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711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主要包括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关键的一部分是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提取和扩繁。我们将被侵染致死的虫尸用研磨器研磨匀浆,纱布过滤,采用差数离心法,将提取到的病毒悬浊液喷洒在幼虫虫体上,通过此方法对该病毒进行扩繁。被侵染的幼虫出现生理紊乱,取食量明显减小,身体逐渐变黑等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异性强、毒力高、稳定性好、安全无害,用后能引起害虫群体病毒疾病的流行传播,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自然控制害虫消长,导致相继世代持续带毒,感染死亡,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大规模防治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Drugs for Emulsion of 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
技术介绍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作为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多食性的检验检疫性害虫,可危害多种植物,在我国寄主植物达49科108属175种,其中苹果、梨、桃、杏、柿、山楂、李、核桃、葡萄、樱桃等果树树种都是其危害对象。美国白蛾于1979年入侵我国,目前在吉林、辽宁、天津、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市)均有分布,并有进一步扩散传播的趋势,给我国林木、果树、蔬菜等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曾有报道表明,2004年美国白蛾的发生面积11.7万平方公顷,在全国所造成的非经济损失合计为140.35亿元,平均为每公顷损失11.99万元。目前,国际上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基本上是靠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化学防治,我国对美国白蛾的防治也是以喷洒化学农药为主,累计已花费数十亿元,虽然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效果,但美国白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问题已日益凸显。此外,化学防治还造成环境污染、杀伤天敌等问题,造成了年年防虫、年年有灾的局面,很显然不符合生态和可持续控制的有害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首先确定在美国白蛾肠道内存在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美国白蛾宏基因组检测分析,发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基因组序列全长132959bp,G+C含量45.1%,有148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50多种多肽。基于系统学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拥有group I NPVs中的特有基因如gp64、ie‑2、ptp‑1等,推断HcNPV属于group I NPVs,并且与CfMNPV或Op MNPV非常相似。另外,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拥有6个独特ORFs,他们分别是ORF 71、ORF 41、ORF 99、ORF 100、ORF121、ORF 148。

【技术特征摘要】
1.首先确定在美国白蛾肠道内存在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美国白蛾宏基因组检测分析,发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基因组序列全长132959bp,G+C含量45.1%,有148个开放阅读框(ORFs),编码50多种多肽。基于系统学上的亲缘关系以及拥有groupINPVs中的特有基因如gp64、ie-2、ptp-1等,推断HcNPV属于groupINPVs,并且与CfMNPV或OpMNPV非常相似。另外,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拥有6个独特ORFs,他们分别是ORF71、ORF41、ORF99、ORF100、ORF121、ORF148。2.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提取和悬液的制备。将低温保存的被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的美国白蛾虫尸放到收集管中,低温保存。用0.2%次氯酸钠消毒幼虫5min,灭菌水冲洗2遍,加入灭菌水,将死虫用研磨器研磨匀浆,稀释后3层纱布过滤。病毒提取采用差数离心法,滤液经500r/min离心15min,弃沉淀,上清液采用5000r/min离心20min,如此重复3次,获得病毒多角体悬液,血球计数板计数测得病毒浓度,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3.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扩繁。病毒增殖室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寅亮刘雨林闻鸣陈琪任炳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