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维艳专利>正文

气囊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14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止血带,它包括腔体和手腕扣板,腔体设置在手腕扣板上,并且腔体与手腕扣板接触面的中心设有开口;腔体内的顶部设有气囊,气囊的底部正中心固定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底部贯穿腔体,并且在连接杆底部穿过开口与压板连接,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腔体内连接杆外围设有一圈弹簧,弹簧的直径大于开口;气囊设置至少三个,并且气囊一侧设有输放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囊止血带舒适、美观;其充血和放气更加科学,可减轻患者疼痛肿胀等不适。

Balloon tourniqu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止血带。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造影是对冠状动脉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介入性诊断技术,可以明确的判断有无冠心病。它主要是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鞘穿刺的方法,选择股动脉或者桡动脉插入导管至主动脉根部,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特点。术后拔出穿刺鞘时,通常使用弹力绷带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指南可以明确包扎方法,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学习、经验进行包扎。医护人员通常的包扎方式为包扎6圈,每隔2小时放松一次,一次松两圈,连续放松3次就解除压力。该包扎方法操作复杂,患者经常因此出现右上肢肿胀、疼痛、穿刺点周围水泡等不适。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压迫止血器,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囊止血带。[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止血带,它包括腔体和手腕扣板,所述腔体设置在手腕扣板上,并且腔体与手腕扣板接触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腔体内的顶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正中心固定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底部贯穿腔体,并且在连接杆底部穿过开口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所述腔体内连接杆外围设有一圈弹簧,并且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开口;所述气囊设置至少三个,并且气囊一侧设有输放气管。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设置三个,并且三个气囊大小一致。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分别与三个输放气管连接,所述输放气管的出口处均设有充气阀,并且该三个输放气管的出口处设有一个三合一的喇叭形出入风口。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手腕扣板上,腔体两侧朝下分别设置两个魔术贴或扣环,用于将气囊止血带固定缠绕在使用者手腕上。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腔体为圆柱体或方体;所述气囊与腔体的形状大小一致。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手腕扣板朝下的一面设有护肤棉层。本技术的腔体为固定形状,其利于支撑气囊的伸缩,避免气囊伸缩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大小不一致。本技术的压板优选硅橡胶,因为该材料较为服帖皮肤,以使压板与皮肤之间无间隙,保证压板的止血效果。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以避免压板进入腔体内造成压板卡位。本技术的输放气管为可伸缩的橡胶材质,这样可以配合气囊充放气时在腔体的位置,所述输放气管的出口处均设有充气阀,其主要是在充气时,将所有输放气管的充气阀打开,以使气囊均匀充气,带动连接杆向下压,充气完成后,将充气阀全部关闭;当放气时,一个个打开充气阀,当打开一个充气阀,以一定速度放完一个气囊的气后,再打开下一个充气阀,保证放气的均匀减压效果。本技术的气囊优选设计为三个,并且该三个气囊的体积大小一致,以保证在放气时可以一个一个放气达到均匀减压的作用。本技术的腔体与压板直接连接,稳定性更好;此外,有了腔体包裹气囊可以防止气囊充盈时发生偏移而影响气囊产生的压力大小。气囊与腔体的形状大小一致,进一步的保证其产生稳定的压力大小,稳定性好。本技术的气囊止血带中弹簧的作用主要是在放气时使气囊完全回缩没有余气,避免放气不彻底而对穿刺点产生压迫。本技术的压板为可拆卸压板,其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该气囊止血带能重复多次使用,多个病患可以仅在更换压板的情况下使用同一个气囊止血带。该设计要点也降低了该气囊止血带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气囊止血带舒适、美观;其充血和放气更加科学,可减轻患者疼痛肿胀等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囊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囊止血带的输放气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为腔体,2为气囊,3为输放气管,4为弹簧,5为连接杆,6为压板,7为手腕扣板,8为充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实施例:一种如图1所示的气囊止血带,它包括腔体1和手腕扣板7,所述腔体设置在手腕扣板上,并且腔体与手腕扣板接触面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腔体内的顶部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的底部正中心固定一个连接杆5,该连接杆底部贯穿腔体,并且在连接杆底部穿过开口与压板6连接,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所述腔体内连接杆外围设有一圈弹簧4,并且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开口;所述气囊设置至少三个,并且气囊一侧设有输放气管3。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设置三个,并且三个气囊大小一致。本技术优选设置三个气囊,其主要是与现有技术的包扎方式有关,以使制备得到的气囊充分配合现有的包扎技术。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如图2所示分别与三个输放气管连接,所述输放气管的出口处均设有充气阀8,并且该三个输放气管的出口处设有一个三合一的喇叭形出入风口。所述输放气管的出口处均设有充气阀,其主要是在充气时,将所有输放气管的充气阀打开,以气囊均匀充气,带动连接杆向下压,充气完成后,将充气阀全部关闭;当放气时,一个个打开充气阀,当打开一个充气阀,以一定速度放完一个气囊的气后,再打开下一个充气阀,保证放气的均匀减压效果。三合一的喇叭形出入风口有利于气囊集体充气。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腕扣板上,腔体两侧朝下分别设置两个魔术贴或扣环,用于将止血带固定缠绕在患者手腕上。手腕扣板上设置的魔术贴或扣环主要是为了将该止血带固定在使用者手腕上。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为圆柱体或方体;所述气囊与腔体的形状大小一致。气囊与腔体的形状大小,也是进一步保证气囊充放气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腕扣板朝下的一面设有护肤棉层。设置护肤棉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该气囊止血带时产生不适感。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腔体(1)和手腕扣板(7),所述腔体设置在手腕扣板上,并且腔体与手腕扣板接触面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腔体内的顶部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的底部正中心固定一个连接杆(5),该连接杆底部贯穿腔体,并且在连接杆底部穿过开口与压板(6)连接,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所述腔体内连接杆外围设有一圈弹簧(4),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开口;所述气囊设置至少三个,并且气囊一侧设有输放气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腔体(1)和手腕扣板(7),所述腔体设置在手腕扣板上,并且腔体与手腕扣板接触面的中心设有开口;所述腔体内的顶部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的底部正中心固定一个连接杆(5),该连接杆底部贯穿腔体,并且在连接杆底部穿过开口与压板(6)连接,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开口面积;所述腔体内连接杆外围设有一圈弹簧(4),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开口;所述气囊设置至少三个,并且气囊一侧设有输放气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艳
申请(专利权)人:曾维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