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光阑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光阑。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可变光阑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摄像环境光照条件不同,使得拍照或者摄像机的照度也会随环境变化而出现很大的区别。由环境照度变化而引起的目标图像与背景间对比度发生明显变化,如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状况,最后呈现在屏幕上的图像就会出现明暗不均、像质差、对比度低等现象,严重影响画质效果。因此,为了得到清晰、高对比度和合适曝光度的图像或者连续画面,尤其在录像中得到基本一致的稳定图像,需要采取相应的自动控制和控制电路来实现进入摄像系统光照强度的自动控制。自动光强控制是一种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技术。其原理简单,但不易实现,尤其实时拍摄过程中,因目标的运动和光照强度变化,实现画面连续清晰可分辨,变得尤为困难。如果光强控制不精确,势必会造成光照强度控制的不自动、不连续。因此,能分辨进入摄像系统光强度的微弱变化并对其实现无缝控制便成为自动光强控制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光阑,该技术方案能够对光强的通过量进行实时地、精确地控制。为了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可变光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光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用于检测入射光的光强并生成第一信号;电润湿微流体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光流体介质以及与所述透光流体介质不相溶的不透光流体介质;所述透光流体介质和所述不透光流体介质其中之一为导电介质,且其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浸润角;驱动电极,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用于驱动所述电润湿微流体介质层的驱动电压以改变所述浸润角。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光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光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用于检测入射光的光强并生成第一信号;电润湿微流体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透光流体介质以及与所述透光流体介质不相溶的不透光流体介质;所述透光流体介质和所述不透光流体介质其中之一为导电介质,且其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浸润角;驱动电极,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用于驱动所述电润湿微流体介质层的驱动电压以改变所述浸润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阑,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电润湿微流体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阑,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块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块状电极,所述第一块状电极和所述第二块状电极一一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光阑,还包括挡墙,位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块状电极和所述第二块状电极的周边区域的位置对应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光阑,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块状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块状电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阑,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第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