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75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层和蓝色上转换发光层,所述蓝色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以解决现有结构存在蓝光发光效率和寿命低的问题。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由于其主动发光、制备工艺简单、响应速度快、视角宽以及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等一系列天然优势,近年来在显示领域尤其中小尺寸面板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旗舰手机甚至中低端手机开始采用AMOLED材质的屏幕,可以看到OLED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OLED是由红、绿、蓝有机发光分子产生三基色进而显示各种颜色,其中蓝色发光材料由于其发光波长短,能量带隙宽,载流子注入比较困难;而且蓝光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载流子迁移能力也相对较差,再加上视觉函数的原因,导致蓝光发光效率和寿命远低于红光和绿光。所以蓝光性能成为影响OLED显示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短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结构存在蓝光发光效率和寿命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层,所述蓝色发光层上设有蓝色上转换发光层,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可选地,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层叠设置。可选地,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掺杂成一体。可选地,所述蓝色发光单元还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位于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之间。可选地,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一敏化材料,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采用9,10-二取代蒽衍生物或枝状蒽衍生物,所述第一敏化材料采用卟啉钯类配合物。可选地,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一敏化材料,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采用二萘嵌苯,所述第一敏化材料采用金属铂Pt(Ⅱ)配合物。可选地,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所述绿色发光单元包括绿色发光层和绿色上转换发光层,所述绿色发光层用于发射绿光,所述绿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红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绿光。可选地,所述绿色上转换发光层的材料包括第二发光材料和第二敏化材料,所述第二发光材料采用聚苯并咪唑,所述第二敏化材料采用金属铂Pt(Ⅱ)配合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述的发光器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蓝色上转换发光层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提升蓝光的发光效率和寿命,进而提高OLED显示器的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转换发光的机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三。1—衬底基板;2—空穴传输层;3—电子阻挡层;4—发光单元;5—空穴阻挡层;6—电子传输层;7—第二电极;8—封装材料;9—封装盖板;10—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1—绿色上转换发光层;401—红色发光单元;402—绿色发光单元;403—蓝色发光单元;4011-红色发光层4021-绿色发光层4031-蓝色发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为了解决现有结构存在蓝光发光效率和寿命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蓝色上转换发光层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提升蓝光的发光效率和寿命,进而提高OLED显示器的寿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1,设于衬底基板1顺次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2、发光单元4、空穴阻挡层5、电子传输层6以及第二电极7,第二电极7上设有封装材料8以及封装盖板9,第二电极7为阴极,衬底基板1上设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阳极;发光单元4包括间隔设置的红色发光单元401、绿色发光单元402和蓝色发光单元403,蓝色发光单元403包括蓝色发光层4031和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蓝色发光层4031用于发射蓝光,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能够在绿色发光单元402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从而提升蓝光的发光效率和寿命,进而提高OLED显示器的寿命。如图1所示,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与蓝色发光层4031层叠设置。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的制备方法为:在蒸镀蓝色发光层4031之前,先单独蒸镀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再在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上蒸镀蓝色发光层4031。进一步的,蓝色发光单元403还包括电子阻挡层3,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位于电子阻挡层3与蓝色发光层4031之间。本实施例中,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一敏化材料,将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一敏化材料掺杂在一起形成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其中,第一敏化材料与第一发光材料的比例为1:20-1:5。第一敏化材料掺杂在第一发光材料中,使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在发生德克斯特能量转移(Dexter能量转移)过程中,第一敏化材料掺杂在发光分子中,实现在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本实施例中的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通过上转换发光原理,在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上转换发光又称反-斯托克斯发光(Anti-Stokes),其原理正好与斯托克斯定律相反,即发光分子在长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射出比激发波长短的光。而基于三重态-三重态湮灭的上转换发光,是通过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TTET(通常是Dexter能量转移)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两个过程,将低能量的长波长光转化为更高能量的短波长光。本实施例中的蓝色上转换发光层10将第一发光材料做发光分子,并且选用合适的第一敏化剂,将部分绿光能量转化为蓝光,提升蓝光的发光效率和寿命,进而提高OLED显示器的寿命。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器件转换发光的机理图。如图2所示,选取合适的具有三重态-三重态湮灭效应的荧光材料用作第一发光材料,并且选用合适的敏化材料作为第一敏化材料,以对第一发光材料进行敏化。第一敏化材料为给体分子(Donor),第一发光材料为受体分子(Accceptor)。给体分子吸收绿光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子,从而由基态变为单重态激发态(S1D),由于高能激发态不稳定,它会以较高的量子转化率通过系间窜跃转移至三线态激发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层和蓝色上转换发光层,所述蓝色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层和蓝色上转换发光层,所述蓝色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能够在红色发光单元或绿色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层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掺杂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还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位于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蓝色发光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上转换发光层的材料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一敏化材料,所述第一发光材料采用9,10-二取代蒽衍生物或枝状蒽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营昌郑克宁孔超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