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应敏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27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涉及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管,所述放置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滑轨,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转动管内壁靠近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该临床用检验采血管,通过微电机的设置,微电机带动传导棒转动,传导棒带动放置管在底座的上表面旋转,进而采血管也进行旋转,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血液中的血清分离,防止了血清分离不及时而影响检验结果,从而达到了及时分离血清的目的。

A clinical test for blood vessel harv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
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
技术介绍
血液标本的检测是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的常规技术手段,用于体外诊断的血液标本主要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临床上动脉血液标本主要用于血气指标分析,而静脉血液标本的检测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如用于检测生化指标、血凝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常规分析、微量元素和离子成分分析、营养成分检测、药物浓度检测、基因检测、传染病病原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等。由于不同检测指标所使用检测仪器的差异,静脉血液标本按照用途又被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三类,血清标本的获得传统上主要是通过离心分离的途径,血液离体以后经过一个自然凝固或促凝剂催化凝固的过程以后,通过离心机在达到一定离心力的条件下分离出血清,生活中普通的采血管功能较为单一。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6044642U中公开的智能化采血管,该智能化采血管,虽然,将采血针管的端部插入顶部采血通孔,经扎破凹陷部和扎破中空槽贯穿真空密封塞,采血管本体内部真空负压,可自动采血,采血量通过多条刻度印刷条控制,患者的信息可打印在患者信息贴条上并贴在采血管本体上,避免标本混淆,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管(2),所述放置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管(3),所述转动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滑轨(4),所述转动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所述挤压板(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弹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10),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隔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检验采血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管(2),所述放置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管(3),所述转动管(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滑轨(4),所述转动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所述挤压板(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弹簧(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10),所述转动管(3)内壁靠近隔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2),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主齿轮(14),所述主齿轮(14)啮合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挤压板(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硅胶垫(16),所述硅胶垫(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采血管(17),所述硅胶垫(1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套圈(18),所述套圈(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9),所述连接带(19)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应敏郑传斌谭珊
申请(专利权)人:田应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