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7331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聚硅乳液,是由300‑500份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40‑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10‑15份,α‑烯基磺酸钠8‑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0份组成。按配方比例取部分离子水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α‑烯基磺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加热→搅拌至溶液变澄清,降温加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8‑10之间,加入剩余部分的离子水,加热至沸,有浑浊至澄清为止既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纳米聚硅乳液。使得能够减少二次污染、并有效解决开发后期注水压力高、注水量达不到配注要求、增注有效期短的难题。

Nano polysiloxane emuls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压增注剂
,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低渗油藏一般是指石油地质储层渗透率K小于50×10-3μm2的油藏,低渗油藏目前常分为普通低渗油藏(K为10×10-3~50×10-3μm2)、特低渗油藏(K为1×10-3~10×10-3μm2)和超低渗油藏(K为0.1×10-3~1×10-3μm2)三类,而储层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油藏称作致密油藏。注水开采是低渗致密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然而,低渗致密油藏具有特殊的微观孔隙结构、孔隙细小、喉道细微、岩石孔隙比表面大等特点,导致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高、注水量小、注采不平衡等凸显问题,从而造成原油采收率低。开发后期注水压力高、注水量小、注采不平衡,从而造成渗流阻力大。因此常存在注水压力迅速上升,注水量快速下降,甚至注不进水的问题,造成产油量的迅速递减。目前普遍使用的用强酸对注水井进行处理,显效快,但对于渗透率低的油藏效果差,对地层还会导致二次污染,且重复酸化效果越来越差,综合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聚硅乳液,使得能够减少二次污染、并有效解决开发后期注水压力高、注水量达不到配注要求、增注有效期短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聚硅乳液,是由300-500份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40-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0-15份,α-烯基磺酸钠8-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0份。上述一种纳米聚硅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部分离子水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α-烯基磺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加热→搅拌至溶液变澄清,降温加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8-10之间,加入剩余部分的离子水,加热至沸,有浑浊至澄清为止既得本专利技术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具体应用如下:把本专利技术纳米聚硅乳液按一定比例配成水溶液注入井下,利用酸化后岩隙内的化学环境诱导使其破乳,使超疏水性的纳米核释放出来,使其在微孔道表面充分吸附,形成超疏水薄膜,使得由于注水冲刷而具有亲水性能的岩石表面转变为具有憎水性能,从而导致注入水通过孔隙时的流动阻力下降,注入水得以顺利流过。同时,纳米微粒还能够包覆在粘土表面,阻止后续注入水的浸入,起到防膨作用;而脱附出来的表面活性组分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种基团,也能吸附在岩石表面,使岩石表面由亲水反转为亲油,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水相的相对渗透率。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乳液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环保,在井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排放,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乳液与地层岩石结合牢固,耐冲刷,防止粘土膨胀,在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开采过程中提高储层有效渗透率,降低注水压力,增大注水量,提高产油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配方是由300ml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40ml,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0ml,α-烯基磺酸钠8ml,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ml组成;按配方比例取部分离子水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α-烯基磺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加热至80℃→搅拌至溶液变澄清,降温至40℃加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8-10之间,加入剩余部分的离子水,加热至沸,有浑浊至澄清为止既得本专利技术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实施例2,配方是由500ml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50ml,氢氧化钠水溶液15m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5ml,α-烯基磺酸钠10ml,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ml组成;按配方比例取部分离子水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α-烯基磺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加热至80℃→搅拌至溶液变澄清,降温至40℃加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8-10之间,加入剩余部分的离子水,加热至沸,有浑浊至澄清为止既得本专利技术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增注实验:1、酸化预处理:按体积比计,注入醋酸∶盐酸(37%质量浓度)∶水=10∶5∶85的混合酸,直至20PV。2、酸化预处理后,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纳米聚硅乳液以5wt%的浓度分散在水中进行岩芯驱替实验。相比单纯的酸化预处理,水相渗透率由处理前的3mD增至5mD,增加了70%。说明用产品处理地层注水量大幅提高,有效期大大延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括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其特征在于:是由300‑500份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40‑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0‑15份,α‑烯基磺酸钠8‑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其特征在于:是由300-500份去离子水中含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40-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10-15份,α-烯基磺酸钠8-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聚硅乳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部分离子水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α-烯基磺酸钠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加热→搅拌至溶液变澄清,降温加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8-10之间,加入剩余部分的离子水,加热至沸,有浑浊至澄清为止既得本发明一种纳米聚硅乳液。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华张创伟何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一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