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09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加药系统依次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配药箱、药剂桶、药剂输送单元和汽水分离器,药剂输送单元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计量泵、第二加热装置、药剂输送盘、加药管、井口控制阀,在井口上方设置有三通阀,在加药管下端设置有注药管重锤,在加药管的外壁设置有套装保护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导管深入的方法将药剂加入地热井深处,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药效,有效的减少管道的腐蚀,延长管道的寿命,保证了机组连续稳定的运行。

Drug Feeding System and Scale Removal Method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in Geotherma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热管道内部除垢系统以及具体的运行操作步骤,特别涉及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二、
技术介绍
:地热做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环保意识愈发强烈的今天,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在利用过程中地热水因含矿物质较多,极易产生结垢现象,造成井口堵塞、井上设备损坏等情况,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投资损失。地热水都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在地热水从地热井输送出来后,原可以溶解在地下热水中的矿物质,比如碳酸钙、硅酸钙、硫酸钙等,由于温度及压力的变化使其超过饱和状态,从而在井壁或管壁上结垢。现有的除垢方法:①、采用机械除垢的方法仅能清除井管内部分垢质,紧靠管壁及井上设备内结垢现象无法彻底清除,仍然给设备运行带来很大隐患。②、采用固体化学药块溶解法受井内温度影响较大,药块溶解难以控制,并且实施难度大,容易堵塞加药管道。③、从井口将阻垢剂加入,则无法阻止井壁结垢,而地热井井壁结垢则会影响地热利用,严重时井口会因结垢彻底堵死,造成重大损失。(典型例子:西藏那曲地热电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使用过的药剂管抽出检查,发现管壁磨损断裂的情况,经过认真的分析后,发现生产井随着蒸汽流量的增加,加药管在出口三通处与管壁之间产生摩擦碰撞,从而使加药管断裂;羊易地热电站的两口地热井向井下加药时,在一次停机后,第三日机组准备启东时,发现药剂无法加入,经检查药剂因低温凝固造成管路堵塞(羊易当地冬季夜间温度最低达零下20℃左右)。因此采用合理的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对地热水阻垢、除垢效果的优劣具有很大意义。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及除垢方法,通过对井口的加药可减少管道的腐蚀,延长管道的寿命,保证了机组连续稳定的运行。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依次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配药箱、药剂桶、药剂输送单元和汽水分离器,所述药剂输送单元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计量泵、第二加热装置、药剂输送盘、加药管、井口控制阀,所述井口上方设置有三通阀,所述加药管的一端与药剂输送盘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所述加药管下端的外壁设置有注药管重锤,所述加药管的另一端贯穿三通阀至地热井内,所述加药管的外壁设置有套装保护管,所述套装保护管位于井口出口的三通阀处,所述三通阀的右侧设置有输出管道,在所述输出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井口控制阀、汽水分离器,所述位于生产井内的加药管的底端设置有加药重锤。所述配药箱中设置有扇叶搅拌棒,在所述配药箱与药剂桶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转移泵和第一阀门,所述计量泵有两个,所述每个计量泵所在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器。一种利用上面所述的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来除垢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①药剂的配置:将原液与脱盐水1:2的比例加入配药箱中,通过设置在配药箱中的扇叶搅拌棒将液体均匀搅拌15分钟即可,搅拌完成后启动转移泵和第一阀门,将配置好的稀释液转移至药剂桶中;②药剂输送单元:打开第二阀门,启动计量泵和药剂输送盘,根据设定或给出的频率将药剂通过加药管输送至井下加药的位置,关闭药剂输送盘,根据药剂残留的浓度,调整加药量并重复上述操作;根据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第二温度控制器调节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③、停止加药工序:若加药装置停止时,先关闭生产主阀,将药剂切换成脱盐水,使整个管道充满脱盐水后方可停止加药。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加药管贯穿三通阀的位置设置有套装保护管,经过反复试验,在加药管外壁设置套装保护管使加药管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因水流横向冲击力或加药管在三通处与管壁产生强烈摩擦造成磨损断裂的情况,提高了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在加药管的底端设置有加药管重锤,防止因井下地热水冲击导致加药管无法到达要求的深度,使药剂能够充分的发挥药效。3、本专利技术在药剂桶至计量泵之间的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在药剂输送盘前的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通过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第二温度控制器确保整个药剂输送管道输送通畅,避免了类似羊易地热电站发生的药剂因低温凝固造成的管路堵塞的情况。