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荷专利>正文

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83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搭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2m;(2)栽培作物:在种植装置中栽培适于在林间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作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寄生种植装置,包括用以盛放培养基的种植槽以及用以将种植槽固定于森林中的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林间气候的特点,种植适宜于林间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以增加森林产出,提高村民的收入;此外,采用林间寄生种植方法产出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野生物种供不应求的现状;林间种植还便于实现有机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寄生种植的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推进与实施,大量的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已经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了森林植被。退耕还林政策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地的村民因为耕地变成林地,不能从耕地中获得收入,从而影响了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此外,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很多菌类(包括食用菌类和药用菌类)以及非菌类(包括非菌类中草药和食用蔬菜)野生物种都实现了人工栽培,然而人工栽培的食用类作物的营养价值远低于野生物种的营养价值,人工栽培的药用类作物的药用价值也达不到野生物种的药用价值,使得目前食用类和药用类的野生物种依然供不应求;更为主要的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视,有机食品、有机药材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由于持续多年的超量化肥、农药、生物激素的使用,现有的农耕地已经被严重污染,很难满足有机种植的基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林间气候的特点,种植适宜于林间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以增加森林产出,提高村民的收入;此外,采用林间寄生种植方法产出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野生物种供不应求的现状;另外,林间种植便于实现有机种植,能够产出营养安全的有机食品和有机药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2m;(2)栽培作物:在种植装置中栽培适于在林间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作为优选的,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满足:0.2≤H≤1m。作为优选的,作物包括菌类作物和非菌类作物,菌类作物包括食用菌类和药用菌类,非菌类作物包括非菌类中草药。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金耳、红菇、银耳、猴头、竹荪、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马鞍菌和鸡枞菌;非菌类作物包括药材类的天麻、三七、黄芪、甘草、牛膝和人参,以及食用蔬菜类的菠菜、青菜、白菜、胡萝卜和韭菜。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的野生菌适宜的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按照所栽培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d、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至培养袋或种植装置中;e、接种:向培养基中接种;f、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种植装置中,在林间自然环境下对培养基中的菌类作物进行培养;非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作物的适宜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在种植装置中;d、播种:在培养基中播种非菌类作物种子、块茎或移栽非菌类作物幼苗;e、培养:播种后或移栽后的非菌类作物在林间自然条件下进行培养。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和非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均包括如下步骤:在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中供应营养液。作为优选的,培养基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有机组分包括秸秆、棉籽壳、木屑、玉米粉、豆粕、草木灰、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组分包括沙子、蛭石、珍珠岩、岩棉、沙子、聚氨酯、石膏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寄生种植装置,包括用以盛放培养基的种植槽以及用以将种植槽固定于森林中树木间的固定装置。作为优选的,种植装置还包括有营养液供应装置,营养液供应装置包括固定设于种植槽周围的供液箱以及与供液箱导通连接的供液管,供液管铺设于种植槽内;位于种植槽内的供液管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出液孔,供液管与供液箱之间设置有供液泵和液体阀门。作为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绳索和用以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包括用以围在树干上的固定套本体,固定套本体一端设置有若干沿固定套本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固定挂环,固定套本体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挂钩,固定套环和固定挂钩分设于固定套本体相对的两侧面;种植槽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固定绳索一端固定于连接环,固定绳索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绳索挂钩,固定套本体上还固定设置有绳索挂环,绳索挂钩用以与绳索挂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并种植适宜于在林间生长环境中生长的作物,提高了森林的产出,增加了种植者的收入;(2)、本专利技术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将寄生种植装置搭建在森林中,在寄生种植装置中种植作物,采用现代化的栽培设施,不受地形限制,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3)、本专利技术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将种植装置搭设在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的位置,种植在种植装置中的作物的光照、水分、温度、空气环境与野生物种的自然生长环境完全一致,使得其产出的食用作物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作物的药用价值均接近野生物种,缓解了野生物种供不应求的现状;(4)、本专利技术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种植的适用于林间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产出的作物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高,从而市场竞争力强,经济价值高,较普通条件下人工栽培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5)、本专利技术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种植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实现,且无需过多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6)、本专利技术的寄生种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可重复使用,投资成本低;(7)、本专利技术的寄生种植方法,在森林这个符合有机种植条件的环境中,采用有机种植的栽培方法,可以很好的产出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有机食品和有机药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寄生种植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寄生种植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套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树干,21-供液箱,22-供液管,24-供液泵,25-液体阀门,31-固定套,311-固定套本体,312-固定套环,313-固定挂钩,314-绳索挂环,32-固定绳索,321-绳索挂钩,33-支撑柱,40-种植槽,41-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本实施例寄生种植的种植地区为四川省雅安市,种植作物为菌类作物蘑菇。该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0.2m;(2)栽培作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于每年的2月底3月初进行接种;b、装填培养基:配置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为60%;c、灭菌:将培养基放在高温下进行灭菌处理;d、装填培养基: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装在种植装置中;d、接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2m;(2)栽培作物:在种植装置中栽培适于在林间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作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2m;(2)栽培作物:在种植装置中栽培适于在林间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作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满足:0.2≤H≤1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包括菌类作物和非菌类作物,所述菌类作物包括食用菌类和药用菌类,所述非菌类作物包括非菌类中草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作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金耳、红菇、银耳、猴头、竹荪、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马鞍菌和鸡枞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非菌类作物包括药材类的天麻、三七、黄芪、甘草、牛膝和人参,以及食用蔬菜类的菠菜、青菜、白菜、胡萝卜和韭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的野生菌适宜的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按照所栽培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d、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至培养袋或种植装置中;e、接种:向培养基中接种;f、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种植装置中,在林间自然环境下对培养基中的菌类作物进行培养;所述非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作物的适宜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荷
申请(专利权)人:梁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