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177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相较传统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RIE的工艺参数,以控制黑硅纳米绒面宽度和深度,降低黑硅表面复合,提升短波光谱响应。同时采用热氧化工艺制备SiO2膜,SiO2膜和SiNx膜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于钝化发射极,进一步降低黑硅表面复合,提升开路电压,最终达到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的目的。

Preparation of a Dry Black Silic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全球的晶体硅光伏产品中,多晶产品仍然占有50%以上的市场需求。多晶产品具有单瓦价格低、工艺成熟、组件可靠性高的特点,有效降低了光伏电站风险,为光伏电站收益提供可靠保障。多晶黑硅制绒工艺主要是干法制绒,干法黑硅制绒工艺为反应离子刻蚀法(ReactiveIonEtching,RIE),该方法是等离子体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撞击黑硅,在黑硅表面形成纳米结构,从而降低多晶黑硅的反射率。该工艺对多晶电池效率提升不高。现有技术中黑硅电池的制备流程是先进行酸制绒,RIE制绒,经过绒面修复后再进行PN结扩散,然后后清洗去除磷硅玻璃层(PSG)和边缘刻蚀,PECVD积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和烧结工艺完成黑硅电池的制备。黑硅电池特殊的微观纳米结构使其具备卓越的减反射性能。然而,其优异的减反射性能和严重的载流子复合、收集之间存在着矛盾,难以达到很好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黑硅电池减反射性能和严重的载流子复合、收集之间存在着矛盾,难以达到很好的平衡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酸腐蚀制绒使用成分为HF:HNO3:H2O=2:4: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金刚线多晶硅片进行制绒。利用HF/HNO3在较高化学浓度比时的缺陷腐蚀特性,使损伤层区域优先腐蚀,在正面形成坑洞结构,以及对硅片背面进行抛光处理;(2)、RIE制绒使用成分为SF6、O2、Cl2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制绒后硅片的正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形成微纳米绒面,控制微纳米开孔宽度在300-400mm,深度在150-190nm。反射率4-7%;气体用量比(体积比)SF6:02:Cl2=8:10:5;工艺参数:SF6流量为1120-1600sccm,O2流量为1400-2000sccm,Cl2流量为700-1000sccm,压强为25-30帕,速度10-18mm/s;等离子刻蚀的机理为:游离基和中性原子团与硅材料进行化学反应,使用“硅-卤”键代替“硅-硅”键,达到刻蚀的目的。例如在氧化气氛中加入氯可以减少SiO2中的缺陷,钝化层对侧壁则起到刻蚀保护作用;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实现不同Si/SiO2比例,形成不同高深宽比的腐蚀坑。(3)、RIE后清洗使用成分为缓冲氧化物刻蚀液(BOE):H2O2:H2O=1:2: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RIE后硅片进行绒面优化,反应时间6-8min,反应温度40℃。然后按顺序进行水洗-HF洗-水洗-HCl洗-水洗,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金属杂质。然后甩干;反射率16-17%。(4)、对经RIE后清洗的黑硅片的表面进行磷源扩散,制备PN结,扩散方阻为90-110Ω/□;(5)、酸腐蚀刻蚀使用成分为HF:HNO3:H2O=1:8:4(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扩散后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刻蚀,去除因磷源扩散造成的硅片背面和侧面的PN结。再使用5%浓度的HF去除硅片正面的磷硅玻璃层,后烘干;(6)、热氧化在氧气气氛中对刻蚀后硅片进行热处理,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SiO2薄膜;工艺参数:O2流量为2000sccm,温度为620-700℃,时间为10-20min;黑硅表面的纳米绒面结构尺寸较小,间距为100nm左右,后续PECVD沉积的SiNx薄膜很难完全覆盖底部,从而在结构底部会形成裸硅表面,会增加载流子表面复合,造成电池效率下降。热氧化可以在硅片的纳米绒面上形成SiO2薄膜,起钝化保护作用。(7)、PECVD将经过热氧化的黑硅用自动插片机装入舟内,再将载有满舟的小车推至PECVD设备,然后进行镀膜工艺,镀膜完成后将小车推至冷却房内冷却8~10分钟,然后卸片;(8)、丝网印刷背电极印刷及烘干,背电场印刷及烘干,正电极印刷,烧结,然后分拣即可得到黑硅电池。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RIE黑硅制绒工艺。相较传统干法黑硅电池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RIE工艺参数,控制黑硅纳米绒面宽度和深度,降低黑硅表面复合,提升短波光谱响应。同时采用热氧化工艺制备SiO2膜,SiO2膜和SiNx膜相辅相成,协同作用钝化发射极,进一步降低黑硅表面复合,提升开路电压,最终达到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酸腐蚀制绒使用成分为HF:HNO3:H2O=2:4: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金刚线多晶硅片进行制绒。(2)、RIE制绒使用体积比为SF6:02:Cl2=8:10:5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制绒后硅片的正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形成纳米绒面,SF6流量为1600sccm,O2流量为2000sccm,Cl2流量为1000sccm,压强为30帕,速度18mm/s,控制微纳米开孔宽度在300-400mm,深度在150-190nm。