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00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安装活动房的时候,需要对地面浇筑混泥土后在进行安装工作,导致安装工作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包括多块可拼接成房间的夹芯板,夹芯板包括底板,其中:还包括有水平检测机构和多组可伸缩的伸缩机构,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腔和位于水平腔内且可在水平腔内自由移动的活动件,水平腔设置在底板上;伸缩机构包括伸缩件和控制件,伸缩件设置在底板边缘处,伸缩机构的上端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水平腔的两端设置有在受到活动件挤压时控制伸缩件伸长的控制件;水平腔的中部设置有可吸附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腔内的活动件的吸附件。

A Resettlement House for Earthquake Reli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数的日益增加,地震造成的危害也越趋严重。近十几年来,全世界已有多个城市毁于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经过分析后可以发现震后避震所的建设会直接关系到灾民的避难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有的避难所通常为活动房,活动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房屋,在进行救灾安置工作时,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利用多块夹芯板组合形成活动房,具有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的特点。然而,考虑到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安装活动房的时候,就需要先对地面浇筑混泥土使得地面变得平整后,才能在地面上安装活动房,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活动房的安装工作量,而且若活动房是安装在耕地上的,一旦活动房拆除后,为了重新使用该段耕地,就还需要拆除之前浇筑的混泥土,还会进一步增大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安装活动房的时候,需要对地面浇筑混泥土后再进行安装工作,导致安装工作量大的问题。说明:本方案中的安置房指的是用于安置灾民的活动房。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包括多块可拼接成房间的夹芯板,夹芯板包括底板,其中:还包括有水平检测机构和多组可伸缩的伸缩机构,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腔和位于水平腔内且可在水平腔内自由移动的活动件,水平腔设置在底板上;伸缩机构包括伸缩件和控制件,伸缩件设置在底板边缘处,伸缩机构的上端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水平腔的两端设置有在受到活动件挤压时控制伸缩件伸长的控制件;水平腔的中部设置有可吸附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腔内的活动件的吸附件。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安置房相比较1.本方案中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水平检测机构和伸缩机构,利用伸缩机构将底板支撑在地面上,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由于此时的底板是倾斜的,因此活动件就会在自己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水平腔较低的一端移动并挤压该端设置的控制件,此时控制件则控制同组的伸缩件伸长,而随着伸缩件的伸长,底板逐渐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水平腔同时也会由原来的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此时吸附件就会吸附活动件,活动件松开对控制件的挤压,伸缩件停止伸长,也就是说,在底板处于水平状态后,伸缩件停止伸长,底板静止在了水平状态下;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底板的水平校正工作,省去了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以及拆除安置房后可能需要的混凝土的拆卸工作,也就减小了安装安置房所需的工作量;同时配合上水平检测机构又实现了水平校正工作的自动进行,进一步减小了工作量;2.伸缩机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底板的水平校正工作,还抬高了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使得底板脱离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可以减小底板的受潮程度以及防虫。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底板沿其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均设置水平检测机构。有益效果:考虑到在安装底板的时候,底板可能会在其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出现倾斜,因此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均设置水平检测机构,保证了底板在其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都能得到校正。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活动件为铁制球体,吸附件为磁铁。有益效果:利用磁铁对铁制球体的吸引实现吸附件对活动件的吸附,操作简单,而且球体的活动件同时也便于移动。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底板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板,伸缩件的上端与底板铰接。有益效果:为了保证伸缩机构对底板的支撑效果,需要根据多块夹芯板的重量采用足够的伸缩机构,而通过与底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实现伸缩机构与底板的连接,在需要增加或减少伸缩机构时只需要将铰接有伸缩机构的连接板连接在底板或从底板上拆卸下来即可,操作简单。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底板下表面设置有与水平腔连通的出口,底板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出口的挡板。有益效果:由于活动件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磨损,考虑到活动件是依靠自身重力对控制件进行挤压的,因此一旦活动件磨损程度较大,活动件的重量就会出现极大程度的减小,也就可能会出现不能挤压控制件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活动件对控制件的挤压,就需要对长期使用后的活动件进行更换,而出口以及挡板的设置便于活动件的更换。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挡板通过固定销固定在底板上。有益效果:在需要更换活动件的时候,只需要拔下固定销,也就能够将挡板从底板上取下,出口打开后即可进行活动件的更换,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底板的纵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夹芯板1、底板2、伸缩件3、控制件21、水平腔22、吸附件23、活动件24、挡板25、固定销2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可拼接成房间的夹芯板1,夹芯板1包括围合成室内空间的顶板、四个墙板和矩形的底板2,其中一个墙板,如图1中左端的墙板上开设有窗户并安装有大门;还包括有水平检测机构和多组可伸缩的伸缩机构,如图2所示,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腔22和位于水平腔22内且可在水平腔22内自由移动的活动件24,水平腔22设置在底板2上,底板2沿其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均设置水平检测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伸缩件3和控制件21,伸缩件3设置在底板2边缘处,本实施中包括4组伸缩机构,4组伸缩机构安装在底板2的四角,伸缩机构的上端与底板2的下表面铰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伸缩机构在底板2上的安装,底板2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板,伸缩件3的上端与底板2铰接,其中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螺栓或固定销26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选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水平腔22的两端设置有在受到活动件24挤压时控制伸缩件3伸长的控制件21,水平腔22的中部设置有可吸附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腔22内的活动件24的吸附件2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活动件24为铁制球体,吸附件23为磁铁,吸附件23设置在水平腔22的上端,底板2下表面设置有与水平腔22连通的出口,底板2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出口的挡板25,具体的,挡板25为倒置的T型板,挡板25通过固定销26固定在底板2上;上述过程中,伸缩件3采用液压缸,液压缸主要包括缸体、密封端盖、活塞杆和活塞以及活塞密封圈,活塞密封圈将缸体分为了两个腔室,分别为无杆腔和活塞杆所在的有杆腔,无杆腔和有杆腔设置有油阀,油阀打开后,相应的腔室即可充入液压油,向无杆腔充入液压油,活塞杆就会伸出,向有杆腔充入液压油,活塞杆就会回缩,控制件21则为可控制无杆腔的油阀打开的继电器,当控制件21受到挤压时,无杆腔的油阀被打开,无杆腔内充入油液,活塞杆也就伸出,即伸缩件3伸长,上述的液压缸以及控制液压缸伸长的继电器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并未对其进行改进,本实施例中的液压缸尺寸为Φ140/100-800。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将伸缩件3上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2上,然后将伸缩件3的下端安装在地面上,底板2也就被支撑在了地面上,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如左方的地面高于右端的地面,此时的底板2就是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即向右下方倾斜,水平腔22处于向右下方倾斜的状态,水平腔22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包括多块可拼接成房间的夹芯板,所述夹芯板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平检测机构和多组可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腔和位于所述水平腔内且可在所述水平腔内自由移动的活动件,水平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件和控制件,伸缩件设置在底板边缘处,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水平腔的两端设置有在受到活动件挤压时控制伸缩件伸长的控制件;所述水平腔的中部设置有可吸附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腔内的活动件的吸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包括多块可拼接成房间的夹芯板,所述夹芯板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平检测机构和多组可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水平检测机构包括水平腔和位于所述水平腔内且可在所述水平腔内自由移动的活动件,水平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件和控制件,伸缩件设置在底板边缘处,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水平腔的两端设置有在受到活动件挤压时控制伸缩件伸长的控制件;所述水平腔的中部设置有可吸附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水平腔内的活动件的吸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救灾的安置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媛静江丽丽李晋旭孙敬涛唐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