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高效循环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能源的日益匮乏是制约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传统水工质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在500~700℃时具有循环热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系统简单紧凑,安全性好,不需要设置除氧、除盐、排污及疏放水设施等优势,可以在提升系统热功转换效率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因此,开发超临界二氧化碳先进动力循环技术提高机组性能对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水蒸汽物性差异巨大。在锅炉中,相对于水/水蒸汽,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密度高,导热能力低,比热容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相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较水/水蒸汽具有更差的传热能力。特别是对于锅炉的炉膛受热面,为了保证水冷壁管子材料的正常工作,就需要管内的二氧化碳具有更高的对流传热能力,即更高的管内流速。同时考虑到水工质锅炉的炉膛受热面内工质以液态形态存在,密度较大,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的炉膛中,工质以气态形态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所述炉墙受热面布置于锅炉的炉墙内侧,炉墙受热面中的工质从锅炉炉膛底部引入,从锅炉顶部的四周炉墙引出,其特征在于,沿工质流程,所述炉墙受热面依次分为炉膛底部受热面、燃烧器区受热面、炉膛中部受热面和锅炉上部炉墙受热面,燃烧器区受热面的管排以相对于锅炉烟道烟气主流方向一定倾角螺旋布置,炉膛底部受热面、炉膛中部受热面和锅炉上部炉墙受热面的管排采取相对于烟道烟气主流方向为螺旋布置的方式或平行布置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所述炉墙受热面布置于锅炉的炉墙内侧,炉墙受热面中的工质从锅炉炉膛底部引入,从锅炉顶部的四周炉墙引出,其特征在于,沿工质流程,所述炉墙受热面依次分为炉膛底部受热面、燃烧器区受热面、炉膛中部受热面和锅炉上部炉墙受热面,燃烧器区受热面的管排以相对于锅炉烟道烟气主流方向一定倾角螺旋布置,炉膛底部受热面、炉膛中部受热面和锅炉上部炉墙受热面的管排采取相对于烟道烟气主流方向为螺旋布置的方式或平行布置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底部受热面和所述燃烧器区受热面由燃烧器最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线向下1.5m处分开,燃烧器设置于锅炉炉膛下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区受热面和所述炉膛中部受热面由距离锅炉炉膛最下端高度为0.5~0.7倍炉膛高度处分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锅炉炉墙受热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中部受热面和锅炉上部炉墙受热面由距离炉膛最下端高度为0.8~0.9倍炉膛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凯,杨涛,张翔,乌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