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建设的面层结构,尤指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在道路建设工程实践中,长寿命道路的建成是道路建设工程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长寿命道路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长寿命基层,另一部分是长寿命面层。然而,在道路工程实践经验中,由滁州市公路部门自行研创的“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技术,已经验证了长寿命基层,但是目前并未建设有对应长寿命基层铺筑的长寿命面层,如何在长寿命基层上铺筑一种面层,使得面层的寿命也能与基层同步,共同达到长寿命,使道路工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命,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在道路工程的实际实践中,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两层或三层沥青砼结构设计进行路面铺筑,即上、下面层或上、中、下面层结构加透层封层粘层功能层,厚度一般在10~20cm之间,但工程实践经验中这种传统结构并不能达到长寿命应用,而且用于建设使用的路面材料较多,在使用周期内产生的垃圾也较多,对成本、原材料的长期发展均不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公开一种道路建设的面层结构,尤指一种长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结构主要包括自基层顶面依次由下至上铺设的透层、应力吸收层、下粘层、封水加强层、中粘层、应力释放层、上粘层和磨耗层,整体厚度为5~10cm;其中所述透层为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喷层,所述应力吸收层为稀浆封层,所述上、中、下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喷层,所述封水加强层为高韧超薄沥青层,所述应力释放层为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磨耗层为薄层沥青混合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结构主要包括自基层顶面依次由下至上铺设的透层、应力吸收层、下粘层、封水加强层、中粘层、应力释放层、上粘层和磨耗层,整体厚度为5~10cm;其中所述透层为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喷层,所述应力吸收层为稀浆封层,所述上、中、下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喷层,所述封水加强层为高韧超薄沥青层,所述应力释放层为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磨耗层为薄层沥青混合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层为高渗透结构的阳离子慢裂型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层,喷洒量为1.0~2.0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浆封层为通过高弹高粘SBS改性乳化沥青拌制的稀浆,厚度为0.5~1.0cm;稀浆封层由0~3mm细集料、3~5mm较粗集料与乳化沥青混合组成,且细集料与较粗集料的质量比为30~40:60~70,油石比为9%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粘层、中粘层与下粘层均为高弹高粘SBS改性乳化沥青层,喷洒量为0.5~1.2k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加强层为高韧热拌超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1.0~2.0cm,且高韧超薄沥青层由沥青与集料混合组成,其中油石比为7.2~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沥青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层为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2.0~7.0cm,沥青混合料层由三种规格的石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辉,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长成桥梁隧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