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弘专利>正文

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06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16
一支气管插管,以供开展患者肺部通气手术,包括:一插管主体和一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可工作地安装于所述插管主体的前端以供监控患者术中相关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涉及用于单肺通气手术或者单肺通气手术过程中左或右支气管的选择性肺部通气的可视支气管插管,更进一步涉及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临床应用。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上,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插管比如可视支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气管造口管等,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其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在临床中有一些情况需使用气管内插管术,以保证患者肺部通气顺畅,提供足够的氧气。比如:为实施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道难以保证通畅的颅内手术、开胸手术等,应用全麻药对呼吸有明显抑制或者应用肌松药者,或者需进行机械通气者,心肺复苏、药物中毒以及新生儿严重窒息时。通常情况下,气管内插管分为单腔气管内插管和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后者便于选择性地使用单肺通气。例如,可视支气管插管,无论是双腔管还是单腔管,都可用于单肺通气手术或单肺通气手术过程中左或右支气管的选择性肺部通气。然而,在气管内插管术中,需要将气管插管插入并固定到患者的气管,甚至是支气管中。对于全麻患者或者被给予肌松药物而失去自主呼吸患者,需要及时地、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患者的通气、供氧问题,而且要尽量避免对患者的器官造成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呼吸道炎症、粘膜出血等。同时,还需保证气管插管与患者的气管对位准确,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特别对于双腔气管插管,其具有两个通气道以分别对应为人体的肺部的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供氧,其优势在于将患者的两侧肺隔离,有助于萎陷一侧肺而暴露出良好的术野。但是如果所述双腔气管插管的位置放置不佳,比如倾斜、错误对位或插入过深或过浅等,进而会造成无法隔离,或者通气不良、低氧血症等并发症。传统的可视支气管插管技术如可弯曲纤支镜插管、探条、光棒或者经盲鼻探气管插管等都无法在经过声带、气管,并进入支气管的全过程中提供影像指导。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可视支气管插管手术中,常用的对位方法有听诊法、听诊法+吸痰法或肺顺应性检测等,此法需要求专业的医生依靠经验、感觉、甚至经特殊训练后来判断气管插管是否被插入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借助辅助设备如纤支镜来确认插管是否对位准确,如果对位不佳,则需进行再次对位。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带来无法准确并确认地找到合适的对位位置,也就需要多次对位才能确定插管对位正确,同时,难度较高,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普通医生根本无法操作,而即使是专业医生也无法完全保证对位一定准确。根据临床研究表明,仍然有37%的患者在经纤支镜检测后发现插管对位不佳,甚至进入非目标支气管中。也就是说,仍有部分手术无法一次插管成功,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并对位才能确保插管对位正确,进而增加了插管时间,且多次插管会对患者造成更多的损伤。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的可视支气管插管包括一管主体和一套囊,其中所述管主体形成一通气道,并具有一插入端和一沿所述通气道向所述插入端通气的进气端,其中所述套囊被设置于所述管主体的插入端的外侧以固定于患者的气管内,其中所述插入端的顶端具有一38°左右的斜面角并形成一斜面和一凸缘。在将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的过程中时,所述凸缘遇到障碍物时会受力朝向所述斜面弯曲并推开所述障碍物,以保证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能够顺利插入到最终位置。但是为了保证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具有一定的抗形变性以保证其能够稳定在患者的气管内,致使所述管主体的管壁较厚,进而使所述凸缘的厚度较厚,难以产生明显弯曲,进而在顶到患者的气管内壁时,会刮伤患者的气管,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所述插入端还具有一墨菲孔,其中所述墨菲孔沿所述插入端的所述斜面的对侧外壁连通到所述通气道。在所述插入过程中,所述障碍物比如痰液能够沿所述墨菲孔排出,以防止堵塞所述通气道。然而,当所述痰液较多,而充满所述通气道的出口时,导致所述通气道内的气体无法从所述通气道的出口流出,进而会在所述通气道内产生负压,进而使所述痰液无法从所述墨菲孔流出,进而堵塞所述通气道,给手术带来不便,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另外,由于患者的气管内部比较湿润,导致所述套囊的固定性能较差,因此在术中经常会出现所述套囊滑脱或者错位等现象,进而影响手术进程,给患者带来损伤。