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泵,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外啮合齿轮泵(简称齿轮泵)是一种用于泵送工作油液的动力泵,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其径向力不平衡会将齿轮压向吸油腔的一侧,导致齿轮轴弯曲,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齿顶刮伤壳体;液压力、啮合力和困油力,是造成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的三大主要原因。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齿轮泵吸油侧两齿密封的排油引导槽来降低液压力,通过矩形卸荷槽或圆心卸荷槽来降低困油力,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只能小量降低液压力和困油力,并不能有效改善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采用本技术能有效消除齿轮泵的径向力,解决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齿轮泵的压啮力和困油力来消除齿轮泵中的径向力,解决由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导致齿轮轴弯曲、齿顶刮伤壳体、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包括前浮动侧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包括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紧固螺栓A和平键A将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和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固定连在一起,紧固螺栓B和平键B将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和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固定连在一起,前轴A与前轴B之间通过前浮动侧板套接连接在一起,后轴A和后轴B之间通过后浮动侧板套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前轴A和后轴A与主动轮的贴合面上均设置有圆凸台A,所述圆凸台A分别与主动轮两端面上圆盲孔A过盈配合,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包括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紧固螺栓A和平键A将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和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固定连在一起,紧固螺栓B和平键B将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和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固定连在一起,前轴A与前轴B之间通过前浮动侧板套接连接在一起,后轴A和后轴B之间通过后浮动侧板套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前轴A和后轴A与主动轮的贴合面上均设置有圆凸台A,所述圆凸台A分别与主动轮两端面上圆盲孔A过盈配合,来保证前轴A、主动轮、后轴A三者配合进行同步旋转时的同轴度要求,所述前轴B和后轴B与从动轮的贴合面上均设置有圆凸台B,所述圆凸台B分别与从动轮两端面上圆盲孔B过盈配合,来保证前轴B、从动轮、后轴B三者配合进行同步旋转时的同轴度要求,在与所述齿轮端面贴合的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吸油侧两齿密封的排油引导槽,在与所述齿轮端面贴合的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内侧面双轴孔位置上,均开设有月牙形卸荷槽,在所述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的两轴孔内分别开有排油平衡槽和吸油平衡槽,排油平衡槽和吸油平衡槽的槽弧圆心连线与径向力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平衡槽和吸油平衡槽的槽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