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08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20
光源基板(21)的安装结构具有:形成于主面(10a)的一对突起部(11)的基台(10);被一对突起部(11)所支承的光源基板(21);以与基台(10)及光源基板(21)相接的方式配置于基台(10)及光源基板(21)之间的导热构件(70)。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Light Sourc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用于照明器具的LED基板向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LED(LightEmittingDiode)等固体发光元件作为照明用途或显示器用途等的光源而被广泛利用于各种设备。以往,作为使用LED的照明器具,已知有埋入配设在天花板中的筒灯(例如专利文献1)。在照明器具等各种设备中,LED配置在树脂基板或陶瓷基板等光源基板(LED基板)上。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06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LED由于发光时的LED自身的发热而温度上升,光输出降低。因此,在使用了LED的设备中,为了使由LED产生的热散热,有时将配置有LED的光源基板安装于散热器。例如,在筒灯等照明器具中,光源基板安装在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的金属制的基台上。具体而言,光源基板载置于基台的平面部,并通过螺钉或支架等安装构件固定于基台。此时,在基台中的光源基板的载置部位的平面度(平坦度)低而在该设置部位的平面产生变形的情况下,光源基板受到因基台的设置部位的变形而产生的三点弯曲那样的弯曲应力。其结果,有时光源基板变形或破裂而损伤。特别是,在光源基板通过安装构件固定于基台的情况下,由于光源基板被压附于基台,所以对光源基板施加按压。因此,光源基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变大,光源基板容易损伤。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抑制光源基板的损伤而使光源基板从基台离开,则无法将由配置于光源基板的LED所产生的热高效地散热。即,从光源基板向基台的导热性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能够抑制安装于基台的光源基板的损伤,并且能够确保从光源基板到基台的导热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的一个方式具有:基台,其具有形成于主面的一对突起部;光源基板,其被所述一对突起部支承;以及导热构件,其以与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之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安装于基台的光源基板的损伤,并确保从光源基板到基台的导热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从地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从与地面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基台的立体图(从地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基台的立体图(从与地面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图10是变形例涉及的照明器具中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例,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非严格地图示。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首先,使用图1~图4,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立体图。图1是从地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是从地面侧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图。另外,图3是该照明器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该照明器具1的截面图。另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将与光轴J(参照图4)平行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光轴J垂直且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及Y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照明器具1例如是通过埋入配设在建筑物的天花板等的被安装部,向下方(地面或墙壁等)照射光的筒灯等埋入型照明器具。如图1~图4所示,照明器具1具备基台10、光源模块20、安装构件30、反射构件40、光学构件50以及框体60。以下,使用图1~图4,详细说明照明器具1的各构成构件。另外,虽然除了一部分以外未图示和说明,但是在照明器具1适当地设置有用于将各构成构件彼此连结固定的螺钉等。[基台]关于基台10,参照图1~图4并使用图5及图6进行说明。图5以及图6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基台10的立体图。图5是从地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6是从地面侧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图。如图1至图4所示,基台(基座)10是照明器具1的主体(器具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台10是照明器具1的外轮廓构件,基台10的外表面构成照明器具1的外轮廓面。基台10作为安装光源模块20的安装台发挥功能。光源模块20安装在基台10的内侧。另外,基台10是散热基座构件,也作为将光源模块2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发挥作用。因此,基台10可以由金属材料等导热率高的材料构成。光源模块20所产生的热,传导至基台10而向外部空气散热。基台10例如为大致有底圆筒形状,具有作为底面的主面10a。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台10通过对铝板等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另外,在基台10上形成有用于将安装构件30螺纹固定在基台10上的螺纹孔10b。如图5和图6所示,基台10具有形成于基台10的主面10a的一对突起部11和突出部12。一对突起部11及突出部12可以通过深拉深等压力加工形成。即,一对突起部11和突出部12成为能够通过压力加工成形的形状。如图4所示,一对突起部(凸起部)11以从基台10的主面10a朝向光源模块20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一对突起部11距离主面10a的高度相同。一对突起部11的上表面为平面状。一对突起部11例如通过以将金属板的一部分挤出成凸状的方式实施压力加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突起部11分别形成为例如有底圆筒形状。在该情况下,一对突起部11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状。各突起部11的高度相同。作为一例,各突起部11的高度为1.65mm~1.85mm。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突起部11的外径也相同。作为一例,各突起部11的外径为φ3.9mm~φ4.1mm。另外,一对突起部11的上表面不限于圆形平面状,也可以是矩形平面状。如图5和图6所示,突出部12形成在一对突起部11之间。即,一对突起部11以夹着突出部12而相对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一对突起部11形成于在突出部12的直径方向上夹着突出部12的位置。另外,突出部12以突出部12的外缘位于一对突起部11的附近的大小形成。如图4所示,突出部12形成为从基台10的主面10a朝向光源模块20侧突出。突出部12的上表面为平面状。突出部12例如通过以将金属板的一部分挤出成平面状的方式实施压力加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2例如形成为扁平的有底圆筒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12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状。突出部12的外径比各突起部11的外径大。作为一例,突出部12的外径为φ20.5mm~φ21.5mm。另外,突出部12的上表面不限于圆形平面状,也可以是矩形平面状。突出部12的高度比一对突起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台,该基台具有形成于主面的一对突起部;光源基板,该光源基板被所述一对突起部支承;以及导热构件,该导热构件以与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相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1 JP 2016-2478801.一种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台,该基台具有形成于主面的一对突起部;光源基板,该光源基板被所述一对突起部支承;以及导热构件,该导热构件以与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相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台及所述光源基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基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具有从所述主面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一对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石川雄介供田梢吾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