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085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一至多个单元泵站,单元泵站包括框架、潜污泵和连通管道,潜污泵安装在框架上,连通管道与潜污泵连通并且于框架铺设;连通管道用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框架;安装潜污泵到所述框架上并对应地铺设连通管道,形成单元泵站;固定一个至多个单元泵站,将连通管道连通至地面排水管道或将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再连通至地面排水管道。采用预制单元泵站的施工方法,节省了围堰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及排水的设备费,既提高了污水泵站的施工效率,又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破坏以及现状水体稳定性的影响,免除了围堰施工和水下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

Assembled Sewage Pumping Sta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整治、污水治理
,具体而言,涉及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命脉,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污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长。过度的污染直接引起了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水,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水体污染形势相当严峻,水体黑臭现象已非常普遍。地表水水质急需改善,尤其黑臭水体治理。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由于水流较大、工期紧,污水泵站作为黑臭水体治理重要部分,如何快速建造污水泵站又不破坏现状水体环境成为项目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的污水泵站施工工序是围堰排水、浇筑混凝土基础、安装导杆及泵座、安装泵体、安装出水管及附件。整个施工过程耗时长、耗材多、耗能大,消耗了较大的成本,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一般的施工方法需要改造既有的污水设备结构,容易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的破坏,且不利于现状水体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作业简单、安全、灵活、耗时短的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一至多个单元泵站,所述单元泵站包括框架、潜污泵和连通管道,所述潜污泵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潜污泵连通并且于所述框架铺设;所述连通管道用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当所述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多个所述单元泵站时,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分别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或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潜污泵沿所述滑槽升降且所述潜污泵上设有挂吊结构。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上形成有将所述连通管道在横截面上围合于其中的框体。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潜污泵的基座,所述基座为混凝土基座。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基座中埋设有预埋固定件,所述潜污泵通过所述预埋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外围沿周向设有过滤网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框架;安装潜污泵到所述框架上并对应地铺设连通管道,形成单元泵站;固定一个至多个单元泵站,将连通管道连通至地面排水管道或将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再连通至地面排水管道。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该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框架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位置浇筑基座,在浇筑基座时直接在其中预埋用于安装潜污泵的预埋固定件。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基座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采用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6且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0的抗渗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框架、连通管道上的钢/铁制配件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涂层厚度≥0.40mm,包括底漆一层及面漆三层。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采用级别为加强级的环氧煤沥青或环氧煤沥青涂料进行防腐处理。作为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固定单元泵站时,将框架吊装就位并调平后,通过螺杆将框架固定到墙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预制单元泵站后安装,节省了围堰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及排水的设备费,既提高了污水泵站的施工效率,又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破坏以及现状水体稳定性的影响,免除了围堰施工和水下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达到了安全文明施工的效果,且能够根据作业环境、搭建条件、排量需求等灵活的搭建不同规模的污水泵站。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的单元泵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预埋固定件在基座中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所采用的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单元泵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拼装式污水泵站的单元泵站外部结构示意图。图标:1-框架;2-潜污泵;3-连通管道;4-基座;5-预埋固定件;6-框体;7-滑槽;8-过滤网片;9-管箍;10-单元泵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例。但是,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拼装式污水泵站及其施工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一至多个单元泵站10,单元泵站10包括框架1、潜污泵2和连通管道3,潜污泵2安装在框架1上,连通管道3与潜污泵2连通并且于框架1铺设。连通管道用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当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多个单元泵站时,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分别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或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该拼装式污水泵站的单元泵站10可以在地面上搭建,而后再进行安装,是一种预制的泵站。单元泵站10的安装规模和数量依据污水的排量需求进行模块化的拼装,可以设置为一个至多个,能够随着安装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地配置。框架1可以由型钢拼接而成,具体可以焊接成长方体型框架1,设置四条平行且横截面分布在方形的四个点上的型钢,该型钢的长度延伸方向即为框架1的高度方向,在框架1的高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焊接一圈型钢,对框架1进行加固,使得框架1的结构稳定性更高。框架1的尺寸和结构强度依据潜污泵2的设置深度和排量设计,可以理解的是,型钢的规格强度越高、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至多个单元泵站,所述单元泵站包括框架、潜污泵和连通管道,所述潜污泵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潜污泵连通并且于所述框架铺设;所述连通管道用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当所述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多个所述单元泵站时,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分别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或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至多个单元泵站,所述单元泵站包括框架、潜污泵和连通管道,所述潜污泵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潜污泵连通并且于所述框架铺设;所述连通管道用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当所述拼装式污水泵站包括多个所述单元泵站时,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分别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或多个单元泵站上的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后与地面排水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潜污泵沿所述滑槽升降且所述潜污泵上设有挂吊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形成有将所述连通管道在横截面上围合于其中的框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潜污泵的基座,所述基座为混凝土基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污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埋设有预埋固定件,所述潜污泵通过所述预埋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峻石赵宸刘彬彬李志鹏余斌罗银凤李建光张大欢宛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