反射率4-7%;(3)、RIE后清洗使用成分为BOE:H2O2:H2O=1:2: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RIE后硅片进行绒面优化,反应时间7min,反应温度40℃。然后按顺序进行水洗-HF洗-水洗-HCl洗-水洗,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金属杂质。然后甩干;反射率16-17%;(4)、对经RIE后清洗的黑硅片的表面进行磷源扩散,制备PN结,扩散方阻为90-110Ω/□;(5)、酸腐蚀刻蚀使用成分为HF:HNO3:H2O=1:8:4(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扩散后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刻蚀,去除因磷源扩散造成的硅片背面和侧面的PN结。再使用5%浓度的HF去除硅片正面的磷硅玻璃层,后烘干;(6)、热氧化在氧气气氛中对刻蚀后硅片进行热处理,O2流量为2000sccm,温度为660℃,时间为15min,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SiO2薄膜。(7)、PECVD将经过热氧化的黑硅用自动插片机装入舟内,再将载有满舟的小车推至PECVD设备,然后进行镀膜工艺,镀膜完成后将小车推至冷却房内冷却8~10分钟,然后卸片;(8)、丝网印刷背电极印刷及烘干,背电场印刷及烘干,正电极印刷,烧结,然后分拣即可得到黑硅电池。实施例2(1)、酸腐蚀制绒使用成分为HF:HNO3:H2O=2:4: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金刚线多晶硅片进行制绒。(2)、RIE制绒使用体积比为SF6:02:Cl2=8:10:5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制绒后硅片的正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形成纳米绒面,SF6流量为1120sccm,O2流量为1400sccm,Cl2流量为700sccm,压强为25帕,速度10mm/s,控制微纳米开孔宽度在300-400mm,深度在150-190nm。反射率4-7%;(3)、RIE后清洗使用成分为BOE:H2O2:H2O=1:2:3(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RIE后硅片进行绒面优化,反应时间6min,反应温度40℃。然后按顺序进行水洗-HF洗-水洗-HCl洗-水洗,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金属杂质。然后甩干;反射率16-17%;(4)、对经RIE后清洗的黑硅片的表面进行磷源扩散,制备PN结,扩散方阻为90-110Ω/□;(5)、酸腐蚀刻蚀使用成分为HF:HNO3:H2O=1:8:4(体积比)的混合溶液对扩散后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刻蚀,去除因磷源扩散造成的硅片背面和侧面的PN结。再使用5%浓度的HF去除硅片正面的磷硅玻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酸腐蚀制绒使用体积比为HF:HNO3:H2O=2:4:3的混合溶液对金刚线多晶硅片进行制绒;(2)、RIE制绒使用成分为SF6、O2、Cl2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制绒后硅片的正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形成微纳米绒面,控制微纳米开孔宽度在300‑400mm,深度在150‑190nm,反射率4‑7%;(3)、RIE后清洗使用体积比为BOE:H2O2:H2O=1:2:3的混合溶液对RIE后硅片进行绒面优化,反应时间6‑8min,反应温度40℃,然后按顺序进行水洗‑HF洗‑水洗‑HCl洗‑水洗,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金属杂质,然后甩干;(4)、对经RIE后清洗的黑硅片的表面进行磷源扩散,制备PN结,扩散方阻为90‑110Ω/□;(5)、酸腐蚀刻蚀使用体积比为HF:HNO3:H2O=1:8:4的混合溶液对扩散后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刻蚀,去除因磷源扩散造成的硅片背面和侧面的PN结,再使用5%浓度的HF去除硅片正面的磷硅玻璃层,后烘干;(6)、热氧化在氧气气氛中对刻蚀后硅片进行热处理,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SiO2薄膜;(7)、PECVD将经过热氧化的黑硅用自动插片机装入舟内,再将载有满舟的小车推至PECVD设备,然后进行镀膜工艺,镀膜完成后将小车推至冷却房内冷却8~10分钟,然后卸片;(8)、丝网印刷背电极印刷及烘干,背电场印刷及烘干,正电极印刷,烧结,然后分拣即可得到黑硅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黑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酸腐蚀制绒使用体积比为HF:HNO3:H2O=2:4:3的混合溶液对金刚线多晶硅片进行制绒;(2)、RIE制绒使用成分为SF6、O2、Cl2的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对制绒后硅片的正表面进行等离子刻蚀,形成微纳米绒面,控制微纳米开孔宽度在300-400mm,深度在150-190nm,反射率4-7%;(3)、RIE后清洗使用体积比为BOE:H2O2:H2O=1:2:3的混合溶液对RIE后硅片进行绒面优化,反应时间6-8min,反应温度40℃,然后按顺序进行水洗-HF洗-水洗-HCl洗-水洗,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或金属杂质,然后甩干;(4)、对经RIE后清洗的黑硅片的表面进行磷源扩散,制备PN结,扩散方阻为90-110Ω/□;(5)、酸腐蚀刻蚀使用体积比为HF:HNO3:H2O=1:8:4的混合溶液对扩散后硅片的背面和侧面进行刻蚀,去除因磷源扩散造成的硅片背面和侧面的PN结,再使用5%浓度的HF去除硅片正面的磷硅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林保尔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