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72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精油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包括瓶体、顶盖、涂抹珠,其中瓶体的瓶口设置涂抹珠,所述顶盖位于瓶体上方,在瓶体上部活动套装连接盖,所述顶盖盖在连接盖上;所述连接盖上部设置内盖,该内盖包括上部的隔离罩和下部的转动头,并通过转动头安装在连接盖内;所述转动头背面开设半圆形安置槽,在安置槽中设置吸收层,该吸收层与涂抹珠上部贴合;所述安置槽的顶部通过安装孔连通隔离罩;吸收层上部设置挥发条。通过增加中间的连接盖,吸收层可以将涂抹珠上多余的精油吸收,打开顶盖,精油便可以从挥发孔挥发出来,这不仅增加了该精油瓶的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每一滴精油。

A Dual Purpose Essential Oil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式精油瓶
本技术属于精油瓶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用式精油瓶。
技术介绍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油的挥发性很强,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深色瓶子储存。目前,精油的用法之一就是直接涂抹于皮肤,现有的涂抹用精油瓶的瓶口设置有涂抹珠,通过摩擦皮肤,涂抹珠将沾附的精油涂抹于皮肤上。对于现有涂抹用精油瓶,每次涂抹完后,人们是直接盖上盖子,涂抹珠上残留的精油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是慢慢挥发,造成浪费。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利用这部分精油的精油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用于涂抹,又可以用于精油挥发的两用式精油瓶,从而可以有效利用涂抹珠上残余的精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包括瓶体、顶盖、涂抹珠,其中瓶体的瓶口设置涂抹珠,所述顶盖位于瓶体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部活动套装连接盖,所述顶盖盖在连接盖上;所述连接盖上部设置内盖,该内盖包括上部的隔离罩和下部的转动头,并通过转动头安装在连接盖内;所述转动头背面开设半圆形安置槽,在安置槽中设置吸收层,该吸收层与涂抹珠上部贴合;所述安置槽的顶部通过安装孔连通隔离罩;吸收层上部设置挥发条,该挥发条伸入隔离罩内;所述隔离罩上开设出挥发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次用瓶体涂抹后,涂抹珠上会沾有精油,盖上连接盖后,涂抹珠上的精油被吸收层吸收,从而除去涂抹珠上残余的精油;被吸收的精油渗透到挥发条上,此时人们打开顶盖,精油便可以挥发出来,用于提神或者驱蚊,从而避免精油浪费。转动内盖,也可以通过摩擦使涂抹珠转动,从而使涂抹珠上沾上精油,进而使精油渗透到挥发条上,从而使精油挥发,实现涂抹和挥发两种用法。优选地,在瓶体的瓶口外沿设置竖条状卡条,相应地在连接盖的下端口内设置卡槽,安装瓶体与连接盖时,卡条卡在卡槽中。采用卡条与卡槽卡合的方式安装瓶体,方便取下连接盖,同时可以对连接盖进行定位,不会使瓶体与连接盖发生相对转动。优选地,所述挥发条外部固定设置安装卡头,安装卡头卡在安装孔中。设置安装卡头有利于固定挥发条以及吸收层,避免吸收层连同内盖一同转动。优选地,所述挥发孔设置在内盖侧面。侧面设置挥发孔,有利于对挥发的精油进行分流,从而防止精油集中流出。优选地,所述涂抹珠表面为磨砂面。涂抹珠通过与接触面摩擦而滚动,设置磨砂面有利于增加摩擦力,同时,磨砂面还可以增加精油携带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通过增加中间的连接盖,吸收层可以将涂抹珠上多余的精油吸收,这部分精油存储在涂抹层和挥发条中,当需要挥发精油时,打开顶盖,精油便可以从挥发孔挥发出来,这不仅增加了该精油瓶的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每一滴精油,避免精油浪费,同时,该精油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瓶体的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盖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挥发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安装头的透视图。