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90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其特征是:设置转筒的左下部没入果实箱内,所述转筒是由右筒轴和左筒轴支承在机架上,其径向同一圆周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吸孔并通过螺纹固接相对应数目的取实器;设置左右两个气缸固接在机架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前端固接压板,以使所述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同时伸长,带动左右挤压板向中心运动,使两压板间的间距缩小,对取实器中的芡实进行挤压实现破壳。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芡实籽粒的机械化破壳,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A New Shell Breaking Device for Scutella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芡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是传统的农业出口商品。由于芡实果实为浆果,种皮较硬,使其种子的取出和剥壳很难实现机械化。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专用脱壳机械,各地芡实生产、加工主要以人工脱壳为主,生产效率很低,这直接限制了芡实的生产规模和效益,致使适种芡实的地区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大面积种植,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对芡实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以期能够有效安全地实现芡实的破壳。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新型芡实破壳装置的结构特点是:设置转筒(1)的左下部没入果实箱内,所述转筒(1)是由右筒轴(31)和左筒轴(32)支承在机架上,其径向同一圆周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吸孔并通过螺纹固接相对应数目的取实器;设置左右两个气缸(51)固接在机架(53)上,所述气缸(51)的伸缩杆前端固接压板(52),在气缸带动下,往复相对运动,以使所述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同时伸长,带动左右挤压板向中心运动,使两压板间的间距缩小,对取实器中的芡实进行挤压撞击实现破壳,两个气缸的伸缩杆缩短为解除破壳。所述右筒轴(31)为空心轴安装进气管为转筒(1)提供负压,其一端与转筒(1)右侧板通过轴承连接,以使转筒(1)可相对右筒轴(31)自由转动,并与清实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不动;所述左筒轴(32)为实心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以使左滚轴相对机架可自由转动,另一端与转筒(1)左侧板固接,以实现左筒轴旋转时带动转筒一起旋转。本专利技术新型芡实破壳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取实器的结构形式为:构成取实器的取实手(21)和取实臂(22)是采用中空管使气流通过形成负压,以实现吸附芡实。所述取实手(21)中间部分设置中心孔与取实臂的中空管道相通并固接,其两端的孔扩大使芡实大部分没入取实手(21)中,即取实手可根据芡实直径的大小制造不同种,根据实验芡实果的直径以便换上相应的取实器,同时取实手(21)一次可吸附两粒芡实。本专利技术新型芡实破壳装置的结构特点还在于:设置清实器的结构形式为:清实器由清实管(41)、清实臂(42)和清实板(43)组成;所述清实臂(42)一端固接清实管,另一端固接清实板;所述清实管(41)与右筒轴(31)固接;所述清实板(43)呈圆弧状,以使更好的与转筒(1)的圆周壁贴合,实现清实功能。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拆装,破壳效果安全可靠;2、本专利技术利用真空的取实手结构进行取芡实,可靠稳定,质量高,且取实手可根据芡实直径的大小制造不同种,根据实验芡实果的直径以便换上相应的取实器,更换安装方便;破壳时,利用双气缸进行挤压撞击破壳,破壳效果好,效率高;采用清实器结构,有效的实现了取实手上物料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取实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清实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转筒,21取实手,22取实臂,31右筒轴,32左筒轴,41清实轴,42清实臂,43清实板,51气缸,52挤压板,53支架。