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签名膜和标签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02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09
一种签名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上述签名膜可以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将其转印需要的物件上。不仅可用于证卡、票据,还可以用于生活日用器皿上,如酒水饮料瓶、手机外壳等,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防伪需求。此外,还提供一种标签膜,包括基底和设于基底上的签名膜;签名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透明签名层设于基底上。上述标签膜可以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将签名膜转印到证卡、票据、器皿上。采用模内转印技术可有效扩大签名膜产品使用范围,不仅可用于证卡、票据,还可以用于生活日用器皿上,如酒水饮料瓶、手机外壳等,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防伪需求。

A Signature and Label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签名膜和标签膜
本技术涉及模内装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签名膜和标签膜。
技术介绍
模内装饰作为一种全新装饰包装形式,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3C、家电、汽车零部件装饰。相对于传统的喷涂、印刷等,模内装饰防伪效果好、可回收再利用、环保性强,具有优良的抗化学性、抗刮性和抗腐蚀性。在塑料件注塑/挤出成型时,模内装饰材料与塑料件合而为一,镶嵌牢固,手感平滑。其印刷效果好,可印刷细节丰富、画面细腻的图案,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模内装饰材料与塑料件的一次成型,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传统贴标工序对瓶体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模内装饰材料及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发展,国内的相关技术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模内装饰材料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几乎被国外垄断,形成了技术壁垒。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塑料卡的日益普及和发行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安全性和识别性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提高金融卡的安全性能和识别性能,目前普遍在金融卡的背面设置一个供持卡人签名的签名条,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将塑料薄膜基材剥离后转印到金融卡上的签名条。目前市场上的签名条通常采用热烫印的方式进行生产使用,所用范围仅限于证卡、票据。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将签名条转印到证卡、票据、器皿上的技术目前未见文献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签名膜和标签膜。一种签名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3~10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2~1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6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8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5~7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3~0.7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5~3.5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5μm。上述签名膜可以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将其转印到证卡、票据、器皿上。采用模内转印技术可有效扩大签名膜产品使用范围,不仅可用于证卡、票据,还可以用于生活日用器皿上,如酒水饮料瓶、手机外壳等,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防伪需求。一种标签膜,包括基底和设于所述基底上的签名膜;所述签名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所述透明签名层设于所述基底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的厚度为15~50μm。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3~10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2~1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6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8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的厚度为25~40μm;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5~7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3~0.7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5~3.5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5μm。上述标签膜可以利用模内装饰技术将签名膜转印到证卡、票据、器皿上。采用模内转印技术可有效扩大签名膜产品使用范围,不仅可用于证卡、票据,还可以用于生活日用器皿上,如酒水饮料瓶、手机外壳等,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防伪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球型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示意图。图2为片状氧化石墨烯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标签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签名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标签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签名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上述签名涂料,将改性纳米添加剂加入到签名涂料中,改性纳米添加剂末端的有机基团与签名涂料中高分子树脂的大分子能互相缠结互混,因此改性纳米添加剂能在涂料树脂中均匀分散,且不影响材料的透明性。另外,改性纳米添加剂作为纳米微粒,具有高比表面积,在透明签名层中形成大量微纳米尺寸结构的空隙,可均匀快速的吸收墨水,有效的提高签名层的吸墨性,书写流畅性。改性纳米添加剂作为无机微粒,具有高硬度、高耐温性,将其添加在签名涂料中,可大幅提高涂层的耐热性、耐摩擦性。材料的耐热性提高,有利于扩大其使用范围,模内注塑、热烫、层压操作最高温度可提高50℃以上,达到110~250℃的生产窗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高分子树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与醋酸纤维素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晶蜡、聚醋酸乙烯酯、聚氨基、乙烯基、改性聚氯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丁烯和三乙酰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高分子树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晶蜡、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硝化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改性纳米添加剂选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铝、改性氧化钛、改性氮化硼和改性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改性纳米添加剂为球型微粒与片状微粒的混合物。球型微粒可以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改性纳米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片状微粒可以为改性纳米氮化硼和改性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在签名涂料中,球型微粒与片状微粒之间能形成协同效应,改性纳米微粒在签名涂料中的分散效果、对签名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均可得到有效提升。请参考图1,球型改性纳米微粒制备方法如下,下面以球型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粒为例进行说明。将纳米二氧化硅微粒(SiO2)在180~200℃下干燥14~16h,除去纳米微粒表面吸收的水分,其中,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为10~20nm。随后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纳米二氧化硅微粒,以及适量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重量为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的1~5wt%;以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采用机械搅拌,冷凝回流,油浴加热,升温并保持温度在110~130℃,在惰性气氛围中回流反应4~6h。接着,冷却混合液直至室温,减压过滤去掉溶剂,并用溶剂洗涤滤饼。最后在110~130℃下真空干燥过滤,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生产过程中的有机溶剂可回收利用。请参考图2,片状改性纳米微粒制备方法如下,下面以片状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微粒为例进行说明。首先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氧化处理石墨,得到氧化石墨。接着,用超声处理方式,将氧化石墨震荡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最后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修饰,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微粒。具体的,片状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微粒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首先,预氧化石墨:取80~100gK2S2O8及80~110gP2O5置于8L的反应釜中,加入400~500mL浓H2SO4,持续搅拌至体系澄清;取50~80g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反应釜并搅拌均匀,在搅拌下升温至90~95℃,保持该温度4.5~5.5h,此过程中混合物变为蓝黑色。将反应釜转入冰水浴中,冷却至5℃以下,缓慢加入去离子水4~6L,减压抽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滤液呈中性,在60~70℃下烘干。接着,石墨二次氧化:取预氧化石墨30~50g和1L浓H2SO4加入8L的反应釜中,在冰浴中缓慢加入90~110gK2MnO4,且保持体系温度低于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签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签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签名层、印刷油墨层、镭射层、反射层和粘接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3~10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2~1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6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8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签名层的厚度为5~7μm;所述印刷油墨层的厚度为0.3~0.7μm;所述镭射层的厚度为1.5~3.5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20~6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5μm。4.一种标签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于所述基底上的签名膜;所述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岑成刚李洪江王笑冰郑邦坚叶永健梁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