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力。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火电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惯称三大主机)及其辅助装置组成。水电动力装置由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油压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核电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气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发电装置的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能转换原理、热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光电效应电能转换原理、磁流体发电原理,采用上述原理进行发电的设备结构复杂、制造工艺以及制造技术复杂,技术难度高,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转换装置与系统,其旨在改善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放电体以及两个绝缘层,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绝缘层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电连接,所述放电体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之间,所述放电体用于电离流体分子为一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屏蔽网罩,所述第一金属极板、所述第二金属极板位于所述屏蔽网罩内,所述屏蔽网罩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还包括负载,所述负载为万用表,所述万用表的正极与所述放电体电连接,所述万用表的负极与所述屏蔽网罩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体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扁平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