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44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包括沿着流动方向排列的圆管和套在管子上的翅片,所述圆管以顺排的方式排列,所述翅片上设有用于套装圆管的圆孔,每个圆孔前部冲压出一对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在翅片上留有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后部冲压出一对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在翅片上留下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布置在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及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与翅片相连的底边圆弧的圆心与圆孔的同心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流体流经圆管前端分流引流、而在圆管管后尾部抑制脱体功能,布置的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能破坏边界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二次流动促进冷热流体的混合。

Dislocation Ring Triangular Surface Vortex Generator Tube-Fin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通用的能耗设备,在涉及能量转换和热量传递的众多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多数工作介质为气液的管翅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主要受限于翅片表面传热系数。因此,翅片表面传热系数的提升对改善换热器性能和减小换热器运行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变翅片几何形状是一种有效的增强翅片表面传热系数的方法。在诸多翅片强化传热技术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换热手段就是引入二次流,在圆管管翅式换热器翅片上表面冲压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可在主流中产生二次流,二次流能在压力损失较小情况下明显地强化翅片侧的换热能力。当流体流经圆管时,其管前阻力较大,且管后尾流区域回流现象严重,并导致圆管尾部翅片表面换热系数小。圆管布置有叉排和顺排两种方式,在叉排布置中,前排翅片管相当于是后排管的扰动源,因此沿流动方向有利于换热强化。但当流体流经顺排圆管时,管前阻力较大且在管后易发生脱体现象。较叉排圆管而言,其尾迹区与低换热区更大,且通道中二次流强度相对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管后布置三角形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包括沿着流动方向排列的圆管(5)和套在管子上的翅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5)以顺排的方式排列,所述翅片(8)上设有用于套装圆管(5)的圆孔(6),每个圆孔(6)前部冲压出一对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在翅片上留有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2);后部冲压出一对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在翅片上留下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4),布置在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及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与翅片(8)相连的底边圆弧的圆心与圆孔(6)的同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包括沿着流动方向排列的圆管(5)和套在管子上的翅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5)以顺排的方式排列,所述翅片(8)上设有用于套装圆管(5)的圆孔(6),每个圆孔(6)前部冲压出一对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在翅片上留有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2);后部冲压出一对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在翅片上留下一对圆弧状三角小孔(4),布置在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及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与翅片(8)相连的底边圆弧的圆心与圆孔(6)的同心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和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沿圆管(5)的纵向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环布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和管后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3)与翅片(8)相接触的底边位于以圆孔(6)为圆心的圆弧上,且管前圆弧状三角形曲面涡产生器(1)的圆弧的半径与圆孔(6)的半径之比为r1/r=1.35~2.15,圆弧角的范围为θ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敏宋智龙王良璧侯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