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新型芡实破壳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转筒1的左下部没入果实箱内,所述转筒1是由右筒轴31和左筒轴32支承在机架上,其径向同一圆周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吸孔并通过螺纹固接相对应数目的取实器;设置左右两个气缸51固接在机架53上,所述气缸51的伸缩杆前端固接压板52,在气缸带动下,往复相对运动,以使所述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同时伸长,带动左右挤压板向中心运动,使两压板间的间距缩小,对取实器中的芡实进行挤压撞击实现破壳,两个气缸的伸缩杆缩短为解除破壳。所述右筒轴31为空心轴安装进气管为转筒1提供负压,其一端与转筒1右侧板通过轴承连接,以使转筒1可相对右筒轴31自由转动,并与清实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不动;所述左筒轴32为实心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以使左滚轴相对机架可自由转动,另一端与转筒1左侧板固接,以实现左筒轴旋转时带动转筒一起旋转。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设置取实器的结构形式为:构成取实器的取实手21和取实臂22是采用中空管使气流通过形成负压,以实现吸附芡实。所述取实手21中间部分设置中心孔与取实臂的中空管道相通并固接,其两端的孔扩大使芡实大部分没入取实手21中,即取实手可根据芡实直径的大小制造不同种,根据实验芡实果的直径以便换上相应的取实器,同时取实手21一次可吸附两粒芡实。图4中所示,设置清实器的结构形式为:清实器由清实管41、清实臂42和清实板43组成;所述清实臂42一端固接清实管,另一端固接清实板;所述清实管41与右筒轴31固接;所述清实板43呈圆弧状,以使更好的与转筒1的圆周壁贴合,实现清实功能。工作过程:当作业时,进气气管通气,通过右筒轴3给转筒1和取实器内部提供取实负压;同时,电机通过带轮带动左筒轴32转动,进而带动转筒1及其上取实器转动,取实器转动时取实手21将果实箱中的芡实吸附并携带出果实箱,当转动到挤压部件挤压区域时,左右气缸51伸缩杆伸长推动各自挤压板52向中心运动,对取实手21上吸附的芡实挤压撞击进行破壳,随后气缸51伸缩杆缩短带动各自挤压板52离开中心,破碎的部分壳体及果仁落下,吸附在取实手21上的果壳在转筒1的带动下继续转动,当转到清实板43处时,使得转筒上相应的吸种孔处的负压消失,于此同时相应的取实手上的负压也消失,在果壳自重下,从取实手上落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其特征是:设置转筒(1)的左下部没入果实箱内,所述转筒(1)是由右筒轴(31)和左筒轴(32)支承在机架上,其径向同一圆周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吸孔并通过螺纹固接相对应数目的取实器;设置左右两个气缸(51)固接在设置的机架(53)上,所述气缸(51)的伸缩杆前端固接压板(52),在气缸带动下,往复相对运动,以使所述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同时伸长,带动左右挤压板向中心运动,使两压板间的间距缩小,对取实器中的芡实进行挤压撞击实现破壳,两个气缸的伸缩杆缩短为解除破壳;所述右筒轴(31)为空心轴安装进气管为转筒(1)提供负压,其一端与转筒(1)右侧板通过轴承连接,以使转筒(1)可相对右筒轴(31)自由转动,并与清实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不动;所述左筒轴(32)为实心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以使左滚轴相对机架可自由转动,另一端与转筒(1)左侧板固接,以实现左筒轴旋转时带动转筒一起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芡实破壳装置,其特征是:设置转筒(1)的左下部没入果实箱内,所述转筒(1)是由右筒轴(31)和左筒轴(32)支承在机架上,其径向同一圆周壁上均匀分布若干吸孔并通过螺纹固接相对应数目的取实器;设置左右两个气缸(51)固接在设置的机架(53)上,所述气缸(51)的伸缩杆前端固接压板(52),在气缸带动下,往复相对运动,以使所述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同时伸长,带动左右挤压板向中心运动,使两压板间的间距缩小,对取实器中的芡实进行挤压撞击实现破壳,两个气缸的伸缩杆缩短为解除破壳;所述右筒轴(31)为空心轴安装进气管为转筒(1)提供负压,其一端与转筒(1)右侧板通过轴承连接,以使转筒(1)可相对右筒轴(31)自由转动,并与清实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不动;所述左筒轴(32)为实心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以使左滚轴相对机架可自由转动,另一端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荣吕小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