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00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防护板、翻板和滑轮组成,立柱的下端位于下层地面上;特征在于:待浇筑的上层地面上开设有用于立柱穿过的预留洞,防护板固定于上层地面上方的立柱上,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滑轮和翻板,翻板位于滑轮的上方;下层地面与上层地面之间的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上方落物砸到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安全状态下进行上层地面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益效果显著。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Back Throw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梯间地面后期建造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塔吊装置通过固定于建筑主体上,并具有自助爬升功能;这种具有自助爬升功能的塔吊通常固定于电梯间通道中,这就导致电梯间各层的混凝土地面需要延后浇筑,这种后期建造的区域被称之为“后甩结构”。在诸如电梯间地面的后甩结构建造过程中,其上部同时存在主体建造作业,这就导致塔吊上的跌落物,对下方建造电梯间地面的工人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在2层或3层未浇筑电梯间地面的上方固定防护板,以实现对下方工人的保护作用,但这种防护板需要每隔2层或3层需要重新搭建一次,搭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影响工程进度,如果能技术一种可随着搭建高度自动升降的防护装置,将会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梯间地面后期建造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防护板、翻板和滑轮组成,立柱的数量为3根或3根以上,立柱的下端位于混凝土已浇筑完成的下层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待浇筑的上层地面上开设有用于立柱穿过的预留洞,防护板固定于上层地面上方的立柱上,防护板成水平状态,用于防止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被上方跌落物砸伤;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在防护装置上升过程中与四周墙面相接触的滑轮,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对防护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进行遮挡的翻板,翻板位于滑轮的上方;下层地面与上层地面之间的相邻立柱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包括由底座、升降电机和吊绳组成的提升装置,底座经锚杆固定于防护板上方的墙体上,升降电机固定于底座上,吊绳的上端缠绕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防护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与吊绳的下端相固定的吊环。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所述防护板的上方设置有对位于防护板上的清理人员进行防护的斜挡板,立柱穿过防护板,斜挡板固定于立柱的顶端;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人员上下的通道,通道中设置有下方爬梯;防护板上设置有便于对提升装置进行拆装的上方爬梯。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所述下层地面上放置有对立柱的下端进行支撑的垫板,所述预留洞上方的外围设置有高度高于钢筋笼上表面的方形挡泥筒。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a).地面浇筑,在防护板和翻板的防护下,可有效避免上方跌落物砸到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在下层地面上架设支撑架体,再在支撑架体上安放木模板并绑扎钢筋笼,工作人员在钢筋笼绑扎完毕后即对其进行浇筑;b).安装提升装置,工作人员攀登上方爬梯将底座安装于墙体上,然后将升降电机固定于底座上,最后将升降电机上的吊绳防护板上的吊环固定连接;c).拆卸连接杆,待浇筑的地面养护完毕后,将立柱之间的连接杆拆卸下来,以便立柱可在预留洞中升降;d).提升防护装置,通过启动升降电机将整个防护装置进行提升,待立柱的下端穿过预留洞后停止提升,然后封堵预留洞并垫上垫板,并使立柱落在垫板上,并利用连接杆将立柱连接起来;e).钢筋笼绑扎,在上一层地面上绑扎钢筋笼,并预留出立柱穿过的预留洞,以便进行该层地面混凝土浇筑;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后甩结构的安全构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防护板、翻板和滑轮组成,立柱的下端通过下层地面进行支撑,上层地面上开设有立柱通过的预留洞,防护板固定于上层地面上方的立柱上,通过防护板的及其上方翻板的防护作用,可有效避免上方落物砸到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安全状态下进行上层地面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提升装置的带动下可将整个防护装置进行提升,以便进行下一层地面的构建作业,避免了以往每隔2层或3层就需搭设一次防护装置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益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C-C截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翻板翻到防护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间通道,2墙体,3自爬升塔吊,4下层地面,5上层地面,6立柱,7防护板,8连接杆,9翻板,10滑轮,11支杆,12预留洞,13升降电机,14吊绳,15吊环,16底座,17锚杆,18垫板,19挡泥筒,20下方爬梯,21上方爬梯,22通道,23斜挡板,24支撑架体,25木模板,26钢筋笼,27电梯区域,28转轴,29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塔吊装置通过设置在电梯间通道1中,为了不影响自爬升塔吊3的爬升和使用,这就导致电梯区域27之间的过道需要后期建造,这种后期建造的结构称之为“后甩”结构。