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240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井提升容器沿组合钢罐道导向的滚轮罐耳,具体的说是一种自缓冲式滚轮罐耳。本发明专利技术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包括支撑滚轮的支架,该支架上安装轮轴,轮轴上安装滚轮,所述滚轮包括轮毂和轮辋,所述轮毂和轮辋均为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轮毂装配在轮轴上并能够以轮轴的轴线为圆心旋转,所述轮辋外壁安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外壁连接设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外壁连接设置轮辋,所述轮辋与轮毂连动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设置铰接结构连接另外设置的缓冲器,使得滚轮具有自缓冲功能,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故障环节,提高了使用寿命。

Self-buffering roller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缓冲式滚轮罐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据MT236-2011立井提升容器沿组合钢罐道导向的滚轮罐耳,具体的说是一种自缓冲式滚轮罐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矿井用滚轮罐耳均是由滚轮、摆臂、缓冲器和底座组成,其中摆臂、缓冲器和底座之间均需铰接,由于矿井内的环境十分恶劣,矿井水的腐蚀性较强,滚轮罐耳使用一段时间后各铰接处的销孔和销轴极易出现腐蚀、磨损冲击导致摆架旷动;用于调节滚轮与罐道间隙的导杆生锈,调节不动失效,缓冲器进水腐蚀碟簧,造成碟簧断裂,碟簧断裂使滚轮罐耳与罐道之间失去缓冲作用,等多环节出现故障,滚轮罐耳就不能为提升容器提供导向,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它的滚轮通过轮辋与轮毂之间设置的弹性结构吸收罐道之间的冲击力,在罐笼提升时起到缓冲作用,替代了摆臂的销轴、销孔铰接结构,去掉了缓冲器,大大简化了复杂多环节的生产工艺并能够大幅延长滚轮罐耳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包括支撑滚轮的支架,该支架上安装轮轴,轮轴上安装滚轮,所述滚轮包括轮毂和轮辋,所述轮毂和轮辋均为高强度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包括支撑滚轮的支架(1),该支架(1)上安装轮轴(2),轮轴(2)上安装滚轮,所述滚轮包括轮毂(3)和轮辋(5),所述轮毂(3)和轮辋(5)均为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轮毂(3)装配在轮轴(2)上并能够以轮轴(2)的轴线为圆心旋转,所述轮辋(5)外壁安装轮胎(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的外壁连接设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外壁连接设置轮辋(5),所述轮辋(5)与轮毂(3)连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包括支撑滚轮的支架(1),该支架(1)上安装轮轴(2),轮轴(2)上安装滚轮,所述滚轮包括轮毂(3)和轮辋(5),所述轮毂(3)和轮辋(5)均为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轮毂(3)装配在轮轴(2)上并能够以轮轴(2)的轴线为圆心旋转,所述轮辋(5)外壁安装轮胎(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的外壁连接设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外壁连接设置轮辋(5),所述轮辋(5)与轮毂(3)连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橡胶缓冲圈,轮毂(3)外壁安装橡胶缓冲圈(4),橡胶缓冲圈(4)外壁安装轮辋(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外壁与橡胶缓冲圈(4)接触面采取凹凸配合连接,所述橡胶缓冲圈(4)外壁与轮辋接触面采取凹凸配合连接;和/或所述轮毂外壁与橡胶缓冲圈(4)接触面粘接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缓冲圈(4)外壁与轮辋接触面粘接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包括轮毂内环(20)和轮毂外环(21),轮毂内环(20)与轮轴(2)配合,轮毂外环(21)与橡胶缓冲圈(4)连接,轮毂内环(20)与轮毂外环(21)之间通过轮毂辐板(22)连接,轮毂辐板(22)上开设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和速率的第一通孔(23)或盲孔;和/或所述轮辋(5)包括轮辋内环(30)和轮辋外环(31),轮辋内环(30)与橡胶缓冲圈(4)外壁固定连接,轮辋外环(31)与轮胎(6)连接,轮辋内环(30)与轮辋外环(31)之间通过轮辋辐板(32)连接,轮辋辐板(32)上开设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和速率的第二通孔(33)或盲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缓冲式滚轮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辐板(22)侧面设置轮毂加强筋(40);和/或所述轮辋辐板(32)侧面设置轮辋加强筋(4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贠鲁邹张宏乐张志朱玉山崔士伟陈强吕景江吴纯志乔田亮陈百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德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