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25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包括带有进口管口、出口管口的弯管,且在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衬里,在弯头的进口管口及出口管口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耐磨层及弯头管壁厚度的方式,旨在弯头使用寿命,更好的满足需长周期运转的工艺过程,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方便,适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高固/气体物料的输送过程。

A Wear Resistant Elbow for Solid Conve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弯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
技术介绍
现代煤炭加工利用技术中,多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将固体煤粉输送至料仓或反应系统。在气力输送系统中,输送管道是一个关键部件。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管道部件将其连接起来,才能将煤粉输送至反应器,弯头为常用的管道部件之一。煤粉颗粒物在输送过程中,由于输送压力大、物流速度快,对输送管道产生冲刷,尤其是对管道连接部件弯头,在弯头拐弯处对管壁的冲刷更为剧烈,严重磨损弯头,需要频繁更换。现有的技术中,多采用与原管道截面相等的弯头,而此类弯头的耐磨性较差,容易磨穿造成泄漏,尤其不适用于输送可燃介质,也无法满足高强度、长周期、高密度的化工生产工艺要求。有些专利提出给弯头内设置具有弹性的缓冲装置,如缓冲板、橡胶填料。虽然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直接冲刷的磨损,但内件结构更换不方便。此外,增加内件结构也可能会导致管道压降增大,提高单位能耗,进而降低气体输送效率。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设计了耐磨弯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固体输送耐磨弯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进口管口、出口管口的弯管,且在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衬里,在弯头的进口管口及出口管口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所述的进口管口与出口管口轴线夹角范围[90°,180°]。所述的耐磨衬里的厚度为1~3mm,采用陶瓷、刚玉、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弯管的外侧管壁的厚度为所连接进料管道壁厚的5~10倍。所述的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以焊接的方式与进口管口及出口管口相连通。所述的进料管道是公称尺寸为DN20~DN300、内径为D的无缝钢管。所述的出料管道是公称尺寸为DN20~DN300、内径为D的无缝钢管。所述弯头用于输送气速度为5~20m/s,固气比为1~500kg/m3的固体物料气力输送。本技术通过增加耐磨层及外侧管壁厚度,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更好的满足需长周期运转的工艺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弯管;2进口管口;3出口管道;4耐磨衬里;5外侧管壁;6进料管道;7出料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带有进口管口2、出口管口3的弯管1,进口管口2与出口管口3轴线夹角范围[90°,180°],且在弯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厚度为1~3mm的陶瓷、刚玉、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的耐磨衬里4,在弯头1的进口管口2及出口管口3上分别焊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道6和出料管道7。本技术弯管1的外侧管壁5的厚度h为所连接进料管道6壁厚的5~10倍。本技术的进料管道6、出料管道7均采用公称尺寸为DN20~DN300、内径为D的无缝钢管。本技术弯头用于输送气速度为5~20m/s,气固比为1~300kg/m3的固体物料气力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口管口(2)、出口管口(3)的弯管(1),且在弯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衬里(4),在弯管(1)的进口管口(2)及出口管口(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道(6)和出料管道(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口管口(2)、出口管口(3)的弯管(1),且在弯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衬里(4),在弯管(1)的进口管口(2)及出口管口(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道(6)和出料管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管口(2)与出口管口(3)轴线夹角范围为[90°,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衬里(4)的厚度为1~3mm,采用陶瓷、刚玉、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输送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1)的外侧管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波姚晓虹刘丹郝婷靳皎张晓欠刘晓花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