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31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所述螺旋刀片结构分为刀片主钉、钉尾突起;所述钉尾突起固定于刀片主钉尾部;所述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的轴线夹角为130°;所述刀片主钉与钉尾突起为一体成型,组成一个整体螺旋刀片。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解决了目前临床上PFNA螺旋刀片内移穿透股骨头的问题,并且可以防止螺旋刀片置入过深,轴杆尾部被股骨近端外侧的骨皮质遮挡,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无法向外滑动,影响PFNA对骨折端的加压作用。

Fixation of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screw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
技术介绍
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内固定中,头髓钉具有力臂短、强度大、创伤小等优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是AO内固定学会在2004年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头髓钉,它将头颈部的固定方式,由拉力螺钉改为1枚螺旋刀片,而且通敲击“挤入”股骨头,减少了骨量的丢失。PFNA不但保留了传统头髓钉的优点,还提高了抗旋转和抗内翻能力,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PFNA临床应用的增多,一种与螺旋刀片特别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螺旋刀片向内移位,穿透股骨头,甚至穿透髋臼进入骨盆。PFNA螺旋刀片内移穿透股骨头是一种少见、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同时,由于术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将螺旋刀片主钉打入过深,使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由于螺旋刀片尾部被股骨外侧壁阻挡无法滑动,影响PFNA对骨折端的轴向加压作用。中国专利申请:CN201420700854.6,公开了一种头髓钉,包括:主杆,含第一和第二端部;交锁螺钉,在靠近主杆的第一端部处与主杆固定相连;股骨头颈固定物,在靠近主杆的第二端部处与主杆固定相连。股骨头颈固定物包括:主钉,含第一和第二端部,通过主杆上靠近其第二端部的第一斜孔而穿出由此使主钉在靠近其第二端部处与主杆固定连接并与主杆呈一倾斜角;以及伞形稳定装置,设置在主钉上靠近其第一端部处,并以主钉的长度方向为其打开或收拢的中心轴线。该专利技术的头髓钉能对股骨头颈部分经复位的骨折块起增强的固定和支撑作用从而使这些骨折块较不容易出现前后或左右移动或旋转进而使骨折复位更稳固。此外还可有效防止主钉从股骨头颈部分穿出或对其造成切割。但是关于一种防止螺旋刀片内移穿透股骨头,并且可以防止螺旋刀片置入过深,轴杆尾部被股骨近端外侧的骨皮质阻挡,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由于螺旋刀片无法滑动,影响PFNA对骨折端的轴向加压作用的螺旋刀片还未见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以避免螺旋刀片内移穿透股骨头,并且可以防止螺旋刀片置入过深的螺旋刀片设计,但这种刀片还未见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所述螺旋刀片结构分为刀片主钉、钉尾突起;所述钉尾突起固定于刀片主钉尾部;所述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的轴线夹角为13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刀片主钉与钉尾突起为一体成型,组成一个整体螺旋刀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钉尾突起为长方体形,长10毫米,宽5毫米,高5毫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夹角与股骨的颈干角一致,能够紧密贴附于股骨外侧壁。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钉尾突起和刀片主钉的结合处在螺旋刀片冠状面7点位置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螺旋刀片包括主螺旋刀面和副螺旋刀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主螺旋刀面的长度大于副螺旋刀面的长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螺旋刀片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涂层。