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楠专利>正文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06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涉及发电设备领域。该电能转换装置首先通过高压电源为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充电,在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之间形成强电场,放电体在产生的强电场作用下,对环境中的流体分子进行电离形成放电,从而放电体产生电势,在屏蔽体和放电体之间形成电流;放电体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流体间粘滞力作用下被带出电场与环境中和,以避免带电粒子对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产生电场的减弱,从而放电体可以连续放电,将流体分子流动能量持续转换为电能输出为负载供电。该电能转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节省了制造成本。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and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力。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火电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惯称三大主机)及其辅助装置组成。水电动力装置由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核电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气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发电装置的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能转换原理、热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光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磁流体发电原理,采用上述原理进行发电的设备结构复杂、制造工艺以及制造技术复杂,技术难度高,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其旨在改善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楠
申请(专利权)人:章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