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61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丁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其中,这种卡丁车,用户坐于安装架的中部且使两只脚分别踩踏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当需要前进时,向前踩踏第一转动杆,使第一转动杆绕安装架转动,并向前拉动第一拉丝,进而带动平衡车的后侧向前倾斜,使平衡车带动车架向前行进,当需要后退时,只需向前踩踏第二转动杆,使第二转动杆绕安装架转动,并向前拉动第二拉丝,进而带动平衡车的前侧向后倾斜,使平衡车带动车架向后行进,卡丁车通过常见的转动杆和拉丝控制等机械结构原件控制平衡车的前进和后退,不仅安装、维修方便,且拉丝和转动杆较于电子元件而言,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Go-k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丁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架设在平衡车电动车上的卡丁车。
技术介绍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现有的平衡车,为了增加其功能性,设计出与平衡车配套使用的卡丁车等可乘坐的套件,使用时,将现有的平衡车固定在平衡车套件上用作动力源,并在卡丁车套件的操作区域设置控制元器件与平衡车连接,以使用户能够坐于卡丁车内控制平衡车的前进后退。但是,现有的卡丁车,通过控制元器件等电子元件控制平衡车,需要设计相应的控制线路,并在平衡车上设置相应的连接接口,生产成本高,同时,电子元器件容易损坏,不利于卡丁车的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丁车,旨在改善因含有平衡车的卡丁车采用电子元器件控制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丁车,包括车架、前导向轮、平衡车、前进组件和后退组件,车架包括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后撤的旋转轴;所述前导向轮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平衡车包括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踩踏板;前进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拉丝,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一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一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后退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拉丝,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二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前端的间隔设有两个踏板,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枢转连接于一个所述踏板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设有一第一挡泥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踩踏部,所述第一拉丝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拉丝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杆包括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第二转动部和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第二踩踏部,所述第二拉丝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杆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拉丝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尾侧设有第二挡泥板和设于所述第二挡泥板下侧的限位板,所述第二挡泥板一端与所述安装架枢转连接,另一端向地面延伸,所述限位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泥板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卡丁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架中部的坐垫。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减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卡丁车,用户坐于安装架的中部且使两只脚分别踩踏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当需要前进时,向前踩踏第一转动杆,使第一转动杆绕安装架转动,并向前拉动第一拉丝,进而带动平衡车的后侧向前倾斜,使平衡车带动车架向前行进,当需要后退时,只需向前踩踏第二转动杆,使第二转动杆绕安装架转动,并向前拉动第二拉丝,进而带动平衡车的前侧向后倾斜,使平衡车带动车架向后行进,卡丁车通过常见的转动杆和拉丝控制等机械结构原件控制平衡车的前进和后退,不仅安装、维修方便,且拉丝和转动杆较于电子元件而言,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丁车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卡丁车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卡丁车的主视图。图标:10-车架;11-安装架;12-旋转轴;20-前导向轮;30-平衡车;31-踩踏板;41-第一转动杆;411-第一转动部;412-第一踩踏部;42-第一拉丝;51-第二转动杆;511-第二转动部;512-第二踩踏部;513-第二连接部;52-第二拉丝;60-踏板;70-坐垫;80-第二挡泥板;81-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卡丁车,包括车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丁车包括:车架,包括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后撤的旋转轴;前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平衡车,包括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踩踏板;前进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拉丝,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一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一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后退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拉丝,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二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丁车包括:车架,包括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后撤的旋转轴;前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平衡车,包括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踩踏板;前进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拉丝,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一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一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后退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拉丝,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拉丝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另一端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且所述第二拉丝的自由末端连接于所述踩踏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前端的间隔设有两个踏板,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枢转连接于一个所述踏板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设有一第一挡泥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枝陈敏毅江喜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