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47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透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包括主导管、控制显示装置和若干充气装置,所述主导管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若干所述充气装置依次沿着主导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均包括气囊和安装在气囊上的加压放气部件,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主导管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控制部件、报警器、计时器、蓄电池和用于供蓄电池充电的USB充电插口,所述控制开关部件包括限位管和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了人力,提升工作效率,维护血液透析中心的无陪护原则,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
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由于可以使用数年,时间久了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功,比如血栓,纤维蛋白鞘,低血压,导管深处折叠,导管腐蚀等原因引起的导管流量不佳。临床上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应用尿激酶10万U封管,肝素钠25000U封管,血液透析时用手拎导管的皮下隧道段,血透时服用升压药及拍片后根据情况更换导管。用手拎导管费时费力,让家属拎不符合血液净化中心的无陪护原则。护士同时管好多个病人,还有常规的一系列工作要做,应该用更高效的用具代替这初级费时的工作。由于血液透析长期导管血流量不佳,血液透析机器不断报警暂停导致清除毒素的效率降低,需要增加抗凝剂的剂量,有导致患者出血及血液透析管路体外凝血的风险。用手拎导管也容易把病菌由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皮下隧道口带入体内,导致患者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安装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控制显示装置(2)和若干与主导管(1)连通的设置在主导管(1)两侧的充气装置(3),所述主导管(1)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4),若干所述充气装置(3)依次沿着主导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3)均包括气囊(3a)和安装在气囊(3a)上的加压放气部件(3b),所述控制显示装置(2)包括设置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2a)、安装在定位安装板(2a)上的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和用于供蓄电池(2e)充电的USB充电插口(2f),所述报警部件和显示部件均与控制部件(2b)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部件(4)包括套设在主管道一端的限位管和安装在限位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1)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主导管(1)为中空半圆形结构,有弹性,可以调整角度,亲肤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气囊均为半球型结构,所述气囊的底部均将主导管包裹在内,所述气囊的下半部分为锥形结构,所述气囊的上半部分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气囊靠近主导管的一侧设有与主导管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加压放气部件靠近气囊的一端与气囊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放气部件包括连通管、安装在连通管远离气囊一端的按压囊和设置在连通管的外侧壁上的控制旋钮,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的按压囊连通,所述控制旋钮的底端设置在连通管内,所述控制旋钮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安装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定位安装板的靠近主管道内侧壁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板上设有供控制部件和蓄电池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报警器和计数器设置在定位安装板远离主导管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器,所述计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安装板上设有供USB充电插口安装的定位槽,所述蓄电池与USB充电插口电性连接。控制显示装置(2)上设有充电提示灯(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有盖板,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盖板能够固定设置在定位安装板上且位于安装槽的顶部。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应用多个气囊手动充气,根据患者导管位置进行个体化调节角度。计时报警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院内压疮的发生,保护患者皮肤的完整性,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血流量,提升体内毒素的清除率,减少抗凝剂的剂量,减少体外凝血的风险,减轻人力,提升工作效率,维护血液透析中心的无陪护原则,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主导管1,控制显示装置2,定位安装板2a,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USB充电插口2f,安装槽2g,充气装置3,气囊3a,加压放气部件3b,连通管3c,按压囊3d,控制旋钮3e,控制开关部件4,充电提示灯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安装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控制显示装置(2)和若干与主导管(1)连通的设置在主导管(1)两侧的充气装置(3),所述主导管(1)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4),若干所述充气装置(3)依次沿着主导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3)均包括气囊(3a)和安装在气囊(3a)上的加压放气部件(3b),所述控制显示装置(2)包括设置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2a)、安装在定位安装板(2a)上的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和用于供蓄电池(2e)充电的USB充电插口(2f),所述报警部件和显示部件均与控制部件(2b)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部件(4)包括套设在主管道一端的限位管和安装在限位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1)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主导管(1)为中空半圆形结构,有柔性和弹性,可以调整角度,亲肤材质制成,可以弯曲成环形绑在人体上。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包括主导管1、安装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控制显示装置2和若干与主导管1连通的充气装置3,所述主导管1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4,若干所述充气装置3依次沿着主导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3均包括气囊3a和安装在气囊3a上的加压放气部件3b,所述控制显示装置2包括设置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2a、安装在定位安装板2a上的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和用于供蓄电池2e充电的USB充电插口2f,所述报警部件和显示部件均与控制部件2b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部件4包括套设在主管道一端的限位管和安装在限位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1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通过控制主导管1和充气装置3实现对多个气囊3a进行手动充气,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导管位置进行角度调节,满足了对不同患者的使用的情况。每个所述气囊3a均为半球型结构,所述气囊3a的底部均将主导管1包裹在内,所述气囊3a的下半部分为锥形结构,所述气囊3a的上半部分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气囊3a靠近主导管1的一侧设有与主导管1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加压放气部件3b靠近气囊3a的一端与气囊3a连通,每个气囊3a均与主导管1连通,使得在手动充气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将多个气囊3a充满。所述加压放气部件3b包括连通管3c、安装在连通管3c远离气囊3a一端的按压囊3d和设置在连通管3c的外侧壁上的控制旋钮3e,所述连通管3c的一端与气囊3a连通,所述连通管3c的另一端与的按压囊3d连通,所述控制旋钮3e的底端设置在连通管3c内,所述控制旋钮3e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在手动充气时,能够通过调节控制旋钮3e来控制气量的流速,进而能够方便的对气囊3a进行充气作业。所述定位安装板2a为矩形结构,所述定位安装板2a的靠近主管道内侧壁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安装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控制显示装置(2)和若干与主导管(1)连通的设置在主导管(1)两侧的充气装置(3),主导管(1)为中空半圆形结构,所述主导管(1)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4),若干所述充气装置(3)依次沿着主导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3)均包括气囊(3a)和安装在气囊(3a)上的加压放气部件(3b),所述控制显示装置(2)包括设置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2a)、安装在定位安装板(2a)上的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和用于供蓄电池(2e)充电的USB充电插口(2f),所述报警器(2c)和显示部件均与控制部件(2b)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部件(4)包括套设在主管道一端的限位管和安装在限位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1)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1)、安装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控制显示装置(2)和若干与主导管(1)连通的设置在主导管(1)两侧的充气装置(3),主导管(1)为中空半圆形结构,所述主导管(1)的端部设有控制开关部件(4),若干所述充气装置(3)依次沿着主导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充气装置(3)均包括气囊(3a)和安装在气囊(3a)上的加压放气部件(3b),所述控制显示装置(2)包括设置在主导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安装板(2a)、安装在定位安装板(2a)上的控制部件(2b)、报警器(2c)、计时器(2d)、蓄电池(2e)和用于供蓄电池(2e)充电的USB充电插口(2f),所述报警器(2c)和显示部件均与控制部件(2b)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部件(4)包括套设在主管道一端的限位管和安装在限位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端设置在主导管(1)内,所述控制阀上半部分贯穿限位管并能够实现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囊(3a)均为半球型结构,所述气囊(3a)的底部均将主导管(1)包裹在内,所述气囊(3a)的下半部分为锥形结构,所述气囊(3a)的上半部分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气囊(3a)靠近主导管(1)的一侧设有与主导管(1)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加压放气部件(3b)靠近气囊(3a)的一端与气囊(3a)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文胡化刚余雁周薇张渊蔡晓萍刘彦英陈涵枝蒋琳绯秦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