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储能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有效利用太阳能,但是,光伏发电系统往往会因光伏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的制约而难以为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来源。因此,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结合起来,通过储能系统存储或释放电能来为负载进行供电。目前,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则在带有储能系统的光伏发电系统(即光伏储能系统)中设置了电池管理系统,其通过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来减少光伏的弃光率,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但随着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光伏储能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的模式进行运行,单一的电池管理系统因仅能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而满足光伏储能系统组件增加与功能扩展的需求,从而会导致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比较低。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历史气象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光伏发电系统在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采集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并根据所述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得到负载在所述预测时段的负载消耗功率Pload;获取储能系统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充放电功率Pbat及电网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功率Pgrid,并建立功率平衡方程:Pt+Ng×Pgrid=Pbat+Pload+Pwt,其中,Ng为所述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变流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效率,当Pt>Pload时,Pwt=Pt‑Pload,当Pt≤Pload时,Pwt=0;根据所述功率平衡方程和预设原则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历史气象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光伏发电系统在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采集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并根据所述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得到负载在所述预测时段的负载消耗功率Pload;获取储能系统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充放电功率Pbat及电网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功率Pgrid,并建立功率平衡方程:Pt+Ng×Pgrid=Pbat+Pload+Pwt,其中,Ng为所述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变流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效率,当Pt>Pload时,Pwt=Pt-Pload,当Pt≤Pload时,Pwt=0;根据所述功率平衡方程和预设原则进行能量调度,其中,所述预设原则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优先供电、高峰阶段所述储能系统优先放电、低谷阶段所述储能系统优先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光伏发电系统在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包括: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所述预测时段内的预测气象数据;通过所述预测气象数据及光伏发电功率模型得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历史气象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光伏发电系统在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包括:分别获取第一预设时段内每个采样点的历史气象数据,并根据所述光伏发电功率模型得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在每个所述采样点的光伏发电功率;根据所述采样点、与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历史气象数据、与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光伏发电功率,建立样本训练集;利用样本训练集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Pt=K1GA+K2TM+K3Ta,其中,GA为光照强度,TM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中包含的光伏板的表面温度、Ta大气温度,K1、K2、K3分别为光照强度、光伏板表面温度、大气温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得到所述预测时段内的预测气象数据,并根据所述预测气象数据及所述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得到光伏发电系统在所述预测时段的光伏发电功率P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并根据所述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得到负载在所述预测时段的负载消耗功率Pload,包括:采集所述负载在第二预设时段内的每个采样点处的历史负载消耗功率,得到训练数据集;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得到负载消耗功率预测模型:Pload=K4×T,其中,T为负载工作时段对应的时长、K4为时间负载系数;根据所述负载消耗功率预测模型得到所述负载在所述预测时段的负载消耗功率Ploa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