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us主站电路
本技术涉及M-Bus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M-Bus主站电路。
技术介绍
M-Bus(Meter-Bus,仪表总线)是一种为仪器仪表等表计产品实现数据交换的数据总线结构。M-Bus在建筑物和工业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有多方面的应用。它的信息传送量是专门为满足其应用而限定好的,其具有使用价格低廉的电缆而能够长距离传送的特点。M-Bus对每个询问的反应时间为0.1至0.5秒,这对于它要完成的任务来说是完全足够的了。M-Bus的突出特点还在于,其能够适应电网电压起伏不定的波动。现有技术中的M-Bus主站电路的主要器件就是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推挽输出的高电平接近的运算放大器工作电压,同时该电路的驱动增补电路的高电平输出也接近运算放大器工作电压,接收电路及过载检测电路则是利用比较器,而比较器的共模输入电压必须要比其工作电压低,所以当M-Bus总线上负载(从机设备)轻的时候,流过电路中+Bus线路上的电流很小,从而在+Bus线路上电阻上的压降也很小,导致给接收电路及过载检测电路的电压信号接近运算放大器工作电压,故出现问题。目前的M-Bus主站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us主站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主站数据发送电路,将主机发送端信号MCU_TXD_MBUS进行电平转换和电流驱动得到第一发送输出Vo1输出至电压信号匹配电路;电压信号匹配电路,将所述第一发送输出Vo1进行信号匹配得到第二发送输出Vo2输出至驱动补偿电路;驱动补偿电路,对所述第二发送输出Vo2输出的电流进行采样并利用运算放大器将其进行放大后再驱动三极管对所述第二发送输出Vo2进行电流补偿后输出至M‑Bus总线上的+Bus端,所述驱动补偿电路还连接至过载报警电路;主站接收电路,将M‑Bus总线+Bus、‑Bus上的信号转换为主机接收端信号MCU_RXD_M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us主站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主站数据发送电路,将主机发送端信号MCU_TXD_MBUS进行电平转换和电流驱动得到第一发送输出Vo1输出至电压信号匹配电路;电压信号匹配电路,将所述第一发送输出Vo1进行信号匹配得到第二发送输出Vo2输出至驱动补偿电路;驱动补偿电路,对所述第二发送输出Vo2输出的电流进行采样并利用运算放大器将其进行放大后再驱动三极管对所述第二发送输出Vo2进行电流补偿后输出至M-Bus总线上的+Bus端,所述驱动补偿电路还连接至过载报警电路;主站接收电路,将M-Bus总线+Bus、-Bus上的信号转换为主机接收端信号MCU_RXD_MBUS;过载报警电路,在M-Bus总线+Bus、-Bus上的负载过大时输出报警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us主站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数据发送电路包括三极管电平位移器、运算放大器U24及其外围电路,所述三极管电平位移器包括三极管Q19、Q20及其外围电路,所述主机发送端信号MCU_TXD_MBUS通过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9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通过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20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9、Q20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阻接地,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20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U24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2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阻容网络跨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U24的输出端即第一发送输出Vo1和反相输入端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Bus主站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信号匹配电路包括多个串并联的二极管D30、D31、D32、D33、D36、D37,所述第一发送输出Vo1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6、D30的阳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37、D3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0的阴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2的阴极与二极管D32的阳极组成所述第二发送输出Vo2;所述二极管D36的阴极接电源+15V,所述二极管D37的阳极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Bus主站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补偿电路包括采样子电路、补偿三极管Q21、运算放大器U25及其外围电路,其通过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