区4和袖带9的配合使用,能够直接通过现有的钻孔设备对患者骨骼处进行打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吸盘13和魔术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钻孔设备震动而造成打孔位置偏差的问题,另外插接设置的弹性防护座2能够防止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溅出,同时通孔10中的软刷毛也能够对钻头进行简单的清扫,防止杂物附着在其上,进而降低钻孔工作中产生的废物随着钻头飞溅到外部的几率,此外相互联通的通孔10之间设置的开口槽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和弹性防护座(2),所述定位底座(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袖带(9)和吸附区(4),袖带(9)一侧留设有充气接头(8),底部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顶部设置有贯穿的卡口(7),内部留设有若干与钻头相匹配的通孔(10),底部两端外部均设置有挡板(12);所述弹性防护座(2)由上部中空的弹性带和底部的卡圈(3)组合而成,弹性带顶部留设有与定位底座(1)上通孔(10)相互对应的圆孔,且其底部粘贴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卡圈(3)卡合设置在卡口(7)上;所述吸附区(4)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吸盘(13),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且其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吸气接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术打孔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和弹性防护座(2),所述定位底座(1)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袖带(9)和吸附区(4),袖带(9)一侧留设有充气接头(8),底部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顶部设置有贯穿的卡口(7),内部留设有若干与钻头相匹配的通孔(10),底部两端外部均设置有挡板(12);所述弹性防护座(2)由上部中空的弹性带和底部的卡圈(3)组合而成,弹性带顶部留设有与定位底座(1)上通孔(10)相互对应的圆孔,且其底部粘贴固定设置在卡圈(3)上,卡圈(3)卡合设置在卡口(7)上;所述吸附区(4)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吸盘(13),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且其一侧边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杰王栓科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