4、本专利技术中的药剂通过转移泵直接进入药剂桶,全部进入密闭的环境,避免了因人为操作不当药剂飞溅造成人体及环境的危害。5、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管深入的方法将药剂加入地热井深处,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药效,有效的减少管道的腐蚀,延长管道的寿命,保证了机组连续稳定的运行。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但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加药系统依次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配药箱1、药剂桶3、药剂输送单元和汽水分离器18,药剂输送单元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6、计量泵8、第二加热装置10、药剂输送盘12、加药管13、井口控制阀17,在井口上方设置有三通阀15,在加药管13的一端与药剂输送盘12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加药管9下端的外壁设置有注药管重锤11,在加药管13的另一端贯穿三通阀15至地热井内,在加药管13的外壁设置有套装保护管14,套装保护管14位于井口出口的三通阀15处,在三通阀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管道,在所述输出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井口控制阀17、汽水分离器18,位于生产井内的加药管13的底端设置有加药重锤16。在配药箱1中设置有扇叶搅拌棒2,在配药箱1与药剂桶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转移泵4和第一阀门5,其中:计量泵8有两个,每个计量泵8所在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9,在第一加热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器7,在第二加热装置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器11。实施例2: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来除垢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①药剂的配置:将原液与脱盐水1:2的比例加入配药箱1中,通过设置在配药箱1中的扇叶搅拌棒2将液体均匀搅拌15分钟即可,搅拌完成后启动转移泵4和第一阀门5,将配置好的稀释液转移至药剂桶3中;②药剂输送单元:打开第二阀门9,启动计量泵8和药剂输送盘12,根据设定或给出的频率将药剂通过加药管13输送至井下加药的位置,关闭药剂输送盘12,根据药剂残留的浓度,调整加药量并重复上述操作;根据第一温度控制器7和第二温度控制器11调节第一加热装置6和第二加热装置10;加药管13采用Φ8×2的不锈钢盘管,由加药装置经井口深入井下;套装保护管14采用Φ57×3不锈钢管,固定于井口上下结构上,使加药管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因水流横向冲击力造成左右摆动;③、停止加药工序:若加药装置停止时,先关闭生产主阀,将药剂切换成脱盐水,使整个管道充满脱盐水后方可停止加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依次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配药箱(1)、药剂桶(3)、药剂输送单元和汽水分离器(18),所述药剂输送单元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6)、计量泵(8)、第二加热装置(10)、药剂输送盘(12)、加药管(13)、井口控制阀(17),所述井口上方设置有三通阀(15),所述加药管(13)的一端与药剂输送盘(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加药管(9)下端的外壁设置有注药管重锤(11),所述加药管(13)的另一端贯穿三通阀(15)至地热井内,所述加药管(13)的外壁设置有套装保护管(14),所述套装保护管(14)位于井口出口的三通阀(15)处,所述三通阀(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管道,在所述输出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井口控制阀(17)、汽水分离器(18),所述位于生产井内的加药管(13)的底端设置有加药重锤(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依次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配药箱(1)、药剂桶(3)、药剂输送单元和汽水分离器(18),所述药剂输送单元包括经管路顺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6)、计量泵(8)、第二加热装置(10)、药剂输送盘(12)、加药管(13)、井口控制阀(17),所述井口上方设置有三通阀(15),所述加药管(13)的一端与药剂输送盘(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加药管(9)下端的外壁设置有注药管重锤(11),所述加药管(13)的另一端贯穿三通阀(15)至地热井内,所述加药管(13)的外壁设置有套装保护管(14),所述套装保护管(14)位于井口出口的三通阀(15)处,所述三通阀(15)的右侧设置有输出管道,在所述输出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井口控制阀(17)、汽水分离器(18),所述位于生产井内的加药管(13)的底端设置有加药重锤(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井下管道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箱(1)中设置有扇叶搅拌棒(2),在所述配药箱(1)与药剂桶(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转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孙建华海广星芦红宋光蕾于满洪张振海郭昂段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