据国外统计,纤支镜的使用收费大概是300美元一次,而在国内的基层医院大多是无法支付起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进而很难在国内普遍推广传统的使用纤支镜校准的可视支气管插管技术,进而使国内部分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肺隔离手术,即无法及时为患者提供治疗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用于单肺通气手术或单肺通气手术过程中左或右支气管的选择性肺部通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够在经过声带、气管、并进入支气管的全过程中提供影像指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够充分显示咽喉部、会厌及声门上、声门下、气管环、隆突、左右支气管等的清晰解剖,进而轻松实现气道管理的系列可视化操作,如注入清洗液,氧气的供给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在影像指导下,能够一次插管定位成功,有助于缩短插管时间,保障患者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不需要医生经过特殊训练或者依靠经验、感觉等即可进行手术操作,且不易对患者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具有一套囊以便于定位固定,其能够持续检测套囊位置,以时刻监控所述套囊的定位状态,以确保所述套囊没有滑脱、错位等,以便于手术的安全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当所述套囊滑脱或者错位等,其能够快速地、准确地进行重新定位,以减小对患者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够避开患者气管内部的弯折或者障碍物等,并顺着患者的气管插入,进而使操作过程中气道阻力减小,降低插管难度,特别对于未预料的困难呼吸气道或者被给予肌松药物无法自主呼吸患者,其能够顺利地、快速地、一次性地插管成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够给予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比如气管切手术,进行持续的监控,以实时知悉患者的状况,以使医生能够及时进行手术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的插入位置并指导吸痰,不仅能够及时地为患者清除痰液,而且避免了对患者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具有一用于通气的主通道和一清洗通道,其中所述清洗通道被并列于所述主通道并延伸至所述主通道的出口端以供注入清洗液清洗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和患者肺部,其能够在清洗通道内通入氧气以确保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氧供,也就是说,其能够实现通气与氧供的同时进行,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在注入清洗液清洗患者肺部时,其能够监控有没有漏液,以便于医生及时处理,保障患者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减少甚至消除了对纤支镜等辅助设备的使用,降低了消毒和设备的耗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视支气管插管及其应用,其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对于一些没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可视支气管插管,以供开展患者肺部通气手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插管主体;和一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可工作地安装于所述插管主体的前端以供监控患者术中导管位置相关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3 CN 20181006399921.一可视支气管插管,以供开展患者肺部通气手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插管主体;和一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可工作地安装于所述插管主体的前端以供监控患者术中导管位置相关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所述插管主体包括一主通道和一套囊,其中所述套囊被一体环套于所述主通道的外壁,并可充入空气膨胀保持固定于患者的支气管内,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被安装于所述插管主体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套囊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所述主通道的前端具有一斜面,其中所述斜面的顶端具有一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所述主通道的前端具有两墨菲孔,其中所述墨菲孔位于所述斜面的后方,并沿所述主通道的前端的外壁向内延伸连通于所述主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插管主体还包括一清洗通道,其中所述清洗通道自所述主通道的前端沿所述主通道的壁一体向后延伸而出并形成一充液阀和一充氧阀,以供选择性充入氧气或者清洗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清洗通道的出液口相对于所述摄像模组,并朝向所述主通道的前方。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插管主体还包括一加强囊,其中所述加强囊被设置于所述套囊的内部以形成囊中囊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套囊和所述加强囊的充气通道被分别独立并列设置于所述主通道或者共用同一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插管主体的规格尺寸为Fr28、Fr32、Fr35、Fr37、Fr39或Fr41。10.一可视支气管插管,以供开展患者肺部通气手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插管主体,其中所述插管主体包括一主通道和一套囊,其中所述套囊被一体环套于所述主通道的外壁并可被充入空气膨胀保持固定于患者的支气管内,其中所述主通道的前端具有一斜面,其中所述主通道具有至少一墨菲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可视支气管插管,其中所述主通道的前端具有两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弘
申请(专利权)人:邹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