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2871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系统,其具有线缆及保持件,线缆从保持件沿长轴延伸,其中线缆弯弯曲曲地延伸进且具有多个弯曲部,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杆,其安装在保持件上,其中导杆被安装在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以便于支撑所述线缆。

Cab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系统。
技术介绍
线缆系统一般是线缆及保持系统的组合,保持系统保持及引导线缆。线缆系统的作用一般是将线缆连接在两个相互移动的部件上。一个关于线缆系统的例子是用于在列车的两节车厢之间进行电连接的车厢过渡系统。通常,线缆系统具有两个相互移动的保持件,线缆在其间延伸,对于车厢过渡系统所述线缆例如是所谓的螺旋电缆。螺旋电缆的特点是,其具有盘绕的形状并且以多个螺旋围绕长轴沿纵向延伸。由此,相较于简单地沿长度延伸的电缆在纵向具有更长的长度。当列车负载处于纵向、即在轴向上时,螺旋电缆能够被抽出一定的延长长度,以至于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补偿长度差。沿径向的变形也是可能的。记为“螺旋电缆”严格上说是不正确的,因为所考虑的线缆并没有遵循螺旋形的走向,而是盘绕型的、蜗形的或者螺纹形的走向。然而“螺旋电缆”这个概念已被用于有盘绕走向的电缆。螺旋电缆具有比如圆形外轮廓并且在任何方向垂直于长轴,即沿径向与长轴等距间隔。螺旋电缆以固定的螺距沿着虚拟圆柱体的侧面行进。由此,螺旋电缆产生一定的螺旋直径,其也确定了最大抽出长度。这种圆形形状导致了高度的对称性并且具有相应的特殊优点。特别是在径向上的力学负载在任何情况下具有相同效应。螺旋电缆的运动同样特别好预测。问题是,通常对于线缆系统并且特别地对于盘绕的线缆,一方面是在径向、即垂直于长轴方向上由于线缆的特殊走向而提高的空间需求,以及另一方面是线缆的下垂。这特别对于空间要求严格的应用有影响。比如对于车厢过渡系统,空间被架空导线限制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被车厢间的折棚限制,折棚用于连接两节车厢。常见的螺旋直径减少虽然使螺旋电缆变小且减少下垂,但会牺牲最大伸缩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基于此背景,给出优化的带有线缆的线缆系统,其中线缆尽可能少地下垂且,尽管如此还能够尽可能灵活运动,比如是可弯折的。此外线缆系统应当在尽可能少的空间条件下具有尽可能大的动态的抽出区域,即不仅是尽可能大地压缩的而且也是尽可能大地拉长的。此任务将根据如下线缆系统来解决,所述线缆系统具有线缆以及具有保持件,所述线缆从保持件沿着长轴延伸,所述线缆弯弯曲曲地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弯曲部,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杆,其安装在保持件上,其中所述导杆安装在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以便支撑所述线缆。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可摆运地被安装在保持件上。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在有限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保持件是可动的。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借助于球形活节安装在保持件上。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安装在多个顺序排列的弯曲部上,然而最多安装在所有弯曲部的一半弯曲部上。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安装在弯曲部的指向外的圆弧段上。按照本技术,所述导杆借助于保持环安装在弯曲部上。按照本技术,所述保持环由如下材料制成,此材料在导杆上是可滑动的,从而保持环沿着导杆是可动的。按照本技术,所述线缆蜿蜒式地延伸。按照本技术,所述在长轴的各个侧,每两个前后排列的弯曲部垂直于长轴互相错开地排列。按照本技术,所述弯曲部相应地位于两个卷绕平面的一个卷绕平面中,其中所述两个卷绕平面相互平行地延伸且彼此以一个平面间距间隔。按照本技术,所述线缆系统设计成这样被挤压的,即在未负载的状态下使得每两个前后排列的弯曲部重叠地布置。按照本技术,所述线缆具有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线缆外皮,其中线缆通过如下方式设计为形状稳定的,所述弯曲部在低于塑料熔化温度的热塑性温度范围内通过对线缆外皮的改型而制成。按照本技术,所述线缆是电缆。线缆系统具有线缆及一个保持件,线缆从保持件沿着长轴延伸。特别地,线缆系统具有另一个保持件,作为总共两个保持件,线缆在其间延伸。保持件相互之间间隔有保持件间距,线缆跨接于所述保持件上。保持件例如能够安装在两个相互活动的部件上,从而线缆具有灵活的跨接。线缆基本上由柔性材料组成,亦即线缆能通过外力作用可变形的和例如可弯曲的。线缆优选为电缆,电缆具有绝缘的导体,即被绝缘体包裹的导体。导体由导电的材料组成,比如铜或者铝,并且绝缘体由绝缘的材料、特别是塑料组成。电缆的作用是传递电能。备选地,线缆是软管,例如以工作介质对机器或者机器人的可动的部分进行供给。