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7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其中,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和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第一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所述金属导体端外侧壁设有卡位凸块,卡位组件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块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所述卡位组件向外延伸有卡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数据连接器无法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且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达到既可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又可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A Multi-connector Data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数据连接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
技术介绍
数据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导体与导体之间使得两个相互孤立的导体相互导通的器件,其作用主要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数据信息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现有的数据连接器一般是采用一输入端子和一输出端子的设计模式,通过导线将一输入端子和一输出端子相互连接起来。这种一对一的数据连接器适用于将两个单一导体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场所。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单一导体需要同时连接多个导体的场所,只能通过多条数据连接器将各个单一导体相互串联出来,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操作的不便利;并且,现有的数据连接器,其输出端子与导线之间一般是采用直接焊接方式,直接将导线通过点焊方式焊接至输出端子上;这种直接焊接的方式,很容易会因为拉扯或焊接不牢固而造成导线与输出端子之间相互脱离的现象,从而大大减少了数据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连接器无法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且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包括有输入接口和分线件,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入端电连接;还包括有若干个输出接口,若干个所述输出接口分别通过输出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有固定端、第一夹固片、第二夹固片、金属导体端以及卡位组件;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和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第一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所述金属导体端外侧壁设有卡位凸块,卡位组件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块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所述卡位组件向外延伸有卡位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固片包括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一体成型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为导电金属,且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与所述固定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固片包括有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所述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一体成型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均为导电金属,且所述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均与所述固定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端包括有导线固定部,所述导线固定部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和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线固定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导线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一夹固片和第二夹固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端与金属导体端为一体熔铸成型。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分线件,将输入接口分别拆分成若干个输出接口,且若干个输出接口通过对应的输出导线和输入导线与输入接口电连接,使得输入接口的数据电信号可通过输入导线、分线器以及对应的输出导线,同时传输至多个输出接口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连接器无法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的缺陷,利用这种多接头的方式达到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的目的;此外,本技术利用固定端、第一夹固片、第二夹固片以及金属导体端的相互配合,通过固定端将输出导线焊接固定,再通过第一夹固片和第二夹固片将输出导线进一步夹紧以防因拉扯或焊接不牢固而造成导线与输出端子之间相互脱离的现象,使得输出导线与金属导体端始终保持良好电性连接,从而提高了数据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数据连接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达到延长数据连接器使用寿命的目的;并且,本技术利用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块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利用卡位凸块上的卡位片便于将输入接口卡设于外部单一导体上插口内,不易拔出,使得金属导体端能够牢牢地与外部单一导体固定,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数据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既可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且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出接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接口、2.输出导线、3.输出接口、31.固定端、311.导线固定部、3111.固定槽、32.第一夹固片、321.第一夹片、322.第二夹片、33.第二夹固片、331.第三夹片、332.第四夹片、34.金属导体端、341.卡位凸块、35.卡位组件、351.卡位槽、352.卡位片、4.分线件、5.输入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包括有输入接口1和分线件4,所述输入接口1通过输入导线5与所述分线件4的输入端电连接;还包括有若干个输出接口3,若干个所述输出接口3分别通过输出导线2与所述分线件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口3包括有固定端31、第一夹固片32、第二夹固片33、金属导体端34以及卡位组件35;所述固定端31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34和所述分线件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33设置在所述固定端31上,所述第一夹固片32设置在所述固定端31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33的上方;所述金属导体端34外侧壁设有卡位凸块341,卡位组件35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341相对应的卡位槽351,所述卡位槽351与所述卡位凸块341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35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34,所述卡位组件35向外延伸有卡位片3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3至少有两个,且每个输出接口3均通过一条输出导线2与所述分线件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分线件4为导线固定件,其作用在于将各个输出导线2与输入导线5相互连通使得输入接口1的电信号数据信息可通过输入导线5以及输出导线2传输至输出接口3上,更具体地,所述分线器的作用就是将各个输出导线2的火分线与输入导线5的火分线相互连通,并将各个输出导线2的零分线与输入导线5的零分线相互连通,从而使得输入接口1的电信号数据信息可通过输入导线5以及输出导线2同时传输至多个输出接口3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连接器无法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的缺陷,利用这种多接头的方式达到同时连接多个单一导体的目的。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夹固片32包括有第一夹片321和第二夹片322,所述第一夹片321和第二夹片322一体成型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31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33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片321和第二夹片322均为导电金属,且所述第一夹片321和第二夹片322均与所述固定端31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33包括有第三夹片331和第四夹片332,所述第三夹片331和第四夹片332一体成型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31上。所述第三夹片331和第四夹片332均为导电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包括有输入接口和分线件,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个输出接口,若干个所述输出接口分别通过输出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有固定端、第一夹固片、第二夹固片、金属导体端以及卡位组件;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和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第一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所述金属导体端外侧壁设有卡位凸块,卡位组件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块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所述卡位组件向外延伸有卡位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包括有输入接口和分线件,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个输出接口,若干个所述输出接口分别通过输出导线与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包括有固定端、第一夹固片、第二夹固片、金属导体端以及卡位组件;所述固定端分别与所述金属导体端和所述分线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第一夹固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所述金属导体端外侧壁设有卡位凸块,卡位组件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块相互扣合使得所述卡位组件套设于所述金属导体端,所述卡位组件向外延伸有卡位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接头数据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固片包括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一体成型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夹固片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接头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