由于“后甩”结构在建造的过程中,其上方也进行着主体建造作业,在这种交叉作业环境下,为了保护下方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架设防护装置。图2、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图1中A-A、B-B、C-C截面的剖视图,所示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6、防护板7、连接杆8、翻板9、滑轮10和提升装置组成,立柱6的数量为3根或3根以上,图中采用4根立柱6,立柱6的下方置于下层地面4上,为了实现对立柱6的稳固支撑又不破坏下层地面4,可在立柱6的下方放置垫板18。待建设的上层地面5上开设有4个预留洞12,立柱6从预留洞12中穿过。为了保证立柱6的稳固性,又不影响防护装置上升时立柱6从预留洞12中穿过,所示上层地面5下方的相邻立柱6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8相连接。上层地面5上方的立柱6上固定有防护板7,防护板7成水平状态,用于实现对在上层地面5上工作人员的防护作用,避免上方掉落物砸到工作人员,有利于工人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作业。为了保证防护板7的稳固性,立柱6上固定有对防护板7进行加固的支撑杆29。在防护装置上升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防护板7的四周与墙体2的墙面发生碰撞或摩擦,所示防护板7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滑轮10,滑轮10经支杆11固定于防护板7上,这样,在防护板7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滑轮在墙面上的滑动,既减小了摩擦力,又避免了对墙面的破坏,保证了防护板7的安全、稳定提升。由于设置了滑轮10,防护板7的四周与墙体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对间隙进行密封,防护板7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翻板9,翻板9经转轴28设置于防护板7的上表面上,翻板9位于滑轮10的上方。当进行防护作用时,翻板9翻转到与墙体2接触的位置,以避免掉落物从防护板7与墙体2之间的缝隙中落下;当防护板7上升时,翻板9翻转到与防护板7贴合的位置,以避免翻板9与墙面的摩擦。防护装置可通过塔吊进行调运提升,也可设置自己的提升装置。如图1中所示,其自身的提升装置由升降电机13、底座16、吊绳14组成,底座16经锚杆17固定于防护板7上方的墙体2上,升降电机13固定于底座16上,吊绳14的上端固定于升降电机13的输出轴上,防护板7的上表面上固定于与吊绳14的下端相连接的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6)、防护板(7)、翻板(9)和滑轮(10)组成,立柱的数量为3根或3根以上,立柱的下端位于混凝土已浇筑完成的下层地面(4)上;其特征在于:待浇筑的上层地面(5)上开设有用于立柱(6)穿过的预留洞(12),防护板固定于上层地面上方的立柱上,防护板成水平状态,用于防止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被上方跌落物砸伤;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在防护装置上升过程中与四周墙面相接触的滑轮(10),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对防护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进行遮挡的翻板(9),翻板位于滑轮的上方;下层地面与上层地面之间的相邻立柱(6)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由立柱(6)、防护板(7)、翻板(9)和滑轮(10)组成,立柱的数量为3根或3根以上,立柱的下端位于混凝土已浇筑完成的下层地面(4)上;其特征在于:待浇筑的上层地面(5)上开设有用于立柱(6)穿过的预留洞(12),防护板固定于上层地面上方的立柱上,防护板成水平状态,用于防止上层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被上方跌落物砸伤;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在防护装置上升过程中与四周墙面相接触的滑轮(10),防护板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对防护板与墙体之间的密封进行遮挡的翻板(9),翻板位于滑轮的上方;下层地面与上层地面之间的相邻立柱(6)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后甩结构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座(16)、升降电机(13)和吊绳(14)组成的提升装置,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松张海鸣张凯华曹峰李娟张厚起杨继波翟书青樊兆鹏王保同王志鹏张洪川杲永亮张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黄金地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