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7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所述电缆接头主体包括电缆、电缆接头防水层和接头外保护套,所述电缆位于接头外保护套内部中央处,所述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和电缆芯金属屏蔽层之间设置电缆芯导线防水带,防止水通过电缆接头向电缆渗漏,影响供电,通过在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设置电缆接头防水层,外保护套主体上方的夹紧爪外侧设置夹紧圈,夹紧圈外侧连接防松迫紧螺母,电缆接头防水层在夹紧圈和防松迫紧螺母的挤压下,完全贴满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的间隙,防止水从间隙通过,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供电。

A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Fused Insulated Cab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接头
,具体是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
技术介绍
聚乙烯(PE)交联技术是提高其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交联改性的PE可使其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不仅显著提高丁PE的力学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耐化学药品腐蚀性能、抗蠕变性和电性能等综合性能,而且非常明显地提高了耐温等级,可使PE的耐热温度从70℃提高到100℃以上,从而大大拓宽了PE的应用领域。交联聚乙烯绝缘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聚乙烯分子由线型分子结构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由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材料,工作温度从70℃提高到90℃,显著提高了材料性能。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电缆绝缘聚乙烯分子由线性分子结构转变为主体网状分子结构,即热塑性的聚乙烯转变为热固性的交联聚乙烯,从而大大提高它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减少了它的收缩性,使其受热以后不再熔化,并保持了优良的电气性能。但是目前的绝缘电缆接头防水效果不佳,当电缆接头渗漏水时,容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影响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所述电缆接头主体包括电缆、电缆接头防水层和接头外保护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位于接头外保护套内部中央处,所述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由内而外包括电缆芯导线、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导线防水带,所述电缆芯导线防水带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金属屏蔽层,所述电缆芯金属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内保护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头外保护套包括外保护套主体,所述外保护套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下方连接有螺母,所述外保护套主体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母,所述防松迫紧螺母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保护套主体的上方连接有夹紧爪,所述夹紧爪的外侧连接有夹紧圈,所述防松迫紧螺母连接于夹紧圈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和电缆芯金属屏蔽层之间设置电缆芯导线防水带,防止水通过电缆接头向电缆渗漏,影响供电。2.本技术通过在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设置电缆接头防水层,外保护套主体上方的夹紧爪外侧设置夹紧圈,夹紧圈外侧连接防松迫紧螺母,电缆接头防水层在夹紧圈和防松迫紧螺母的挤压下,完全贴满电缆与接头外保护套之间的间隙,防止水从间隙通过,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中接头外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中夹紧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2电缆接头防水层、3接头外保护套、4电缆芯导线、5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6交联聚乙烯绝缘层、7电缆芯导线防水带、8电缆芯金属屏蔽层、9内保护层、10外保护套主体、11防松迫紧螺帽、12垫圈、13螺母、14防松迫紧螺母、15夹紧爪、16夹紧圈、17电缆接头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17,电缆接头主体17包括电缆1、电缆接头防水层2和接头外保护套3。电缆接头防水层2为高粘度防水胶泥。电缆1位于接头外保护套3内部中央处,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2,防止水通过电缆接头向电缆1渗漏,影响供电。电缆1由内而外包括电缆芯导线4、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直接由已经交联的交联聚乙烯胶带缠绕在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之外并与原电缆的绝缘层搭接,然后再通过加热使得交联聚乙烯胶带熔融从而形成与原电缆的绝缘层完美熔接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为丁基防水带,丁基防水胶带是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助剂,通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终生不固化型自粘防水密封胶带,对各种材质表面都有极强的粘结力,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及防水性,对被粘物表面起到密封、减震、保护等作用。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金属屏蔽层8,电缆芯金属屏蔽层8的外侧设置有内保护层9,内保护层9对电缆1进行内保护。接头外保护套3包括外保护套主体10,外保护套主体10的下方设置有垫圈12,垫圈12的下方连接有螺母13,外保护套主体10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母14,防松迫紧螺母14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帽11。通过防松迫紧螺母14使接头外保护套3紧密稳定连接在电缆1外侧,对其进行外保护。实施例二为了防止水从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的间隙通过,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供电,对此进行以下优化。请参阅图1-4,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17,电缆接头主体17包括电缆1、电缆接头防水层2和接头外保护套3。电缆接头防水层2为高粘度防水胶泥。电缆1位于接头外保护套3内部中央处,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2,防止水通过电缆接头向电缆1渗漏,影响供电。电缆1由内而外包括电缆芯导线4、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直接由已经交联的交联聚乙烯胶带缠绕在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之外并与原电缆的绝缘层搭接,然后再通过加热使得交联聚乙烯胶带熔融从而形成与原电缆的绝缘层完美熔接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为丁基防水带,丁基防水胶带是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助剂,通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终生不固化型自粘防水密封胶带,对各种材质表面都有极强的粘结力,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及防水性,对被粘物表面起到密封、减震、保护等作用。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金属屏蔽层8,电缆芯金属屏蔽层8的外侧设置有内保护层9,内保护层9对电缆1进行内保护。接头外保护套3包括外保护套主体10,外保护套主体10的下方设置有垫圈12,垫圈12的下方连接有螺母13,外保护套主体10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母14,防松迫紧螺母14的上方连接有防松迫紧螺帽11。通过防松迫紧螺母14使接头外保护套3紧密稳定连接在电缆1外侧,对其进行外保护。外保护套主体10的上方连接有夹紧爪15,夹紧爪15为橡胶制成,且上端内径小于下端内经,夹紧爪15的外侧连接有夹紧圈16,通过夹紧圈16紧箍在电缆1外侧的夹紧爪15上,防松迫紧螺母14连接于夹紧圈16的外侧,电缆1和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的电缆接头防水层2在夹紧圈16和防松迫紧螺母14的挤压下,完全贴满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的间隙,防止水从间隙通过,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供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中电缆1的电缆芯导线4外侧设置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交联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主体(17)包括电缆(1)、电缆接头防水层(2)和接头外保护套(3);所述电缆(1)位于接头外保护套(3)内部中央处,所述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2);所述电缆(1)由内而外包括电缆芯导线(4)、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主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主体(17)包括电缆(1)、电缆接头防水层(2)和接头外保护套(3);所述电缆(1)位于接头外保护套(3)内部中央处,所述电缆(1)与接头外保护套(3)之间设置有电缆接头防水层(2);所述电缆(1)由内而外包括电缆芯导线(4)、电缆芯半导电屏蔽层(5)和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熔接式绝缘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所述电缆芯导线防水带(7)的外侧设置有电缆芯金属屏蔽层(8),所述电缆芯金属屏蔽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