图中,瓶体1、连接盖2、顶盖3、卡条4、涂抹珠5、内盖6、挥发孔7、卡槽8、挥发条9、吸收层10、安置槽11、安装孔12、安装卡头13、隔离罩61、转动头6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包括瓶体1、顶盖3、涂抹珠5,其中瓶体1的瓶口设置涂抹珠5,所述顶盖3位于瓶体1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上部活动套装连接盖2,所述顶盖3盖在连接盖2上;所述连接盖2上部设置内盖6,该内盖6包括上部的隔离罩61和下部的转动头62,并通过转动头62安装在连接盖2内;所述转动头62背面开设半圆形安置槽11,在安置槽11中设置吸收层10,该吸收层10与涂抹珠5上部贴合;所述安置槽11的顶部通过安装孔12连通隔离罩61;吸收层10上部设置挥发条9,该挥发条9伸入隔离罩61内;所述隔离罩61上开设出挥发孔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次用瓶体1涂抹后,涂抹珠5上会沾有精油,盖上连接盖2后,涂抹珠5上的精油被吸收层10吸收,从而除去涂抹珠5上残余的精油;被吸收的精油渗透到挥发条9上,此时人们打开顶盖3,精油便可以挥发出来,用于提神或者驱蚊,从而避免精油浪费。转动内盖6,也可以通过摩擦使涂抹珠5转动,从而使涂抹珠5上沾上精油,进而使精油渗透到挥发条9上,从而使精油挥发,实现涂抹和挥发两种用法。优选地,在瓶体1的瓶口外沿设置竖条状卡条4,相应地在连接盖2的下端口内设置卡槽8,安装瓶体1与连接盖2时,卡条8卡在卡槽8中。采用卡条4与卡槽8卡合的方式安装瓶体1,方便取下连接盖2,同时可以对连接盖2进行定位,不会使瓶体1与连接盖2发生相对转动。优选地,所述挥发条9外部固定设置安装卡头13,安装卡头13卡在安装孔12中。设置安装卡头13有利于固定挥发条9以及吸收层10,避免吸收层10连同内盖6一同转动。优选地,所述挥发孔7设置在内盖6侧面。侧面设置挥发孔7,有利于对挥发的精油进行分流,从而防止精油气体集中流出。优选地,所述涂抹珠5表面为磨砂面。涂抹珠5通过与接触面摩擦而滚动,设置磨砂面有利于增加摩擦力,同时,磨砂面还可以增加精油携带量。工作原理:该精油瓶主要同于向皮肤涂抹精油,使用时,拔下连接盖2,将涂抹珠5按压在皮肤需要涂抹的位置,然后慢慢滑动涂抹珠5,随着涂抹珠5的滚动,粘在涂抹珠上的精油涂在皮肤上;涂抹完后,涂抹珠上带有部分精油,盖上连接盖2,此时吸收层1紧贴涂抹珠上表面,涂抹珠上的精油被吸收层吸附,精油进而渗透到挥发条9上,这部分精油存储在挥发条和涂抹层中,打开顶盖3,精油便可以挥发出来,可以供人们提神或者达到清新空气,驱蚊虫的目的。也可以倒置该瓶子,然后转动内盖6,吸收层10带动涂抹珠5转动,从而吸附涂抹珠5上沾的精油,然后打开顶盖3,用于精油挥发。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增加中间的连接盖,吸收层10可以将涂抹珠5上多余的精油吸收,这部分精油存储在涂抹层10和挥发条9中,当需要挥发精油时,打开顶盖3,精油便可以从挥发孔7挥发出来,这不仅增加了该精油瓶的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每一滴精油,避免精油浪费,同时,该精油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包括瓶体、顶盖、涂抹珠,其中瓶体的瓶口设置涂抹珠,所述顶盖位于瓶体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部活动套装连接盖,所述顶盖盖在连接盖上;所述连接盖上部设置内盖,该内盖包括上部的隔离罩和下部的转动头,并通过转动头安装在连接盖内;所述转动头背面开设半圆形安置槽,在安置槽中设置吸收层,该吸收层与涂抹珠上部贴合;所述安置槽的顶部通过安装孔连通隔离罩;吸收层上部设置挥发条,该挥发条伸入隔离罩内;所述隔离罩上开设出挥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式精油瓶,包括瓶体、顶盖、涂抹珠,其中瓶体的瓶口设置涂抹珠,所述顶盖位于瓶体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部活动套装连接盖,所述顶盖盖在连接盖上;所述连接盖上部设置内盖,该内盖包括上部的隔离罩和下部的转动头,并通过转动头安装在连接盖内;所述转动头背面开设半圆形安置槽,在安置槽中设置吸收层,该吸收层与涂抹珠上部贴合;所述安置槽的顶部通过安装孔连通隔离罩;吸收层上部设置挥发条,该挥发条伸入隔离罩内;所述隔离罩上开设出挥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梅何峥艳夏良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和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