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9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其优点在于接头在安装时,只需将握住两部分相对插接即可,无需任何工具,就能保证牢固性和密封性;接头在拆卸时,只需握住并同时按住两个按钮,然后将另一部分抽出即可,无需转动,这样即使在波纹管两端被固定的状态下,利用波纹管的伸缩性,也能将接头顺利拆卸,便携程度显著提高,特别适用于直径在8‑15cm的波纹管。另外,不管是握住插接还是握住按压、再抽出等步骤,符合惯用的用力方式,所以操作起来特别顺手,有助于节省时间。

A Portable Joint for Double Wall Be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纹管
,具体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
技术介绍
双壁波纹管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在诸多行业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双壁波纹管在使用时需要经常用到接头,传统波纹管接头基本是采用螺纹管连接的,在安装或拆卸时需要用到扳手等工具,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波纹管在连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波纹管两端头都是与设备或管道固定连接的,此时位于波纹管中间的接头是无法相对转动的,这样拆卸工作变得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其解决了传统双壁波纹管接头连接和拆卸较为麻烦的缺陷,并提出了些改进的地方。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所述接头包括内管法兰、内管体、外管法兰和外管体,所述内管法兰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内管体连接,所述外管法兰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管体连接;所述内管体的外壁设有突出环体,所述外管体的管壁内部开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柱,所述空腔的内外侧均开有通道,空腔内侧通道活动穿插有第一齿轮杆,所述第一齿轮杆一端与传动齿轮柱垂直啮合连接,第一齿轮杆另一端设有限位块,且在限位块与外管体之间的第一齿轮杆上套有弹簧,空腔外侧通道活动穿插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内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杆,所述第二齿轮杆与传动齿轮柱垂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杆与第一齿轮杆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传动齿轮柱的上下侧;在突出环体的顶端以及限位块的底端设有宽度相同的卡接平面,且位于突出环体顶端的卡接平面与内管法兰的间距等于限位块的纵向厚度,位于限位块底端的卡接平面与外管法兰的间距等于突出环体的纵向厚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突出环体的外侧结构与限位块的内侧结构相同,且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时,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间距等于突出环体的外径,限位块与外管体的间距等于卡接平面的宽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突出环体的外侧与限位块的内侧均设成两个三角形突出的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一齿轮杆插进收纳槽内,收纳槽用于收纳压缩后的弹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管体的底端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钮的内端设有防脱卡块。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管法兰和外管法兰的一端面上均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波纹管的插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接头在安装时,只需将握住两部分相对插接即可,无需任何工具,就能保证牢固性和密封性;接头在拆卸时,只需握住并同时按住两个按钮,然后将另一部分抽出即可,无需转动,这样即使在波纹管两端被固定的状态下,利用波纹管的伸缩性,也能将接头顺利拆卸,便携程度显著提高,特别适用于直径在8-15cm的波纹管。另外,不管是握住插接还是握住按压、再抽出等步骤,符合惯用的用力方式,所以操作起来特别顺手,有助于节省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剖面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空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接头内管体和外管体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插接状态下按钮按下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管法兰,2-内管体,3-外管法兰,4-外管体,5-突出环体,6-空腔,7-转轴,8-传动齿轮柱,9-第一齿轮杆,10-限位块,11-弹簧,12-按钮,13-第二齿轮杆,14-卡接平面,15-收纳槽,16-密封圈,17-防脱卡块,18-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接头包括内管法兰1、内管体2、外管法兰3和外管体4,内管法兰1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内管体2连接,外管法兰3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管体4连接;内管体2的外壁设有突出环体5,外管体4的管壁内部开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空腔6,空腔6内均安装有转轴7,转轴7上设有传动齿轮柱8,空腔6的内外侧均开有通道,空腔6内侧通道活动穿插有第一齿轮杆9,第一齿轮杆9一端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第一齿轮杆9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0,且在限位块10与外管体4之间的第一齿轮杆9上套有弹簧11,空腔6外侧通道活动穿插有按钮12,按钮12的内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杆13,第二齿轮杆13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杆13与第一齿轮杆9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传动齿轮柱8的上下侧;在突出环体5的顶端以及限位块10的底端设有宽度相同的卡接平面14,且位于突出环体5顶端的卡接平面14与内管法兰1的间距等于限位块10的纵向厚度,位于限位块10底端的卡接平面14与外管法兰3的间距等于突出环体5的纵向厚度。