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19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该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针筒底端开有针口,且针筒底端设置有立板,立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且针口与套筒套接,针筒顶端设置有储液桶,且储液桶右侧嵌接有透视板,储液桶内部且位于透视板下方嵌入设置有橡胶堵口,立板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卡道,且立板左右两侧并位于卡道前后两端均开有滑道,立板左右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卡板,且卡板内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均与滑道卡接,且立板反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吸盘,从而防止针筒掉落造成血液污染,减少使用者采样步骤,提高使用效果,即解决了现有的医学检验用采集器,针筒在放置过程中容易掉落,在转移血液的过程中较繁琐,影响到工作效率的问题。

A Collector for Medical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
,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
技术介绍
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根据专利公开号CN207439752U一种医学检验取样器,其优点是:添加了固定接头、固定槽、保护壳、限位支架、针头壳以及药棉垫,实现了保护取样针的功能,避免了取样针遗留样品流出造成污染,而存在的缺点是:在采样完血液后,为了避免针筒残留血液流出,需要将针头重新放入针头壳内,而由于针头壳的体积较小,不足以支撑住整个针筒,单独放置时容易掉落,导致针头壳从针筒脱离,更加大血液流出造成的污染,影响到使用效果,其次,大多针筒在储液时,以直接将血液吸入针筒的方式进行储液,而此方法不仅容易让血液流出,还增加使用者的操作步骤,使用者在后期还需将血液转移到另一容器中,故而,我们提出使用转板稳定住针筒的左右两侧,避免针筒倾倒,且通过滑块防止卡板从立板中脱离,保持卡板与立板的连接,使用者只需按动橡胶层即可将血液转移,不需操作过多的步骤,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检验用采集器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底端开有针口(2),且针筒(1)底端设置有立板(3),所述立板(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4),且针口(2)与套筒(4)套接,所述针筒(1)顶端设置有储液桶(13),且储液桶(13)右侧嵌接有透视板(17),所述储液桶(13)内部且位于透视板(17)下方嵌入设置有橡胶堵口(15),且储液桶(13)顶端嵌接有橡胶层(16),所述储液桶(13)底端转动连接有中空块(14),且中空块(14)底端中部套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底端外壁卡接有活塞(12),且活塞(12)贯穿设置于针筒(1)内部;卡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检验用采集器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底端开有针口(2),且针筒(1)底端设置有立板(3),所述立板(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4),且针口(2)与套筒(4)套接,所述针筒(1)顶端设置有储液桶(13),且储液桶(13)右侧嵌接有透视板(17),所述储液桶(13)内部且位于透视板(17)下方嵌入设置有橡胶堵口(15),且储液桶(13)顶端嵌接有橡胶层(16),所述储液桶(13)底端转动连接有中空块(14),且中空块(14)底端中部套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底端外壁卡接有活塞(12),且活塞(12)贯穿设置于针筒(1)内部;卡道(6),所述立板(3)左右两侧中部均开有卡道(6),且立板(3)左右两侧并位于卡道(6)前后两端均开有滑道(7),所述立板(3)左右两端外侧均设置有卡板(8),且卡板(8)内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均与滑道(7)卡接,且立板(3)反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吸盘(5),所述针筒(1)顶端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板(10),且转板(10)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庆林牧韩晓静龚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