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17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储水箱、第一出水嘴、水路板和过渡部件;水路板包括本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均在本体的内部延伸,第一水路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出水嘴相连通;过渡部件分别与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通过使储水箱的液体在水路板内流通,可避免采用硅胶管连接作为水路通道,从而可解决硅胶管吸附异味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还可解决硅胶管因长期使用而受腐蚀损坏漏水的问题,进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质量,延长了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

Drinking wat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饮水装置采用硅胶管作为水路通道,以实现液体在饮水装置内流通;采用此种方式,装配难度大,且造成水路的布局复杂,影响美观;同时,由于硅胶管长期使用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因此饮水装置就有了漏水隐患,而且硅胶管容易产生异味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饮水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装置,包括:储水箱、第一出水嘴、水路板和过渡部件;水路板包括本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均在本体的内部延伸,第一水路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出水嘴相连通;过渡部件分别与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一水路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并将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出水嘴相连通;其次,通过将过渡部件分别与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将储水箱与第一出水嘴相连通,从而可实现储水箱内的液体流经水路板内的第一水路及第二水路后,从第一出水嘴中流出;由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均在本体的内部延伸,因此不仅可节省水路板所占用的空间,还可使饮水装置内的水路布局更加整洁,并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通过使储水箱的液体在水路板内流通,可避免采用硅胶管连接作为水路通道,从而可解决硅胶管吸附异味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还可解决硅胶管因长期使用而受腐蚀损坏漏水的问题,进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质量,延长了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通过使过渡部件分别与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可使饮水装置具备制冷功能,也可使饮水装置不具备制冷功能,从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适用性,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范围。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饮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热水箱和第二出水嘴;水路板还包括第三水路和第四水路,第三水路和第四水路均在本体内部延伸;第三水路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箱相连通;第四水路的一端与热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嘴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水路板所包含的第三水路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并将第三水路的另一端与热水箱相连通,以实现储水箱内的液体流入热水箱内加热;其次,通过将水路板所包含的第四水路的一端与热水箱相连通,并将第四水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嘴相连通,以实现使已在热水箱加热过的液体从第二出水嘴流出;通过使第三水路和第四水路均在本体内部延伸,可进一步实现节省水路板所占用的空间,并使饮水装置内的水路布局更加整洁。同时,由于储水箱的液体需在热水箱内加热,因此通过使储水箱的液体在水路板内流通,可避免采用硅胶管连接作为水路通道时,加热后的液体对硅胶管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质量,延长饮水装置的使用年限,还可进一步解决硅胶管吸附异味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渡部件为过渡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过渡部件设置为过渡管,可实现使过渡管便于与饮水装置的其他部件相连接,从而降低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同时,将过渡部件设置为过渡管,使水路板不与冷水箱相连接,可使饮水装置不具备制冷功能,从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适用性,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渡管呈U型,过渡管卡接于水路板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过渡管呈U型,不仅可降低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还可易于液体在过渡管内流通;通过将过渡管卡接于水路板上,可提高过渡管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堵头;过渡管设置有开口,位于过渡管的侧方,堵头堵塞于开口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过渡管的侧方设置开口,并将堵头堵塞在开口上,因此取出堵头,可开启开口,并可将过渡管内的沉积物清扫干净,从而解决了细菌在过渡管内滋生的问题,使人在使用饮水装置更加卫生,提高了饮水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渡部件为冷水箱。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过渡部件设置为冷水箱,使水路板与冷水箱相连接,可实现储水箱的液体在冷水箱内制冷,从而使饮水装置具备制冷功能,不仅可提升用户的体验,还可拓展饮水装置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冷水箱内,并向冷水箱的底壁延伸。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将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冷水箱内,使其向冷水箱的底壁延伸,以实现冷水箱底部的液体经连接管流向第二水路,从而促进液体在冷水箱的底部流动,加快冷水箱内的液体循环频率,解决冷水箱内的液体因不流动而产生的细菌滋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饮水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水箱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插接于第一水路内,第二连接部插接于第三水路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储水箱的第一连接部插接于第一水路内,并将储水箱的第二连接部插接于第三水路内,可实现储水箱内的液体同时流入第一水路及第三水路中,从而提高了储水箱的功能性,拓展了蓄水箱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饮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路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之间;第二密封件设置于第三水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密封件设置于第一水路的内壁与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之间,以避免液体在第一水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流出,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密封性;通过将第二密封件设置于第三水路的内壁与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之间,以避免液体在第三水路与第二连接部之间流出,进一步提高了饮水装置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饮水装置的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路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仅可将降低饮水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饮水装置的装配效率,还可避免液体从多个部件的连接处流出,从而提高饮水装置的密封性。饮水装置为饮水机,直饮机,净饮机和电开水箱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堵头及过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储水箱,102第一连接部,104第二连接部,20第一出水嘴,30水路板,302本体,304第一水路,306第二水路,308第三水路,310第四水路,40过渡部件,50热水箱,60第二出水嘴,70堵头,8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第一出水嘴;水路板,所述水路板包括本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均在所述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嘴相连通;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第一出水嘴;水路板,所述水路板包括本体、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均在所述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嘴相连通;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箱,第二出水嘴;所述水路板还包括第三水路和第四水路,所述第三水路和所述第四水路均在所述本体内部延伸;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水箱相连通;所述第四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热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件为过渡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呈U型,所述过渡管卡接于所述水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文袁明生昂永程张进曾敏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