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5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包括导热管道本体、进气管以及固定罩,所述导热管道本体还包括紧固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罩内设有导向罩、进气管与出气管,使得通过在固定罩一侧设有的风机能够有效的通过引导管实现固定罩与导热管道本体之间的气体进行有效的流通,同时通过在进气管与出气管中分别设有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使得固定罩与导热管道本体之间的气流能够进行定向疏导,从而使得导热管道本体内的气流能够通过固定罩内设有的电热丝进行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有效的循环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热管道本体中余热在长距离输送时进行有效的保温加热并防止溢散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A Heat Conducting Pipe Structure for Waste Heat Furnace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o Prevent Temperature Spill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止温度溢散结构
,具体为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余热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余热炉在进行余热输送时需要借助导热管道对余热能量进行输送,而现有技术中的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导热管道在将余热炉内的余热能量进行长距离输送时,极易出现大量能量浪费的情况,使得余热炉内的余热能量出现大范围的散失,极大的降低了余热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火电厂的发电效率造成能源浪费,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包括导热管道本体、进气管以及固定罩,所述导热管道本体还包括紧固架,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外围两端均与所述紧固架套接,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用于作为火电厂用余热的传输装置,所述紧固架用于作为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连接装置,所述固定罩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防止温度溢散的装置。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外围两端的所述紧固架共设有两个,所述紧固架呈U型,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呈工字型,两个所述紧固架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紧固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紧固架靠近边缘处螺纹连接有紧固丝杆,所述导热管道本体两端的所述紧固丝杆外围套接有固定环,所述紧固架上的所述紧固丝杆共设有六个,六个所述紧固丝杆呈正六边形排布,所述固定环用于作为两个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密封装置,所述固定环呈圆环型,所述固定环内径尺寸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孔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本体还包括:防护网罩,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内壁焊接有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防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本体外围插接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贯通,所述进气管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进气装置,所述出气管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的出气装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均设有三十六个,三十六个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呈间隔式排布,三十六个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外围一端焊接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与所述固定罩内壁焊接,所述导向罩用于作为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中气流的流动范围的限定装置。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管内壁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作为所述进气管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的限定装置。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管内壁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作为所述出气管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的限定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罩还包括:电热丝;风机,所述固定罩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固定罩外围四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固定罩外围四周插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罩,所述风机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引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用于作为所述风机出风方向的引导装置,所述电热丝用于作为所述风机出风的加热装置。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围的所述固定罩外围通过罗刷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电热丝一侧的所述固定罩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蜂窝网罩,所述蜂窝网罩用于作为防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罩外围套接有保温层,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外围的所述导热管道本体与所述导向罩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氮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热管道本体外围设有的固定罩,并在固定罩内设有导向罩、进气管与出气管,使得通过在固定罩一侧设有的风机能够有效的通过引导管实现固定罩与导热管道本体之间的气体进行有效的流通,同时通过在进气管与出气管中分别设有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使得固定罩与导热管道本体之间的气流能够进行定向疏导,从而使得导热管道本体内的气流能够通过固定罩内设有的电热丝进行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有效的循环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热管道本体中余热在长距离输送时进行有效的保温加热并防止溢散,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且在导热管道本体外围两端通过设有的紧固架与紧固丝杆,使得相邻两个导热管道本体能够通过固定环实现密封固定大大降低了相邻两个导热管道本体在进行余热传输时造成的余热溢散的情况,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道本体工字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热管道本体L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热管道本体;11-防护网罩;12-紧固架;13-紧固丝杆;14-固定环;2-进气管;21-第一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3-出气管;24-导向罩;3-固定罩;31-电热丝;32-蜂窝网罩;33-氮气;34-风机;35-保护壳;36-引导管;37-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包括导热管道本体1;进气管2;以及固定罩3,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还包括:防护网罩11,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内壁焊接有防护网罩11,所述防护网罩11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防护装置,使得导热管道本体1内部流动的气体中的杂物实现有效的阻隔,从而达到放置杂物进入到进气管2与出气管23中造成阻塞而降低热传导效果,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还包括紧固架12,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两端的所述紧固架12共设有两个,方便将多个导热管道本体1实现有效的连接从而方便火电厂用的余热炉进行热传导实现方便传输的目的,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呈工字型,所述紧固架12呈U型,通过U型紧固架12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导热管道本体1进行固定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有效的紧固加强相邻两个导热管道本体1的连接效果,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两端均与所述紧固架12套接,两个所述紧固架12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滑动连接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所述紧固架12还包括:固定环14,通过固定环14能够有效的起到对相邻的两个导热管本体1进行密封连接,从而促进热传导效果避免温度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道本体(1);进气管(2);以及固定罩(3),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还包括紧固架(12),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两端均与所述紧固架(12)套接,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罩(3);其中,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用于作为火电厂用余热的传输装置,所述紧固架(12)用于作为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连接装置,所述固定罩(3)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防止温度溢散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道本体(1);进气管(2);以及固定罩(3),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还包括紧固架(12),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两端均与所述紧固架(12)套接,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罩(3);其中,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用于作为火电厂用余热的传输装置,所述紧固架(12)用于作为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连接装置,所述固定罩(3)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防止温度溢散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两端的所述紧固架(12)共设有两个,所述紧固架(12)呈U型,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呈工字型,两个所述紧固架(12)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架(12)还包括:固定环(14);其中,所述紧固架(12)靠近边缘处螺纹连接有紧固丝杆(13),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两端的所述紧固丝杆(13)外围套接有固定环(14),所述紧固架(12)上的所述紧固丝杆(13)共设有六个,六个所述紧固丝杆(13)呈正六边形排布,所述固定环(14)用于作为两个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密封装置,所述固定环(14)呈圆环型,所述固定环(14)内径尺寸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孔径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还包括:防护网罩(11);其中,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内壁焊接有防护网罩(11),所述防护网罩(11)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防护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用余热炉导热管道防止温度溢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外围插接有进气管(2)与出气管(23),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出气管(23)均与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贯通,所述进气管(2)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进气装置,所述出气管(23)用于作为所述导热管道本体(1)的出气装置,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出气管(23)均设有三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长武魏厚玉刘士源王清亮周鑫王春良孙振京田乐王颖麟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