突出环体5的外侧结构与限位块10的内侧结构相同,这样插接时能更加切合。且当弹簧11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时,两个限位块10的间距等于突出环体5的外径,限位块10与外管体4的间距等于卡接平面14的宽度。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突出环体5的外侧与限位块10的内侧均设成两个三角形突出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限位块10的外侧设有收纳槽15,第一齿轮杆9插进收纳槽15内,收纳槽15用于收纳压缩后的弹簧11。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内管体2的底端嵌设有密封圈16,在卡接完成时,密封圈16会紧紧的抵在外管法兰3上,保证连接的密闭性。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按钮12的内端设有防脱卡块17,其防止按钮12直接从外侧通道抽出,导致第二齿轮杆13与传动齿轮柱8无法啮合连接。作为一种实施例结构,内管法兰1和外管法兰3的一端面上均开有环形凹槽18,环形凹槽18用于波纹管的插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原理:两截波纹管需要对接时,将外管法兰3和内管法兰1分别连接在波纹管的端头,然后将内管体2插进外管体4内部,使突出环体5将两个限位块10向外推动,第一齿轮杆9向外侧移动,此时在传动齿轮柱8的传动下,第二齿轮杆13以及按钮12逐渐向内移动,当内管体2底端接触到外管法兰3时,弹簧11压缩收纳至收纳槽15内,限位块10恰好与外管体4接触并立即回弹恢复原位,卡接平面14完成卡接,使得内管体2无法抽出,且形成了两截波纹管之间的内部密封连通,即完成了对接,此时状态如图5所示。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两个按钮12同时按压下,第二齿轮杆13往内侧移动,在传动齿轮8的转动带动下,第一齿轮杆9往外侧移动,使得两个限位块10往外侧移动,直到限位块10与外管体4接触,此时按钮12无法继续按动,突出环体5和限位块10上的卡接平面14恰好错开,此时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即可直接将内管体2抽出,完成拆卸过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内管法兰(1)、内管体(2)、外管法兰(3)和外管体(4),所述内管法兰(1)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内管体(2)连接,所述外管法兰(3)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管体(4)连接;所述内管体(2)的外壁设有突出环体(5),所述外管体(4)的管壁内部开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空腔(6),所述空腔(6)内均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设有传动齿轮柱(8),所述空腔(6)的内外侧均开有通道,空腔(6)内侧通道活动穿插有第一齿轮杆(9),所述第一齿轮杆(9)一端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第一齿轮杆(9)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0),且在限位块(10)与外管体(4)之间的第一齿轮杆(9)上套有弹簧(11),空腔(6)外侧通道活动穿插有按钮(12),所述按钮(12)的内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杆(13),所述第二齿轮杆(13)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杆(13)与第一齿轮杆(9)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传动齿轮柱(8)的上下侧;在突出环体(5)的顶端以及限位块(10)的底端设有宽度相同的卡接平面(14),且位于突出环体(5)顶端的卡接平面(14)与内管法兰(1)的间距等于限位块(10)的纵向厚度,位于限位块(10)底端的卡接平面(14)与外管法兰(3)的间距等于突出环体(5)的纵向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壁波纹管用便携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内管法兰(1)、内管体(2)、外管法兰(3)和外管体(4),所述内管法兰(1)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内管体(2)连接,所述外管法兰(3)一端面与波纹管连接,另一端面与外管体(4)连接;所述内管体(2)的外壁设有突出环体(5),所述外管体(4)的管壁内部开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空腔(6),所述空腔(6)内均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设有传动齿轮柱(8),所述空腔(6)的内外侧均开有通道,空腔(6)内侧通道活动穿插有第一齿轮杆(9),所述第一齿轮杆(9)一端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第一齿轮杆(9)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0),且在限位块(10)与外管体(4)之间的第一齿轮杆(9)上套有弹簧(11),空腔(6)外侧通道活动穿插有按钮(12),所述按钮(12)的内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杆(13),所述第二齿轮杆(13)与传动齿轮柱(8)垂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杆(13)与第一齿轮杆(9)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传动齿轮柱(8)的上下侧;在突出环体(5)的顶端以及限位块(10)的底端设有宽度相同的卡接平面(14),且位于突出环体(5)顶端的卡接平面(14)与内管法兰(1)的间距等于限位块(10)的纵向厚度,位于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斯波纹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