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解决了目前临床上PFNA螺旋刀片内移穿透股骨头的问题,并且可以防止螺旋刀片置入过深,轴杆尾部被股骨近端外侧的骨皮质遮挡,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无法向外滑动,影响PFNA对骨折端的加压作用2、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增加了一个钉尾突起的结构,可有效避免螺旋刀片钉入位置过深,可使螺旋刀片在患者负重过程中有一定滑动空间,可对骨折处施加一定轴向压力,促进骨骼愈合。3、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夹角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可避免螺旋刀片内移,穿破股骨头形成并发症。4、本技术操作简单,操作时只有在打入螺旋刀片时密切螺旋刀片的尾部,当钉尾突起贴附在股骨外侧壁后,即停止打击螺旋刀片,实现精确固定。5、螺旋刀片包括主螺旋刀面和副螺旋刀面,所述主螺旋刀面的长度大于副螺旋刀面的长度,使得刀片主钉在打入过程中,作用力分布具有层次比例分布,有利于建立稳定置入通道,在固定过程中,有利于防止向内移位,6、旋刀片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涂层,使得螺旋刀片具有一定的滑动度,使螺旋刀片可向外滑动起到对骨折端的轴向加压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螺旋刀片与髓内钉配合示意图。附图3是螺旋刀片使用状态示意图。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螺旋刀片11.刀片主钉12.钉尾突起2.髓内钉3.股骨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螺旋刀片1结构分为刀片主钉11、钉尾突起12;所述钉尾突起12固定于刀片主钉11尾部;所述钉尾突起12与刀片主钉11的轴线夹角为130°。请参照图2,图2是螺旋刀片与髓内钉配合示意图,所述刀片主钉11与钉尾突起12为一体成型,组成一个整体螺旋刀片1;所述螺旋刀片1与髓内钉2配合固定骨折部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钉尾突起12可以防止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螺旋刀片的刀片主钉11在滑动过程中穿透股骨头,造成内固定失败。所述钉尾突起12为长方体形,长10毫米,宽5毫米,高5毫米;作用是:在打击螺旋刀片的刀片主钉11在进入股骨头过程中,依据钉尾突起12是是否紧贴附于股骨侧壁来判断螺旋刀片的刀片主钉11在打入的深度是否合适,预留一定的螺旋刀片的刀片主钉11的滑动空间,防止患者术后负重过程中螺旋刀片的刀片主钉11穿透股骨头。所述钉尾突起12与刀片主钉11夹角130°,与股骨的颈干角一致,且所述的钉尾突起12和刀片主钉11的结合处在螺旋刀片冠状面7点位置处,能够紧密贴附于股骨外侧壁。该角度以及位置分布是根据临床医生多次试验而获得最佳角度,该角度下效果最佳。所述的螺旋刀片包括主螺旋刀面和副螺旋刀面,所述主螺旋刀面的长度大于副螺旋刀面的长度,使得刀片主钉11在打入过程中,作用力分布具有层次比例分布,有利于建立稳定置入通道,在固定过程中,有利于防止向内移位。所述的螺旋刀片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涂层,使得螺旋刀片具有一定的滑动度,使螺旋刀片可向外滑动起到对骨折端的轴向加压作用。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的使用方法为:请参照图3,首先将髓内钉2置入股骨,然后将螺旋刀片1插入,使钉尾突起12指向股骨远离心脏一端,保持角度,不断使螺旋刀片1插入,依据钉尾突起12是否紧密贴附于股股外侧壁来判断刀片主钉11打入深度是否合适,预留一定的刀片主钉11的滑动空间。本技术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增加了一个钉尾突起12的结构,可有效避免螺旋刀片1钉入位置过深,可使螺旋刀片1在患者负重过程中有一定滑动空间,可对骨折处施加一定轴向压力,促进骨骼愈合。钉尾突起12与刀片主钉11夹角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可避免螺旋刀片内移,穿破股骨头形成并发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术后愈合,方便医生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刀片结构分为刀片主钉、钉尾突起;所述钉尾突起固定于刀片主钉尾部;所述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的轴线夹角为130°;所述刀片主钉与钉尾突起为一体成型,组成一个整体螺旋刀片;所述的钉尾突起和刀片主钉的结合处在螺旋刀片冠状面7点位置处;所述的螺旋刀片包括主螺旋刀面和副螺旋刀面;所述的螺旋刀片的外表面设有润滑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粗隆骨折固定螺旋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刀片结构分为刀片主钉、钉尾突起;所述钉尾突起固定于刀片主钉尾部;所述钉尾突起与刀片主钉的轴线夹角为130°;所述刀片主钉与钉尾突起为一体成型,组成一个整体螺旋刀片;所述的钉尾突起和刀片主钉的结合处在螺旋刀片冠状面7点位置处;所述的螺旋刀片包括主螺旋刀面和副螺旋刀面;所述的螺旋刀片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潮朱行飞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