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59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仿真平台设备,公开了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具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故障注入模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接口的数量;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接口均用于被一个故障注入模块插接,且各故障注入模块分别具有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个故障注入模块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控制该故障注入模块通过信号输出端向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故障注入装置更便于维护、检修,降低检修成本,同时增加设备整体的使用稳定性。

Fault Injection Device and Fault Injec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箱
本技术涉及仿真平台设备,特别涉及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箱。
技术介绍
综合电子系统的复杂度越来越大,稳定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系统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系统的鲁棒性,即系统的故障适应能力。在系统出厂之前,针对设计之初提出的临界状态、功能性能超限技术指标等,需要故障注入系统提供故障测试的环境,以用于系统的故障适应性分析;当系统出厂之后,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恶劣的应用环境,导致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故障,如果能通过故障注入系统将故障现象在实验室复现,将可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率,并大大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现有技术实现原理是将故障注入箱连接在信号通道中间,实现信号通道的故障模拟,以精准、便捷的方式验证目标系统的容错性、稳健性。目前市场主流采用的故障注入箱包括故障注入模块和主控模块,故障注入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故障注入模块有多个输出端和多个输出端,故障注入模块为整体集成模块,在其中某个输出端和输入端对应的继电器发生损坏时,需要拆除整个故障注入模块进行检修更换,不方便维护,增加维修成本,同时也影响整个故障注入模块的使用,使得故障注入箱的稳定使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及故障注入箱,使得故障注入装置更便于维护、检修,降低检修成本,同时增加设备整体的使用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具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接口的数量;所述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所述接口均用于被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插接,且各所述故障注入模块分别具有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控制该所述故障注入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故障注入箱,包括:箱体,如上所述的故障注入装置,所述故障注入装置中的各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暴露于所述箱体外。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有主控模块和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在主控模块上具有若干个接口,各故障注入模块通过接口插接到主控模块上,实现各故障注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的电性连接。且故障注入模块分别具有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从而信号输入端可接收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测试信号发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可依据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控制故障注入模块通过信号输出端向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进而实现对待测设备输出的测试信号进行故障模拟。同时,多个故障注入模块的设置,各故障注入模块之间均独立与主控模块插接,在其中某个故障注入模块出现损坏需要检修时,不影响其他故障注入模块的使用,使得整个装置可更为稳定的使用,也只需要检修更换损坏的故障注入模块,方便维护和检修,降低检修更换成本。另外,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板,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讯;背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背板上设置若干个所述接口。另外,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均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板插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所述接口上,所述控制板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上传所述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至少一个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各所述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块所述控制板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导通该控制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开关元件;任意一块所述控制板用于在该控制板上的不同所述开关元件导通后,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的所述故障信号均不相同。另外,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各所述开关元件均构成一个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所述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设有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中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一个所述待测设备电性连接;或者,在至少两个所述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一个所述待测设备电性连接,另一个所述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中的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待测设备电性连接。另外,所述开关元件为继电器或可控硅。另外,所述控制板用于插入所述接口的部位为金属馈电部分。另外,至少有一个故障注入模块的额定电流与其他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额定电流不同。另外,所述故障检测箱还包括:可编程电阻模块,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另外,所述故障注入箱还包括: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对所述故障注入装置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实施方式的故障注入装置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实施方式的故障注入模块安装在背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实施方式的故障注入模块中各有一个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的电路模块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实施方式的每个故障注入模块中有多个信号输入输出子模块的电路模块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故障注入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故障注入装置包括主控模块1和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2,主控模块1与上位机进行通讯,通过以太网和上位机连接,主控模块1具有若干个接口6,主控模块1与电源模块7相接,电源模块7接入市电中,将市电调压成适合故障注入装置使用的电压。故障注入模块2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接口6的数量。本实施方式中,以故障注入模块2设有九个为例,接口6也设有九个,与故障注入模块2一一对应设置,各故障注入模块2插接在各接口6上,与主控模块1电性连接。具体的说,各故障注入模块2分别具有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3、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4,任意一个故障注入模块2用于通过信号输入端3接收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上传至主控模块1。主控模块1还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个故障注入模块2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控制该故障注入模块2通过信号输出端4向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设有主控模块1和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2,在主控模块1上具有若干个接口6,各故障注入模块2通过接口6插接到主控模块1上,实现各故障注入模块2与主控模块1的电性连接。且故障注入模块2分别具有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3和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4,从而信号输入端3可接收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测试信号发送至主控模块1,主控模块1可依据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控制故障注入模块2通过信号输出端4向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进而实现对待测设备输出的测试信号进行故障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具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接口的数量;所述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所述接口均用于被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插接,且各所述故障注入模块分别具有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控制该所述故障注入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故障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具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故障注入模块,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接口的数量;所述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所述接口均用于被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插接,且各所述故障注入模块分别具有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待测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输出端;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控制该所述故障注入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故障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板,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讯;背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背板上设置若干个所述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故障注入模块均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板插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任意一个所述接口上,所述控制板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上传所述待测设备所发送的测试信号;至少一个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各所述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任意一块所述控制板所上传的测试信号后,导通该控制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开关元件;任意一块所述控制板用于在该控制板上的不同所述开关元件导通后,通过所述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刚邹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