线缆的其它构造形式同样是可想象的和适合的。线缆优选是形状稳定的,即线缆的弯弯曲曲的走向是首先确定的并且形成基本状态,此基本状态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基本状态也被称为无负载状态。在力作用下,线缆变形并且改变走向,然而由于形状稳定性得到复位力,通过复位力,线缆在外力作用撤离时再次自动地恢复到原始形状。线缆弯弯曲曲地延伸且具有多个弯曲部。弯曲部沿着长轴相继排列,从而所述线缆沿着长轴相继具有多个弯曲部。优选地,形成5到20个弯曲部。由于所述弯曲部,线缆从未负载的状态开始,即从初始状态开始在长轴方向不仅可压缩而且可拉伸。在所述两个保持件之间,线缆遵循弯弯曲曲的走向。在保持件上,线缆相应地固定、优选地夹紧。在长轴方向,即在纵向上测量,线缆具有如下长度,此长度也称为段长度并且所述段长度通过拉伸和挤压在纵向上减小或者增大。由此改变弯曲部之间的距离。此距离也被称为弯曲部距离。这也奠定了线缆作为长度可变构件的基本功能的基础。线缆基于此具有最大抽出长度,也就是实际的线缆长度,也就是说,相当于长向伸长的线缆的长度,也就是沿着弯弯曲曲的走向测量的长度。在线缆系统中设置至少一个导杆,导杆被安装在所述保持件的其中一个保持件上。此外导杆被安装在所述弯曲部的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以便于支撑所述线缆。导杆总体上起到在两个保持件之间对于线缆的附加的支撑作用。因此,线缆一方面自身固定在保持件上以及另一方面附加地支撑在导杆上。因此,导杆也称为支撑臂。通过此附加的支撑,有利地避免线缆在两个保持件之间下垂或下落。导杆特别地起到竖直地支撑作用并且特别地在竖直方向上限制线缆的活动性,即由其是向下和垂直于长轴、亦即在重力方向上的活动性。本技术的一个特殊的优点尤其在于,线缆通过使用导杆被附加地支撑和支持,由此避免了下垂。因此,对于线缆系统尤其明显地减少了向下所需的空间。此外有利地,线缆系统也是自承的,即能够弃用并且也是适宜第弃用线缆的附加的外部悬吊机构。尽管所述线缆借助于这样的外部悬吊机构来支撑原则上是可行的,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即各个弯曲部悬挂在所谓的吊轨上。然而这样的外部的悬吊机构相较于本技术所使用的导杆明显更耗费,因为悬吊机构自身必须还设有电绝缘机构。相反地,导杆由于安置在保持件上而不需要附加的电绝缘机构并且是优选地免于此种电绝缘机构。此外,导杆是由于直接设置在线缆系统的保持件上而被特别简单地和节省空间地整合到线缆系统中。额外的构件成本是最少的。保持件优选具有夹紧件,线缆借助于夹紧件被固定。夹紧件本身以适当的构造形式紧固在承接件上,从而承接件和夹紧件共同形成保持件。承接件特别地起到安装线缆系统的作用,例如安装在车厢上或者设备部件上。夹紧件在此有利地确保了,线缆不会围绕长轴扭转并且弯曲部保持定向。每个夹紧件优选构造为两个壳体半体,在两个壳体半体之间线缆被夹紧。夹紧件的两个壳体半体为此特别地构造有至少一个通道,线缆穿过此通道引导以及紧固在此通道中。线缆系统的优选的设计方案是车厢过渡系统,用于电力连接车辆的、特别是火车的两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线缆系统,‑所述线缆系统具有线缆以及具有保持件,所述线缆从保持件沿着长轴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弯弯曲曲地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弯曲部,‑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杆,其安装在保持件上,‑其中所述导杆安装在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以便支撑所述线缆。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5 DE 202017106471.91.线缆系统,-所述线缆系统具有线缆以及具有保持件,所述线缆从保持件沿着长轴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弯弯曲曲地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弯曲部,-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杆,其安装在保持件上,-其中所述导杆安装在至少一个弯曲部上,以便支撑所述线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可摆运地被安装在保持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在有限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保持件是可动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借助于球形活节安装在保持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在多个顺序排列的弯曲部上,然而最多安装在所有弯曲部的一半弯曲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在弯曲部的指向外的圆弧段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借助于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利特哈马菲利普·诺尔
申请(专利权)人:莱尼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