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17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和支撑板;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第一侧板与背板的一侧相连接,第二侧板与背板的另一侧相连接,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底座与壳体相连接,设置于壳体的下方;支撑板与壳体相连接;其中,底座、支撑板和壳体围设出一侧开口的储物腔。由于饮水装置的储物箱取消了内胆,因此增大了储物箱的容积,提高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而且还可避免内胆与饮水装置侧板之间产生间隙,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

Drinking wat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饮水装置的侧板20’之间安装吸塑内胆10’或注塑内胆10’,以实现饮水装置的储物功能;由于饮水装置需要安装内胆10’,因此增大了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降低了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内胆10’本身的结构限制,也降低了饮食装置的储物空间,而且内胆10’与侧板20’之间容易出现空隙,也影响了饮水装置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提出一种饮水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壳体、底座和支撑板;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第一侧板与背板的一侧相连接,第二侧板与背板的另一侧相连接,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底座与壳体相连接,设置于壳体的下方;支撑板与壳体相连接;其中,底座、支撑板和壳体围设出一侧开口的储物腔。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一侧板与背板的一侧相连接,并将第二侧板与背板的另一侧相连接,以实现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组成的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其次,通过将底座与壳体相连接,并将底座设置于壳体的下方,以实现将壳体的下端开口封闭;再次,通过将支撑板与壳体相连接,以实现由底座、支撑板和壳体围设出一侧开口的储物箱。采用上述方式所组成的储物箱,解决了必须安装内胆才能实现饮水装置储物功能的问题,因此可以将内胆取消,从而降低了饮水装置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饮水装置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饮水装置的储物箱取消了内胆,因此增大了储物箱的容积,提高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而且还可避免内胆与饮水装置侧板之间产生间隙,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饮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壳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仅节省了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组装的工序,从而降低了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还提高了壳体的牢固性,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钣金壳体或塑料壳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壳体设置为钣金壳体,不仅可提高饮水装置的强度,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质量,还可以降低饮水装置的生产难度,降低饮水装置的生产成本;通过将壳体设置为塑料壳体,不仅可降低饮水装置的重量,从而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性,还可以提高了饮水装置的强度,从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质量,延长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隔板与壳体相连接,设置于储物腔内,以将储物腔分隔为多个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一个隔板与壳体相连接,并将其设置在储物腔内,以实现将储物腔分隔为多个区域,不仅可实现使储物腔内储存更多的物品,还可以实现在储物腔内的多个区域内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从而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多个挂钩;多个挂钩与壳体相连接,至少一个隔板设置于多个挂钩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挂钩与壳体相连接,并将至少一个隔板设置于多个挂钩上,以实现将至少一个隔板托住,从而提高可至少一个隔板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多个挂钩将至少一个隔板托住,也可实现根据不同种类的物品取出或放置隔板,以提高饮食装置的适用性,从而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挂钩沿至少一个隔板的周向均匀分布。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挂钩沿至少一个隔板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实现将隔板及隔板上物品的重量均匀分配在各个挂钩上,以避免单个挂钩因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发生,不仅可降低饮水装置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饮水装置的质量,延长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一侧与第一本体相连接,另一侧向壳体的内部弯折;第二侧板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一侧与第二本体相连接,另一侧向壳体的内部弯折。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翻边的一侧与第一本体相连接,并将其另一侧向壳体的内部弯折,同时,将第二翻边的一侧与第二本体相连接,并将其另一侧向壳体的内部弯折,不仅可实现提高饮水装置的强度,从而延长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还可实现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从而降低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翻边与第一本体相贴合,第二翻边与第二本体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翻边与第一本体相贴合,并使第二翻边与第二本体相贴合,以实现将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拍平处理,不仅可提高饮水装置的强度,还可避免在取放物品时,对人的损伤,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安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翻边由支撑板处延伸至底座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翻边由支撑板处延伸至底座处,以实现增大第一翻边的长度,进一步提高饮水装置的强度,从而延长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还可降低其他部件与第一翻边的连接难度,从而降低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侧板还包括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向壳体的内部凸出;第二侧板还包括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向壳体的内部凸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侧板上设置第一加强部,并使第一加强部向壳体的内部凸出,同时,在第二侧板上设置第二加强部,并使第二加强部向壳体的内部凸出,进一步提高了饮水装置的强度,从而延长了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饮水装置为饮水机,直饮机,净饮机和电开水箱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内胆,20’侧板。其中,图3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壳体,102第一侧板,1022第一本体,1024第一翻边,104第二侧板,1042第二本体,1044第二翻边,106背板,20底座,30支撑板,40隔板,50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背板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其中,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出一侧开口的储物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背板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其中,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出一侧开口的储物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钣金壳体或塑料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储物腔内,以将所述储物腔分隔为多个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挂钩,所述多个挂钩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隔板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生周中文陈吴晓曾敏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