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70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自动化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器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器包装盒,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对于机械上料的要求,设计了防呆结构,避免了安装时所述电容器正负板的反接,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A Capacitor Packag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生产自动化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器包装盒。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的安装从手动插件逐渐向自动插件发展,但是目前的电容器的包装设计并不能适应自动插件生产对机械化上料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的模式,需要在电容器包装盒上要做出新的设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器包装盒。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包装盒,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对于机械上料的要求,设计了防呆结构,避免了安装时所述电容器正负板的反接,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立体结构图。在图1-5中:1-包装盒本体;2-限位块;3-防呆结构;4-电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在所述包装盒内电容器并排放置,使用时通过推杆从所述包装盒的一端推动并排放置的所述电容器,使之从所述包装盒的另一端一一推出,实现自动上料,并且设计了防呆结构,防止了所述电容器正负极的反接,所述包装盒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资源。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1,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3,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2,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在本技术中,所述电容器包装盒适用于铝电解电容器,当然,根据不同各类电容器的结构不同,作简单的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其它种类的电容器。在本技术中,所述包装盒本体1形成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还可以是曲线与直线结合的多边形,可以根据电容器4的具体形状进行相应的设计,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所述包装盒本体1可以使用PVC塑料制作。的其基本的原则是,与所包装的电容器4形状相适应、节省材料、制造简便。在本技术中,所述中空柱状结构可以是直棱柱,也可以依据需要实际需要设计出一定的弧度,即两个端面所在的平面相互之间不平行。设计此结构的目的可以是适应上料机、自动安装工位的具体需要,也可以是出于电容器4形状、所述包装盒材料等方面的考虑。与之相适应,此时上料时所使用的推杆可以是与所述柱状结构相适应的同样带一定弧度的推杆,还可以使用挠性推杆实现。在本技术中,所述电容器多只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1内。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单排放置的情形,实际上,考虑到工作效率的需要,同一包装盒内可以放置多排电容器,例如采用并排的方式。此时所述包装盒外形近似于平板形状,内设有多条朝同一方向开设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并排放置有多个电容器4。此时,对于整个所述包装盒本体1而言,所述电容器的推出方向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不同的所述通道推出方向不同,其具体根据生产现场的需要而定。并且,若所述包装盒内部结构并不会使得所述电容器4的推出具有方向性,从所述包装盒的设计层面而言,并不需要考虑使用时各所述通道内的所述电容器4具体朝从哪一端推出。在本技术中,所述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依据需要,装入、取出所述电容器4所使用的开口可以是同一开口,也可以是不同开口;当然,若所述包装盒本体1内部结构对于推出方向进行限定时,装入、取出所使用的开口则为一定。在本技术中,所述包装盒本体1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4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3,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需要说明的是,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于装入过程而言,使用本技术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包装的时候,包装操作人员或者包装机械将所述电容器4装入所述包装盒的时,是主动区分其正负极且认为不存在失误的,但是无法判断所述包装盒的装入方面是否正确(即包装盒的朝向),此时防呆结构3的作用在于限定所述电容器4与所述包装盒的相对朝向(避免相对于包装盒正负极倒置,进而影响后续使用),例如限定装入的方向;一方面对于取出过程而言,操作者或者上料机构无法判断所述电容器4的正负极(认为在所述包装盒内所述电容器4是正确区分正负极的),此时防呆结构3的作用在于防止上料时正负极倒置,例如限定取出方向。依所述防呆结构3的具体形式不同,上述两种情形可以同时存在。此外,无论上述何种情形,依赖于所述防呆结构3,所述电容器4在所述包装盒内,从装入到取出,其相对于所述包装盒本体1的朝向不发生改变。在本技术中,所述包装盒本体1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4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3,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4的正负极倒置。所述防呆结构3还可以利用所述包装盒本体1与上料机构的配合结构(本技术未具体给出,此类结构类型多变,且与所述电容器4本身无关,可以是外伸的耳状结构等,可按需要设计)实现,例如在装入端和取出端设置用于与装入机构或者取出机构相配合的附加结构,通过区分装入和取出时的安装固定方式,防止正负极倒置。在本技术中,限位块2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4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1。依据具体材料的不同,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包装盒本体1的安装方式可以利用所述限位块2的形变实现,例如使用软质材料的制作,将其塞入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或者将所述包装盒本体1的两端套入所述限位块2内;当所述包装盒本体1为金属薄壁件时,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包装盒,使用时利用推杆从所述包装盒的一端推入,将所述电容器4从所述包装盒的另一端一一推出,送入操作工位,通过控制推杆的推出动作,控制上料速度,实现了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电容器并排放置于所述包装盒本体内,通过所述两端开口装入、取出所述包装盒本体,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电容器的排列方向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于防止下料时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倒置;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端,用于防止所述电容器脱离所述包装盒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为一凹槽,在所述包装盒本体内所述电容器的正负极引线分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包装盒本体的两个端面呈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亮杨治安陶艳军陈宗丁丽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